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字,记住三焦治湿的“用药套路


9个字,记住三焦治湿的“用药套路

一、三焦药对,一共9味

上焦治湿用什么药?中焦又用什么药?还有下焦还用什么药?各位,这是有套路的。

治疗上焦,记住三味药:霍佩苏。藿是藿香,佩是佩兰,苏是苏叶。如果这个人,就是有点恶心的感觉,我们就把苏叶换成苏梗,中医用药的话有一个(说法)叫取象比类,苏梗相当于是消化道食道的位置。

治疗中焦,是用什么呢?半厚陈。半是半夏,厚是厚朴,陈是陈皮。这个半夏,有的人喜欢用生半夏,有的人喜欢用姜半夏,我个人喜欢用清半夏。因为生半夏我们在包括药房也好,药店也好,都不好找到。姜半夏有点热,法半夏我感觉力量不够,所以我个人喜欢用清半夏,效果是不错的。

感觉半厚陈,力度不够,我们可以加一些苍术,苍术谁最喜欢用呢?朱丹溪最喜欢。朱丹溪有一个方子叫做越鞠丸,其中的苍术,朱丹溪就用来解决湿郁的,所以感觉中焦的力量不够,半厚陈基础上,再加一个苍术。

治疗下焦,我们用六一茯。六一是六一散,滑石与甘草,比例是六比一,茯是茯苓。如果水肿明显的,用一些茯苓皮也可以。

我们先记住这个基本的上中下三焦的用药套路,从此不要忘。至少是这九味药,上焦霍佩苏,中焦半厚陈,下焦六一茯,先拿住。临证时我们再看情况,逐渐往上去加。

所以,你如果见到一个患者,头晕、胸闷、周身乏力等为主要症状,脑子里要会浮现出来上焦用药——藿香、佩兰、苏叶。

当然,如果头晕胸闷周身乏力基础上,再有什么症状?恶心呕吐,加苔腻,脑子里一定要会浮现出来中焦用药——半夏、厚朴、陈皮。

你见到这个人舌苔腻、大便溏、小便不利等为主要症状,脑子里会浮现出来什么?下焦用药——滑石、甘草、茯苓。

所以,说一定每次都把这九味药用上吗?那不一定。你可能说上焦就用藿香、佩兰,或者说中焦只用了半夏、陈皮,下焦只用了茯苓或者滑石,都有可能的。这是关于上焦中焦下焦的用药套路,也可以叫药对。

二、正汗的4个金标准,一定要知道

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医用药以后出汗的问题,什么样的汗才叫做正汗?正汗就是健康的汗,你以后给人看病,要怎么样来判断?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患者喜欢运动,你面对这样的患者,要怎么给他一个恰当的医嘱,你要给患者一个关于健康汗的金标准。

有一句话,来自于《伤寒论》的原文,仲景是这么说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所以,这就是中医对于健康汗的四个金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遍身。什么意思?就是说,但凡是局部出汗,有的人是头出汗,有的人半身出汗,或者左半身或者右半身,都是局部。只要是局部出汗的,肯定不是正汗。所以,第一个标准是全身都得出汗。

第二个标准:漐漐。什么是漐漐?就是持续。就像如果用了药以后,这个汗要从头到脚,持续的出完才算。那么这个持续,可能会有些同学会有疑问,说是不是得出一天的汗,才是持续?不是这个意思,持续的意思是,从头到脚,汗出遍全身,把这汗全部出完,这才叫持续。

比如你从头上开始出汗,出到胸这儿停了,这肯定不合格。接着从胸这儿继续往下出,出到肚子,再往下到大腿,到膝盖,到小腿,到脚,全部出一遍这叫持续,连续的出完,这个才叫透汗。所以,这第二个标准是持续。持续是过程,目的是要达到遍身汗出。

第三个标准:微似。但是这种遍身汗出的汗,是俗称的潮汗、毛毛汗,是微似有汗,仲景说“绝不可令如水流漓”,这个标准是很清晰的。

第四个标准:有汗。那无汗肯定是不对的,一定要出汗。

各位记住,这四个标准都要满足,缺一不可,这才叫正汗,这就是我们指点周围的亲朋好友也好,指点来看诊的患者也好,汗出的四个金标准。

如果临床上,你这个患者,病情不是很重,但是他喜欢运动。我就会这么给他讲,我说你做什么运动都无所谓,你是跑步,跳绳,游泳,还是爬山,随意,都没问题。我的标准跟这没关系,你这些都是形式,我的标准在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如果这个运动下来以后,你浑身出的汗,哗哗像流水一样的,就像下雨以后玻璃上那一条一条那种的,这个肯定是过了。

我临床就见过这样的不少患者,他运动的时候出很多汗,感觉出透了,他是这样说,浑身出汗出的特别多,他这肯定是错的。汗血同源,这肯定是阴伤,阴伤你再吃点辣椒,再吃顿火锅喝点酒,晚上马上睡眠就开始梦多,这样持续久了,突然间再赶上一个,用药用得比较狠的医生,给你一下用了很多热药,你直接就来个神昏。

各位,要想通过汗出,让这个邪气去掉,金标准是医圣张仲景说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这就叫正汗,四个标准全部满足,缺一不可。

三、患者扰乱治疗计划,怎么办?

临床上治病的时候,很多患者经常会搅乱医生的计划,我这样讲,做医生的肯定都有体会。你这儿给他下医嘱他不听,然后你方子都开好了,几乎解决他疾病主要的矛盾了,患者还会问:大夫我这儿不舒服该吃点什么?我那儿不舒服我是不是吃点什么?

特别是有的妈妈,孩子咳嗽来治疗,你方子也开好了,吃完也不咳嗽了,但是她老感觉她孩子,好像缺点啥,那妈妈就是这样说的,有人说吃燕窝对咳嗽好,我要不要给孩子吃点燕窝?今天我在讲课,刚才休息的时候就有患者在问我,她小孩的咳嗽哮喘都治好了,问我要不要吃点燕窝?

各位,你开的方子就可以解决她的问题了,但是她还要再问你。这时其实她就在搅乱我们的计划,这种时候要怎么办?《孙子兵法》讲过一句特别厉害的话:“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刚才说那个妈妈,她其实老是在出bug,出漏洞,所以这种情况,已经跟你医术无关了,这是人性的问题,这不是医术的问题。这也不是别的问题,不是你功力不够,不是你不努力,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要冷处理,什么叫冷处理?像这个妈妈我就没有正面回她,我就是说:你就正常吃饭就行。她再让我推荐点别的,我就说:你就正常吃饭。她问了四五个问题,我还是回一句:正常吃饭。

你看,这个妈妈非常焦虑。我们对待这样的患者,各位,我们自己不要乱,你自己绷不住了,顺着患者说,你吃点这个吃点那个,回头没有效果,砸你自己的牌子,知道吧?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所以不要怕,要挺住。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佩兰   中焦   苍术   半夏   滑石   藿香   方子   陈皮   茯苓   套路   患者   妈妈   感觉   标准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