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笔者 东邪


如今的罗布泊到处都是荒漠,但在唐朝甚至更早时期,罗布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里充满了西域的神秘色彩。近代地质学家认为罗布泊地区应该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派出专业探险队多次前往罗布泊进行考察,为之后的综合开发罗布泊做好准备。在早期的考察任务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应该是新疆地区家喻户晓的。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他就是科学家彭加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首次派出大型科考团队前往罗布泊进行考察,彭加木就位列其中。之后他又参与了两次罗布泊探险,但在第三次探险中失踪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国内报纸的头条,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中央下令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去寻找彭加木,但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从此彭加木的失踪就变成了一件历史悬案,每当人们谈起这件事时,都想知道他在三次考察活动中都经历了什么?在失踪前发生了什么?


彭加木前两次探险经历了什么?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广东番禺人,是我国早期的生物化学家。1947年,彭家睦从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进入北平大学担任助教,两年后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工作,担任的职位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彭加木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植物病毒,由于研究上的突出表现,他在1956年获得了前往莫斯科学习核磁共振技术的机会。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同年,国家发布征集科学家加入新疆考察队的消息,彭加木得知消息后放弃了前往莫斯科学习的机会,申请加入考察队。彭加木的第一次新疆考察发生在1964年,他随着队伍去到罗布泊的外围,当时罗布泊还没有干涸。据说彭加木的第一次考察并不顺利,他中途发现身体不适,被送回上海进行诊断,诊断结果显示他患有恶性肿瘤,他不得不留在上海接受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彭加木的病情竟然好转了,于是他申请重新加入考察队,该申请也获批了。根据探险记录,在第一次探险中,彭加木和队伍对罗布泊流出的三条河流进行水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罗布泊的地下可能存在丰富的重水资源,这种资源是发展核事业必不可少的原料。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由于初次探测经验有限,考察队并没有携带足够的工具进行深入的探究,导致第一次探险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探险后,中国进入了10年的文革时期,彭加木在文革期间遭到了多次审讯和批斗,幸运的是他挺过了文革时期。时间来到1979年,国家再次组织队伍前往罗布泊进行考察,彭加木第二次参加队伍,他们在当年11月就进入罗布泊。


这一次和他们同行的还有来自日本的纪录片拍摄组,在拍摄组的镜头下,考察队在罗布泊地区挖出了一些古物,经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古物预示着罗布泊地下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第二次探险仍然没有让考察队获得重大的发现,因此第三次考察很快就在1980年开始了。


彭加木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也正是在第三次探险中,彭加木失踪了,那么他在失踪前经历了什么呢?由于罗布泊当时还未干涸,这给考察队造成了科考的困难,他们不仅绕过罗布泊进行考察,还无法考察罗布泊地下存在什么资源。但到了1980年,罗布泊已经基本干涸,这给考察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于是第三次考察队很快就组建了起来,彭加木担任队长。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在正式考察前,彭加木和队伍提前规划好路线,该路线的目的就是横穿罗布泊,对罗布泊表面和地下的土壤进行抽样。考察计划执行得十分顺利,他们在1980年6月11日就完成了考察任务,然后计划重新穿越罗布泊,最后到达乌鲁木齐,再从那里返回上海。但就在他们启程返回的过程中,食物紧缺的问题出现了。


队伍里的水和汽油都无法支撑他们完成第二次横穿罗布泊,当时队里有人建议向新疆地区的驻军发送电报请求支援,但彭加木起初并不同意,原因是请求支援的耗费太大了。据说当地驻军前去支援他们需要花费大约7000元,而当时彭加木作为高级研究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超过200元,可见请求支援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但最后彭加木和他的队伍顶着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向当地驻军发送电报,驻军也回复了消息,称援军将在6月17日上午出发前往罗布泊。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了,考察队只需要静静地在营地等待援军的到来。然而就在获得回复消息的当天中午,彭加木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他已经前往营地东边去寻找水源。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当时考察队里的人都看到了这张纸条,大家都一起等待彭加木的回归,但直到援军到达后,彭加木也没有出现。上级接收到信息后,立即派出军队对罗布泊进行搜查,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彭加木。这样的大规模行动前后进行了4次左右,但最后都无功而返,最终官方正式宣布彭加木在考察任务中失踪了。


关于彭加木的失踪,外界有什么看法?

彭加木失踪后,该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议论,外界出现了许多猜测彭加木失踪原因的声音。有观点认为,彭加木独自一人走在茫茫的荒漠里,可能遭遇了某种动物的袭击,也可能遇到了严酷的天气变化,最后导致他丢掉了性命。甚至还有人说彭加木在罗布泊里遭遇了外星人,外星人把他给抓走了。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毫无疑问,这种说法的可信度非常低,也只有极少部分人会这么认为。还有一种说法听起来更像是阴谋论,该说法认为彭加木作为我国科研界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可能在罗布泊中遇害了,而凶手可能是其他国家的间谍或特务。而且当时有搜救队在罗布泊里发现了一具干尸,让这一说法成为了最热门的疑点。


但之后科学家对干尸进行解剖分析后,发现他并不是彭加木,因此阴谋论的可信度明显下跌。除了以上几种说法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性。


有哪些说法听起来更令人信服?

第一种观点认为,彭加木在离开前意识到了旧病复发了,为了不拖累队伍,他选择出走,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大自然。上文在介绍彭加木的前两次考察经历时就有提到,他在第一次考察过程中出现了身体不适,然后被送回上海进行诊断,诊断结果是患有恶性肿瘤,于是他在上海医院里接受治疗。但彭加木经过不到两年的治疗就康复了,这以当时国内的医学水平来看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他患上的是恶性肿瘤。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因此该观点认为,彭加木第一次入院后并没有完全把疾病治好,这个病在后来十几年里没有明显发作,等到彭加木完成了第三次探险后,疾病发作了。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要验证其真实性,还需要找到彭加木的遗体。第二种观点认为,彭加木作为国内著名的植物病毒研究专家,他可能被自己的研究对象给害了。


他可能在外出找水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特殊植物,殊不知这些植物都有剧毒,而且剧毒是无色无形的,彭加木就是在靠近该植物的时候中毒的,然后失去了知觉。再加上罗布泊地区天气变化莫测,导致彭加木的遗体很快被黄沙掩埋了起来。第三种观点认为,彭加木曾经在文革时期受到了创伤,这种创伤影响了他后面的决定。


彭加木生前获得了哪些成就?

斯人已去,虽然彭加木至今还是下落不明,但他生前对中国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据了解,彭加木生前曾到过云南、福建、广东、陕西等10多个省区进行考察,发现了我国自然界中许多珍贵的自然资源。在1964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里,彭加木曾15次到达新疆,后来还帮助改建了中科院新疆分院,后来成为了副院长。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科研环境比较艰苦,彭加木和同事共同完成了几台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并且通过研究分析了实际中植物病毒的病原,多次发现了植物弹状病毒。他生前将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单位,为我国在研究植物病毒方面奠定了早期的基础。

1980年,彭加木3次考察罗布泊,最后留下1张纸条便凭空消失


如今罗布泊上已经荒无人烟,彭加木或许就在其中一个地方。司马迁曾说过,人之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相信彭加木先生的牺牲是属于重于泰山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也会一直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罗布泊   考察队   援军   驻军   恶性肿瘤   新疆   生前   上海   纸条   说法   队伍   观点   植物   病毒   消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