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脾圣药——再读《脾胃论》(二十)

平胃散其实应该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只有四味药组成:厚朴、苍术、炙甘草、陈皮。大多数脾胃湿滞都可以用它加减治疗。们知道,脾喜润恶湿,因此可以说,大部分的脾胃问题都可用它来解决,是个基本方吧。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治脾圣药——再读《脾胃论》(二十)

五噎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八痞按《诸病源候论》里说的就是“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这里应当讲各种原因引起的痞证,如此说来,这个方子应用之广,可见一斑。

李东垣说它的加减——

“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食饮多伤,加枳实;如胸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黄芪人参;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厚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则加炒黄芩;如遇雨水湿润时,加茯苓泽泻;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厚朴外,依加之,如服五钱,有痰加半夏五分;如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当归、黄芪,用身;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莲;如大便硬,加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小便黄赤,或者遇上雨水多的时候,要加上茯苓泻泽去湿,增加健脾作用。米谷不化说明消化能力太差,加点枳实消食化积;胸中有气加枳壳,木香降气、化气;脾胃弱,没动力了,不想吃饭,加黄芪人参,重在补气;腹胀,加厚朴,这时甘草要减减;夏天热盛,湿多,病毒易侵,加黄芩杀菌。至于他证,随之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脾胃   黄莲   枳壳   枳实   苍术   泽泻   圣药   厚朴   半夏   黄芩   木香   陈皮   茯苓   黄芪   甘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