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每年七月初七,我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叫“乞巧节”,也称“少女节”。

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初七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这种乞巧即是乐戏,也乞求心灵手巧,幸福的到来。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乞巧文》中写道:“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餐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嫔于河鼓(即牵牛),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纫缝制,将无滞于心焉。为是祷也”。我们从女佣口中可以了解到,“人家妇女”之所以乞巧,就是希望织女的感召,除去笨拙,使自己变得眼明手巧,织布缝衣都能得心应手。

然而,织女又是什么人呢?

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六朝梁殷芸的《小说》中说:“天河之东有知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知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许嫁河西牵牛郎”。

古诗中也提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扎弄机杼”。由此可见,织女是个聪明能干,心灵手巧,于工衽织,在天上织云锦,天衣无缝的仙女。因而,每当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年轻的姑娘们便“且拜且祈”,向织女乞巧。

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有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牛郎织女只不过是银河两岸的两颗星星,所以,在当时也就不可能存在乞巧的事。但到了西汉,就有了七夕上街看织女星的风俗。

据唐、韩鄂《岁华纪历》引窦皇后传记载:“后观津人也,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迂七夕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到了六朝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比较完整了。《续齐谐记》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后三年当还。明旦,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将牵牛”。这里写桂阳成武丁,七夕奉天帝召回天庭,因为织的将会牵牛,说得活灵活现。

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在当时文人的笔下,也有不少咏七夕的诗篇。庾信的《七夕赋》中写道:“缕条紧而盘中,针鼻细而穿空”。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穿针乞巧”的习俗了。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深入人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便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灵巧。到了宋代,此风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这首诗说得就是“七夕穿针乞巧”的事。

七月初七话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乞巧风俗,有的地方,少女们用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于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3多,绣起花来谁就会得心应手。

七夕在广州一代尤其盛行。家家户户,陈列瓜果,供桌上还摆放着各色香花和化妆品。少女们盛装打扮,仿佛仙女下凡,在月下拜祭七姐。这时候,家里的老人会给每个人一枚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谁穿得最快,谁就最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成武   拜祭   奉天   小头   香花   云锦   心灵手巧   牵牛   织女   牛郎织女   瓜果   灵巧   得心应手   习俗   由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