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夏去秋至,虽然没了夏天的闷热,但「秋燥」也悄然而至;同时,凉意渐起,身体却未有丝毫「热后转凉」的轻松感,反而觉得有些沉重乏力,这是为什么呢?


近来,你是否和小编一样,白天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困意,而且呵欠连连成为常态?其实,这种莫名的疲惫感就是「秋乏」。



「秋乏」的主要表现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在中医上,秋季主燥,易耗气伤阴;阴虚则口干、咽干、鼻子干等。故「秋乏」的主要表现有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困倦不堪、咽干、口干、鼻子干等。


那么,出现「秋乏」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现「秋乏」的原因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1

主要原因

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会升高,由于大量出汗后使人体水盐平衡失调,胃肠功能减弱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过度消耗身体能量;


而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逐渐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显现出来,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2

睡眠习惯不当

在夏季时,由于天气炎热,往往入睡困难,所以熬夜、晚睡成了习惯;然而,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此时,再继续做「夜猫子」显然不可取。


因为,秋主燥,易伤阴,且熬夜最伤阴血;因肝主疏泄和主藏血,调畅情志,而当血出现不足时,则会出现情绪低迷、抑郁。这是出现「秋乏」的原因之一。


3

饮食习惯不当

夏去秋至,「贴秋膘」说是必做之事也不为过,但绝不是胡吃海喝的借口。


因秋主燥,若在此时,食用辛辣等易「上火」的食物,只会加重「燥气」对人体的影响,进而加重耗气伤阴,从而出现「秋乏」的现象。


另外,因胃肠功能在炎热的夏季受到抑制,此时处于休整阶段;而油腻的食物的摄入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一旦「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这也是导致「秋乏」出现的原因之一。


面对上述这些原因,我们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摆脱「秋乏」困扰的措施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1

争取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随着天气转凉,应改掉夏季熬夜、晚睡的习惯,争取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暝的少寐现象;而「少寐」是老年人的一大患。因此,老年人适宜「遇有睡意则就枕」,方能保证睡眠质量。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2

饮食清淡,忌吃辛辣、油腻食物

此时应合理营养,清淡饮食, 避免胡吃海喝;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及油腻类的食物,以及适当补充些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3

穴位按摩

犯困时,可以选择按摩以下3个穴位,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缓解困意。


01.太阳穴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适用范围:可用于头痛,目疾,面瘫等。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02.百会穴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适用范围:可用于失眠,健忘,头风,头痛,眩晕,耳鸣,胃下垂等。


夏去秋至,如何抵抗「秋乏」的侵扰,保证睡眠质量


03.风池穴


定位:在耳垂齐平处做一横线,在下发际线上的凹陷处。


适用范围:可用于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头病,耳鸣,颈项强痛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胡吃海喝   发际   穴位   辛辣   适用范围   油腻   炎热   老年人   秋季   夏季   充足   睡眠   食物   习惯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