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您可能想不到,有学者将牙龈疾病定性为最常见的人体疾病。美国的调查表明,30岁以上人群中,42%患有牙龈疾病;65岁以上人群中,牙龈患病率超过60%;而德国的同类调查数据则是88%。有些地区尝试补贴居民防治牙龈疾病,获得的成效,是将治疗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费用减少了31%到67%。这是为什么呢?牙龈与健康有何关系?牙龈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咱们人类的口腔中,有1000多种不同细菌,这些细菌的特点,是温和细菌包裹恶性细菌,从而形成稳定的细菌群落。口腔细菌增长后,就会形成牙菌斑,而且会变硬并侵入牙龈内部,产生炎症。这样,牙龈和牙齿之间,就会形成厌氧区域,造成厌氧菌的大量增殖,其中以牙龈卟啉单胞菌最为明显,这种细菌会产生特定分子,让炎症持续,同时会释放铁元素,帮助细菌旺盛增殖。当感染造成牙齿松动的时候,卟啉单胞菌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目前的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隐匿于免疫系统的白细胞内,还会侵入动脉内膜细胞,从而躲过免疫系统和抗生素的围剿,并且伺机迁徙到其他炎症部位,使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大幅增加。因此,慢性疾病的防治,应该重视,甚至以口腔护理为起点。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不同年龄及性别的人,牙龈护理应该各有侧重。儿童期,牙龈疾病主要是慢性牙龈炎和侵袭牙周炎。慢性牙龈炎,主要表现是牙龈轻度肿胀,容易出血;侵袭性牙周炎,初期主要局限于第1磨牙或切牙,牙菌斑及牙石很少,牙龈表面轻微炎症,但是,牙周袋已经受到影响;随后,牙周炎会发展为广泛型,产生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石,多数牙齿受到重度牙周破坏。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儿童期牙龈病主要有4种表现,第1是在刷牙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现象;第2是牙龈肿胀,呈现鲜红色;第3是牙周附着丧失,牙龈远离牙齿,甚至出现牙根暴露;第4是口臭,并且在刷牙或使用牙线后,不能有效缓解。发现这些迹象,就应该及时就医,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孩子出现较为严重的牙周疾病,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应该引起重视。预防儿童牙龈疾病,重要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好在孩子周岁过后,就开始使用牙膏;牙间隙关闭时,可以使用牙线;并且定期检查牙齿健康。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男性,更应该注意预防牙龈疾病。这是因为,男性牙龈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由于男性做专业口腔护理的比例,远低于女性。同时,男性吸烟及喝酒的比例,却高于女性,更容易引起牙龈疾病。研究发现,男性牙龈疾病与前列腺健康相关;此外,男性心脏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牙龈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患有牙周疾病的男性,肾癌风险增加49%;胰腺癌风险增加54%;血液系统癌症风险升高30%。相关研究已证实,吸烟及酗酒,会大幅增加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感染机会。因此,男性,特别有抽烟喝酒嗜好的男性,需要特别注意牙龈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护理。

牙龈虽小,健康事大,从小到老都要重视牙周护理

女性,由于存在周期性的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牙龈健康,在不同生理阶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青春期,随着雌激素及孕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变,会出现牙齿敏感度增加,对食物残渣等刺激的反应明显,牙龈较为脆弱,经常出现红肿。激素水平的变化,还可能引起月经期牙龈炎,在经期前,出现牙龈出血、红肿、颊侧溃疡;经期后,症状消失。妊娠期的牙龈炎,可能引起早产或胎儿体重不足,因此,备孕期应该进行牙周检查。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口干、牙龈疼痛、烧灼感、味觉改变,部分女性会发生龈口炎,出现牙龈发亮、出血,适当补充雌激素,可以缓解症状。因此,牙龈护理,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健康措施。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慢性病那些事##健康科普排位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牙龈   卟啉   牙石   牙龈炎   牙周炎   健康   高于   炎症   细菌   牙齿   口腔   重视   男性   疾病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