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替医生下证型诊断,合理吗?(五)

本人在近十年的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患者就诊中医的误区,现在用一定的篇张汇总如下,希望大家对中医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客观的认识。今天这是大众常见的中医误区系列第五篇,《看中医替医生下证型诊断,合理吗?》。

很多患者一来到中医门诊就诊,开口就是“医生,我脾虚了!”

“大夫,我有点肾虚,您给我调调吧!”

“大夫,有人说我湿气太重,怎么治疗呀?”

这些都严重干扰医生的诊断思路。

看中医替医生下证型诊断,合理吗?(五)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特殊阶段,也是中医医生配伍组方的主要依据,比如“气血两虚证”“肝郁脾虚证”“肾虚证”“气滞血瘀证”“风寒束表证”等等;通俗一点讲,一个中医医生的水平高低就是看他能否准确的认清认准“证”型。

看中医替医生下证型诊断,合理吗?(五)

每一个中医医生对证型的判断都建立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临证经验的综合基础上,所以也形成了中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医学流派和治疗观点。因此,作为患者来说,自己对自己下证型诊断是十分不合适的。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患者对自己表述的中医证型,根本就不明其所以然,或者是仅仅只是一知半解。

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患者,他们会将自己临床症状向医生详细、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有的甚至还讲出自己吃过什么药,出现了哪些改变或者变化!我觉得这种患者的就诊方式更合适,更合理!

真正的医疗一定是医生和患者双向真诚,认真,谨慎,细心的交流和反馈,绝对不是单一方面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医生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湿气   风寒   大众   所以然   调调   气血   大夫   误区   患者   中医   准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