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少烦恼,不生气,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走,疾病不来找’。这些民间谚语就体现了部分养生的方式,那什么是养生呢?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顺应养生,自然健康自然长寿的目的。


2019年,云南省唯一的一位国医大师张震亲临普洱,隆重成立了国医大师二级工作站,我们有幸成为弟子,学习了大师的中医疏调学派思想,疏肝为先,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和摸索,把张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运用,造福更多的百姓。


中医疏调养生原则分为: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生活起居养生,运动养生。今天我就分别论述一下。


★情志养生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和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内伤七情是引发气机失常的重要因素;灵枢本神则认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要乐观,不抑郁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调达,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饮食养生


管子说“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受损。”《素问·脏器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四季宜食:《饮膳正要》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五味偏嗜之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饮食有节是指有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冷热适宜,饥饱适度,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与调和要合理,不偏嗜等。


《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生活起居养生


四气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指生活有规律,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心、动力、劳房。涉及生活起居方面的内容,如居住环境、服饰、睡眠、饮食宜忌、理发沐浴、性生活和克服不良嗜好和习惯等,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转变,注意增减衣服,调整生活起居,以相适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以养生为目的,强调内外兼修、练功修德、调息养心、动静结合,养气以保神,运体以祛病。现代体育运动则侧重力量、速度、柔韧性和灵敏性等锻炼。


《疏调养生谈》浅谈中医疏调养生


从部分中医典籍里的养生知识中,我总结了几点日常的养生保健常识:1、要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2、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饮食清淡营养,荤素搭配,低盐低脂低糖。3、适当运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不可过于劳累和过于大汗。4、有规律的作息,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不要熬夜,睡前可以泡脚,有助睡眠,缓解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普洱   灵敏性   中医   肝气   素问   长寿   目的   国医   心气   起居   睡眠   脾气   规律   大师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