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勿做“伤心”事

心统领五脏,统合生命,地位尊崇。

《黄帝内经》里有描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国家需要的是明君,才能国家富足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一旦君主暴虐,势必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了。

君主之官——心

夏季养心,勿做“伤心”事

源自《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意思是,心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持协调管理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

如果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整个生命。

“心主神明”强调了心是人体最高的主宰,对于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心主神志

夏季养心,勿做“伤心”事

在中医学中,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狭义的神。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

反之,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勿做“伤心”事

夏季养心,勿做“伤心”事

心是“阳中之阳”,属火,火性炎上,但是又不能一味炎上,要做到升中有降,才能达到心火与肾水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才能睡得好,精神焕发,所以“心恶热”。

但是又不能过度依赖空调,为什么?“汗为心之液”,夏天就是要适当出汗,才能“使气得泄”,促进代谢循环。当然,也不能经常大汗淋漓,以免耗气伤津,导致倦怠乏力。

“心”就像是一家之主,一国之君,生命能够延续,血脉能够充盈,我们能够随时应对环境或社会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都有赖于“心”。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中就提到,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莫生气、管住嘴、迈开腿

要想养心,就要莫生气、管住嘴、迈开腿。

夏季养心,勿做“伤心”事

饮食方面: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此外,杏仁、核桃、花生等坚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常吃有助于保护心脏。

起居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中午午休20分钟,人休息好了“心”也好了。

运动方面:行走、郊游等放松身心的运动能消除多余的热量,增强“心”功能。

情志方面:遇事尽量心平气和,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出去郊外看看优美的风景,以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黄帝内经   世界卫生组织   果心   望诊   火性   养心   狭义   神志   君主   夏季   心血管疾病   生理功能   异常   伤心   意识   人体   精神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