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很多人以为只有老了才需要操心我们的血管。其实不然,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可能会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40岁之前,甚至少儿期,血管的病变很可能就已经开始了。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一项研究选择了21935例基线年龄为35~84岁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受试者,每2年对受试人群进行一次随访,随访截至2010年底。研究发现,35岁男性发生心血管事件(80岁前)的概率为24.4%;45岁、55岁男性的概率分别为23.8%和21.9%。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至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少儿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动脉硬化的开始阶段和进展阶段一般不会有任何症状,它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悄悄地侵入身体。

血管循环疾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发生脑卒中,可能会造成四肢瘫痪不能行走,甚至终身卧床不起。而且血管问题还会影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影响夫妻生活和谐。如果出现末梢动脉血管堵塞,手脚就会溃烂,严重者还会面临截肢的风险。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按照血管横截面堵塞程度,一般分为:

1.堵塞初期,堵塞30%以下无症状。

2.堵塞中期,堵塞50%左右无症状。

3.堵塞晚期,堵塞达70%以上出现症状。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病理学上常依据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切面,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的程度分为四级,即:

Ⅰ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5%及以下。

Ⅱ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6%~50%。

Ⅲ级,管腔狭窄面积在51%~75%。

IV级,管腔狭窄面积在76%~100%。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血管堵塞70%以上会出现4种主要症状:

1.脑血管堵塞,出现头晕、白天发困、记忆力减退。

2.心血管堵塞,出现胸闷、气喘、心慌。

3.上身血管堵塞,出现腰背发酸。

4.肢体血管堵塞,出现手脚发麻、发凉、乏力。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血管堵塞不严重时,一般对组织或器官供血没有显著的影响,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而很难被察觉。只有当堵塞面积越来越大,严重影响血液供给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一般来说,Ⅰ级、Ⅱ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Ⅲ级以上的狭窄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病理解剖检查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支管腔显著狭窄达横切面的75%以上。

为何血管堵塞是“静悄悄的”?等发现症状,大多堵塞已超过50%

由此看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大、中型动脉的结果,它的发生是“静悄悄”的,起初没有任何症状,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血管保护,重视健康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血管   症状   冠状动脉   可能会   冠心病   心血管   动脉   概率   狭窄   手脚   少儿   男性   年龄   面积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