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症状细细辨,中医治疗有不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指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慢阻肺的人多得让人意外,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3.7%。现代医学认为空气污染等使得呼吸道慢性炎症的发生增多,而长期的慢性炎症会造成慢阻肺的发生。

慢阻肺症状细细辨,中医治疗有不同

慢阻肺一般归于中医的“喘证”,既可以由肺病引发,也可以由心肾病引起。朱丹溪认为: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指出喘证发生的原因。治疗时主要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总的治疗方向是“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咳嗽胸胀闷,痰多色白,黏腻难咳出,气短,动则喘甚,盗汗或者自汗,胸腹胀满,食少乏力。舌淡苔腻,脉滑或濡,主要考虑痰浊阻肺,需要将气化浊,宣肺止咳。

发热恶寒,头痛咽干,咳黄痰,质黏胸闷,舌尖红,苔黄,脉浮数,考虑有热,风热犯肺。治疗以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为主。

如果痰多、稀,或有泡沫;口干但是不想喝水,有发热无汗,恶寒肢体酸痛。严重时或腹胀水肿,无法平躺。舌黯淡,苔白滑,脉浮紧。小青龙汤加减宣肺散寒,温化水饮。

气阴两虚的咳喘一般都是反复发作,咳声低弱,喘气紧促,烦热口干,咽喉不利,舌淡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以清肺化饮,益气养阴为主。

临床上还有肺气虚或者由于脾胃之气虚弱导致的肺气虚损,气短,自汗,稍恶寒,食少便溏。舌胖舌黯,苔白滑,脉话无力。可以用异功散加减补益脾肾,化痰止咳。

慢阻肺容易发生在体虚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感受风寒湿邪时要及时治疗,驱邪外出,扶正培本,防止慢阻肺的发生。慢阻肺病人在疾病缓解期,要重视强身健体,减少疾病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咳喘   宣肺   外感   胸腹   补益   肺病   脾胃   强身健体   风寒   空气污染   炎症   老年人   口干   症状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