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节气谈》立秋

《疏调节气谈》立秋

视频加载中...

我们给各位前辈师兄师姐准备了完整的视频

《疏调节气谈》立秋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张震老讲课的文字版,方便各位前辈师兄师姐阅读


各位同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继续与大家讨论季节养生中秋季养生的内容。那么秋季指导我们养生保健的就是中医的《黄帝内经》。


《疏调节气谈》立秋


《黄帝内经》实际上是一个生命科学的宝典,它里边有一段话就直接指导我们在秋天要怎么进行健康保健。在书中形容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秋天总的情况叫做“容平”。那么这一段经文怎么说呢?“秋三月,此谓容平。”那么怎么个容平法呢?“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那么《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是整个自然界处于一种逐渐平衡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是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是秋风起,秋风凛冽。


那么我们怎么健康保健呢?首先就要调整睡眠,要睡早一点,起早一点,和鸡一样的,“与鸡俱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为了使我们的整个思维意识安定宁静,使志安宁。因为秋季在一年的阴阳的转化过程中是在一个阳气渐退,阴气渐盛的关键的地方,所以为了适应我们人身与昼夜阴阳的平衡要睡早一点,起早一点。睡早一点 能够养阴;起早一点能够更好地舒展人身的阳气。那么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使我们的思维意识处于一个安宁的状态。安宁达到什么目的呢?达到一个与自然界的变化要平衡的目的,以缓秋刑


《疏调节气谈》立秋


谈及“以缓秋刑”这个问题就让我想起在65年前,我们到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去参加全国的第一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那个时候叫研修班。因为当时四个中医学院才刚刚成立,那个时候还没有统编教材,那么我们用的《黄帝内经》教材是用在哪版的呢?用明朝李中梓(号念莪)编的《内经知要》。《内经知要》的第一篇不是《上古天真论》,是叫《道生篇》。《道生篇》中就提到了春夏秋冬的养生的要领。


那么后来小组讨论的时候讨论到这个“秋三月,此谓容平”。大家现在也知道了“容平”是指必须要使我们的思想处于一个安宁的状态,这个也好理解。但是“以缓秋刑”当时大家说这个不好理解,刑是一种严厉的处罚,是判刑、行刑的刑。当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是西医,而且都是中年主治医生多,我当年是共青团员,也算是年轻的西医,大家都不理解这个刑代表什么意思。后来我就回想到我在念初中的时候白天在学校里面念书,晚上我的爸爸给我们请了一个家庭教师,这位老先生是满清时候的举人,就在家里面每天晚上给我们讲什么课呢?讲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诗经》、《左传》、《古文观止》。而且很严格的要求,要我们背诵全文。那些内容一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我就和同学们说:“有一篇文章叫做《秋声赋》,也许可以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说清楚。”我就借用文学作品背出来给研修班的同学们听,背了《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时欧阳修问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但是欧阳修对童子的答案并不满意,给童子解释:“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夫秋,刑官也。”这个刑就是判刑的刑,而且是执行刑法的官来了。那么结果是什么情况?“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这几句话之后还有他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我和同学们说:“欧阳修认为秋天到了以后自然界的颜色不是这么鲜艳了,草木黄落,而且凉风嗖嗖,砭人肌骨,这不是叫做刑官了吗?”然后大家说:“这样比较好理解了什么叫以缓秋刑。”


《疏调节气谈》立秋

秋声赋


但《内经》接着还讲,不单是要使志安宁,同时还要收敛神气。收敛神气起什么作用呢?使秋气平与秋天自然界的变化保持平衡,而且还要做到不要有其他的念头,把一些多余的想法要摒弃,才能使肺气清。当时背了书不太理解,后来从事临床工作以后渐渐理解了。我的理解就是,“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因为肺是清肃下降的,而且呼吸既是一种自然(无意识)的操作,又可以受我们的意志的支配。后来在我诊病当中遇到有很多病人说:“医生,我呼吸不顺畅。”我就会问:“是不是经常呼吸都不顺畅,还是说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的时候就感到呼吸没有问题了呢?”他们大多说:“我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呼吸就很顺畅;但我一休息,想到我呼吸有问题时就感到呼吸越来越不顺畅。”这话的意思就是人的意志要是强加在呼吸上那呼吸必然就不顺畅了。所以说《黄帝内经》的这一个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慢慢的才理解它的深刻的含义。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那么就是说秋天按木火土金水的排序来说属金。春天是风木,夏天是火热,那么秋天属金。金是什么意思?“金曰从革”所以秋既是肺的主气,同时也有一个肃杀的作用。因为夏天草木长得非常的繁茂,尤其树叶浓荫蔽日,长得非常的繁茂,如果一旦气温突然降低那么这个树就受不了。这叶子里面包含水分,水分一旦结冰植物都活不了,所以秋天落叶对乔木是有好处的。除了岁寒三友,就是竹、松、梅,其他植物为了保存它来年的重新生发,它必须要落叶,所以“以缓秋刑”。


《疏调节气谈》立秋

季节与五行


那么秋天对于万物是一个抑制,不是个促进。春天是个生发,夏天是个繁茂,到秋天就走向一个肃杀的景象。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让睡眠与气候要顺应,同时我们的精神状态也得要顺应。因为秋天到来会出现景象变迁,“秋山红叶,老圃黄花”很容易引起一些对气候敏感的文人雅士的情志,在此刻他们都会抒发他们的感情,有的是积极的感情,有的是消极的感情。那么《黄帝内经》就希望我们保持一个心情的安宁,这样子与秋天保持一个适应状态。所以养生的第一条就是养心,就别受自然界气候变化而使我们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所谓的伤春悲秋这对身体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立秋以后并不是马上就进入秋季是开始进入秋季的意思了。这个时候尤其在南方并不感觉凉爽,相反还感觉闷热。甚至于“秋阳似火”,还会有中暑的情况发生的。那么这个时候不但气候不凉爽、不干燥,而且暑气不是很干脆的在立秋以后暑热就全部的停止了,它会有一个反弹,有一个后移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防暑解暑


《疏调节气谈》立秋


而立秋之后的下一个节气管它叫做处暑,这个处有结束的意思,有消除的意思,有终结的意思。所以你看24个节气里边提到暑的有三个,有小暑、大暑、处暑,这就是说明暑气不是轻易的就退潮的,它是慢慢的减少。这个时候叫做阳气渐退,那么阴气渐涨,这就是属于处暑的状态。这是秋天的第二个节令,我们下一期再给大家讲,我们今天先讲到这儿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立秋   黄帝内经   中医学院   处暑   阳气   内经   繁茂   西医   童子   自然界   安宁   秋季   呼吸   秋天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