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还能治心悸


麻黄还能治心悸

心悸,胃内停饮,水气凌心,心阳被遏者,可取两味辛温药治之,并以丸剂缓缓消之。

半夏麻黄丸治疗心悸

治验

女性,58岁,教师。近五六年来,经常心慌心悸,乏力气短。近一周病情加重,伴有形寒肢冷,轻度咳嗽,有少量清稀痰,舌淡苔滑,脉沉紧。检查:心率105次/分,律齐,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曾服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等,病情无缓解,转中医诊治。医者诊后:“此乃《金匮要略》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不振的半夏麻黄丸证”。遂予之。

方药

半夏30克,麻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服3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服用一剂,病愈大半,续进一剂,诸恙悉除。

又:国医大师何任治验:男性,58岁。入冬以后,自觉心窝部跳动,曾做心电图无异常。平时除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血压偏低外,别无他恙,脉滑苔白。方用:姜半夏、生麻黄各30克,研末,和匀,装入胶囊,日三服,每服两丸。服后心下悸即痊愈。

来源:武简侯《仲圣方证合一要诀》[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405-406

注释

半夏麻黄丸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原文云:“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其两药用量等分,炼蜜为丸。原文仅有“心下悸”三字,无脉舌记录,后人从仲景书中找答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曾云:“水停心下,甚者为悸”;又以药测证,半夏降逆逐饮,麻黄宣发阳气,两药相合,共奏通阳蠲饮之效。由此可知,此条证候应为胃内停饮,水气凌心,心阳被遏。药以逐饮为主,非健脾化饮为法,故与苓桂术甘汤之饮、五苓散之饮、小半夏加茯苓汤之饮等,有饮停病灶、饮势所发不同。仅取两味辛温药治之,说明水饮蓄积较重,但不能短期取效,故以丸剂缓缓消之。

约言

心慌心悸,伴有形寒肢冷,轻度咳嗽,有少量清稀痰,舌淡苔滑,脉沉紧。此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半夏麻黄丸证。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麻黄   明水   约言   丸剂   金匮要略   方药   半夏   国医   医者   等分   病灶   瓣膜   水气   病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