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碗的故事

李向阳下乡采访。村里没有旅馆。刘村长把他安排在自己家里,但遭到拒绝。李向阳指着村口的破房子问,我能住那间吗?刘村长犹豫了一下,但没有拒绝。他和李向阳一起敲开了家里的门。

古碗的故事


开门的人是一个头发灰白、头发蓬乱的人。当他看到是刘村长,满脸笑容地说:“是村长。你在做什么?”?刘村长正式地点点头说:“这是老姚。”。另一位则指着旁边的李向阳说,这是城里的李记者,他来我们村采访,在这里呆了半个月。组织安排他住在你家,到时候会给你一些补贴。老姚有点受宠若惊。城里的记者怎么安排住自己的家?不是村里没有好房子。不过,既然村长都说了,还有补贴。老姚点点头说:“村长,你安排好了。

其实,李向阳并不想住在老姚家。谁愿意住在这样一个又脏又破的地方。李向阳看中了老姚家门前喂狗的碗。小时候,李向阳的祖先对古董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本人对古玩也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有时间就去古玩市场。这碗,如果李向阳没搞错的话,应该是康熙时期的,而且它的价值也不低。

老姚家里人不多。妻子早逝,儿子和儿媳都去外地打工,只剩下一个孙女上小学。

古碗的故事

白天,李向阳会到附近的村庄去看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辛勤劳作的农民。偶尔,他会做一些采访来记录这里的细节。

当然,为了确保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李向阳趁姚明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拿起了手机。他拍了几张碗的照片,悄悄地寄给城里的同学。

李向阳很照顾他,很快就去找最权威的专家鉴定这个碗是否有市场价。三天后,消息传来。

这个结果让李向阳兴奋不已。康熙年间制作的一个古老的碗。据说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了。一个去了海外,另一个恐怕就是这个。今天的市场价不低于500万元。更有把握,更有把握。李向阳暗自高兴。一开始,领导让他下乡,但他还是不愿意。看来这是一种变相的祝福。在打听了这个碗的来历后,李向阳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个碗拿下来。把它悄悄拿走。这行不通。这条狗太凶猛了,如果他走近它,它就会大叫。拿着这个碗就是卖了它。如果发现被盗,情况会更糟。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眼看半个月的时间即将结束,李向阳没有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在那一天,李向阳刚从地里回来,就看到老姚坐在门口含着泪,村长和几位村民都坐在那里,一个接一个。

当被问及此事时,李向阳也目瞪

老姚的儿子在工地上干活,从楼上摔下来,半死。工头跑了。现在他的儿子躺在医院里。如果他没有钱,他就会出院。我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村长动员大家捐了几千元,但这一笔钱还不够。

李向阳站在那里说:“我付五万。”。

人们认为他们错了。多好的人啊!姚明激动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姚说:“李记者,我怎么能从你这里拿这么多钱?”?

李向阳想了一会儿说:“不然,把你家门口喂狗的碗给我。这样,你就不会白白接受我了。”。

老姚说,好吧,好吧。你可以接受的。当晚,李向阳从村里把拖拉机开到县城,然后调回城里。第二天中午,李向阳回到村里,带来了他说的5万元。

看着那堆新钱,老姚高兴得说:“我儿子得救了!老姚的孙女及时把狗碗递过来。碗洗得很干净。

当李向阳接过碗时,一直蹲在那里的狗突然停止了工作。笔直往上看,李向阳是一张虎视眈眈的脸,这能吓到他。老姚接过孙女的点菜,赶紧拿出一只黄某的新碗。阿黄是狗的名字。孙女啊,从房底掏出七八个碗,问老姚,爷爷,你说哪一个?李向阳傻眼了

古碗的故事

一看这七八个碗,和他手里的碗一模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蓬乱   多好   头发   村长   孙女   古玩   村里   康熙   城里   市场价   家里   儿子   采访   记者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