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肿瘤关键是扶正祛邪!4个治疗时机,不能轻易错过

癌症是当前的世界医学难题。从西医角度治疗肿瘤的思路是消灭癌细胞,手术、放疗、药物等治疗手段都是为了杀死癌细胞。如何在这治疗过程中不误伤健康细胞,是西医治肿瘤的一大难点。

而从中医角度来思考癌症,肿瘤的康复不能只局限于杀灭癌细胞,关键是要提升人体的正气,让正气自动去祛除病邪。

正确看待中医治肿瘤

中医治肿瘤关键是扶正祛邪!4个治疗时机,不能轻易错过

中医治疗肿瘤,事实上在古代就有文献记载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再到近代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都对肿瘤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到了现代中医治疗肿瘤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扶正祛邪、解毒善解等方面。

肿瘤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有外来的也有内在的。具体的落实在我们中医的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它是由于正气不足,也就是我们人体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了障碍而产生的。所以中医治疗肿瘤扶正是第一位,是中医治肿瘤最关键的一点。

中医治疗肿瘤介入的4个时机

中医治肿瘤关键是扶正祛邪!4个治疗时机,不能轻易错过

第一时机是在术后介入。

中医讲究正气,所谓正气就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当我们没有得病时,正气可以固护肌表、抵御外邪,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我们生病时,正气可以驱邪外出、扶正固本。

肿瘤患者术后正处于“正气虚”的状态,这个时候用中医进行身体调养是比较适当的。

第二时机是放化疗以后介入。

放化疗以后患者会出现一些毒副反应。

如果出现消化道毒性反应,比如食欲减退,口淡多涎,或有恶心、呕吐、咳白痰、质稀薄,甚至有腹痛、腹泻,舌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等,则宜健脾补中、祛痰利湿;

如果出现肾脏毒性反应,比如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足部浮肿、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数,则宜益肾养阴、祛湿清热;

如果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比如乏力、心悸、五心烦热、胸闷甚至胸痛、活动性或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脉沉细数,则宜益气养阴。

中医治肿瘤关键是扶正祛邪!4个治疗时机,不能轻易错过

第三时机是患者病情比较重的时候

在中晚期时,中医治疗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姑息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治愈疾病,而是为了尽可能的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症状和疼痛,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的“无症状生存期”,让患者过的尊严且舒适。很多肿瘤患者过世并非是因为病程发展到了无药可医的阶段,反而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太过痛苦而丧失了求生欲。而中医调理能缓解病痛,减少患者精神、生理伤害,让患者提升治愈癌症的信心。

第四个时机是病情稳定期。

当患者常见的癌性症状减轻或者消失,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这个时候中医的介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医、西医并不对立

中医治肿瘤关键是扶正祛邪!4个治疗时机,不能轻易错过不论中西,医术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两者没有高低之分,更不应该对立开来。

西医是微观的,集中于对人本身的探索。而中医是一个宏观概念,治病看的不仅是一个人,还要结合环境、气候、地域、四季来观察身体状况。两套体系是可以互补、相辅相成的。

而在对肿瘤的治疗上,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

比如中医强调情志的治疗,因为在中医的概念里面“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情志活动。

由于肿瘤治疗过程漫长难熬,患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易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因病致郁。这个时候结合中医的辅助,西医对肿瘤的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并减弱治疗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加快病人的康复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扶正祛邪   时机   中医   目的   脏腑   癌细胞   西医   毒性   正气   病情   癌症   肿瘤   患者   角度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