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中医说

【当归简说】当归, 分为当归身、当归尾、全当归, 补血用当归身, 破血用当归尾, 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当归简说】当归:气味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

【当归简说】当归,是血家的圣药,当归可活血。在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有“十有九归”之说,并称其为“药王”。当归味甘辛、性温、无毒,为妇科良药。传统中医认为: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当归简说】当归是传统药物中最常用的一种,故有“十方九归”和“药王”之美称,补血活血的首选;当归对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气血不足的女性很有疗效,素有“妇科圣药”之说;还是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 ​

【当归简说】 辛散温通以活血, 为活血化瘀之要药, 《本草正》云:“其气轻而辛, 故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圣药也。” ​

【当归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若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兰室秘藏》中的当归补血汤、《温疫论》中的人参养荣汤;若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和剂局方》中四物汤。 ​​​

【当归说】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当归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当归说】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润肠通便。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常用于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谎心悸,舌质淡,少血色等血虚证。因长于调经,尤为妇科所重视,凡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闭、胎产诸症均可应用,故又被称为“妇科圣药”。此外,当归还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之病。 ​

【当归补血活血说】补血,当归甘温质润,能补血养血,为补血要药,凡见面色萎黄,或惨淡无泽,或西医检查贫血者,都可以应用本品。中医临床上治疗血虚诸证,如头晕、月经量少等,常与熟地、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用治气虚血少之面白乏力、头晕、虚热等,常与黄芪配伍,即当归补血汤,治疗痈疽溃后久不收口,顽固不愈者,多系气血不足所致,配伍人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活血,本品味辛而温,入血分,能够活血,可广泛用于多种血瘀证。因当归以补血为主,故具有活血而不伤血的作用特点。当归治疗血瘀证,与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同用,如桃红四物汤,这是活血的基本方;用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偏瘫,须配伍大剂量的黄芪,再配伍桃仁、地龙等,如补阳还五汤。(王幸福)

【当归调经说】因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可用于多种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溶性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常配伍桂枝、川芎、阿胶等,如温经汤;治疗血瘀阻滞、产后恶露不绝等,配伍川芎、桃仁等,如生化汤;治疗血虚之月经、经闭、痛经等,可与熟地黄、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治疗血虚水停之月经量少、便溏、水肿者,配伍白芍、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即当归芍药散,该方散剂的疗效优于汤剂。(王幸福)

【当归调理月经的配伍应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可用于多种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常配伍桂枝、川芎、阿胶等,如温经汤;治疗血瘀阻滞、产后恶露不绝等,配伍川芎、桃仁等,如生化汤;治疗血虚之月经、经闭、痛经等,可与熟地黄、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治疗血虚水停之月经量少,配伍白芍、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即当归芍药散。

【当归治疼痛】当归止痛与其养血、活血、行血、暖血有关,故凡血虚、血滞、血瘀、血寒所致疼痛,均可用当归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如治胸痹疼痛,《外台秘要》中载有当归汤,配伍吴茱萸、桂心、高良姜,治疗胸阳痹阻的胸痹。脘腹痛,属气血不足者,用黄芪当归建中汤;气滞血瘀者,用少腹逐瘀汤;阴虚有热者,用一贯煎。妇科腹痛,气血亏虚,外寒入侵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血虚寒凝者,用生化汤;妊娠腹痛,用当归芍药散。头痛用当归,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用之。如血虚失养之头痛,用当归、川芎治之即效;外感风寒者,加羌活、麻黄、白芷;紧张性头痛,可以当归配伍川芎、白芍、僵蚕、防风;血虚而有寒者,径用当归四逆汤,有效率达95%以上。对于风湿痹痛,当归也是止痛之要药,如三痹汤、独活寄生汤、蠲痹汤等,均选用了当归。

【当归治疗咳喘】《本草求真》即云:“是以气逆而见咳逆上气者,则当以此和血,血和而气则降矣。”人制方中虽不常用当归下气止咳平喘,但治疗下虚上盛,喘嗽不已的名方苏子降气汤,就用了当归。而金水六君煎、百合固金汤也都应用了当归。

【孟景春说当归治咳嗽】当归止咳的功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曰:当归治咳逆上气。当归其性温,并有活血作用,从而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且现代医学对当归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其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显著平喘作用。{孟景春。中医就这么牛 中医大家孟景春治疗疑难杂症的故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8}。

【张锡纯说当归】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性温,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其力能升(因其气厚而温)能降(因其味厚而辛),内润脏腑(因其液浓而甘),外达肌表(因其味辛而温)。能润肺金之燥,故《本经》谓其主咳逆上气;能缓肝木之急,故《金匮》当归芍药散,治妇人腹中诸疼痛;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生新兼能化瘀,故能治周身麻痹、肢体疼痛、疮疡肿疼;活血兼能止血,故能治吐血衄血(须用醋炒取其能降也),二便下血(须用酒炒取其能升也);润大便兼能利小便,举凡血虚血枯、阴分亏损之证,皆宜用之。惟虚劳多汗、大便滑泻者,皆禁用。

【当归伍桂枝】这是气血配对。当归伍桂枝,补中有行,行中有补,既可补血温经又能通阳行血,血虚寒凝所宜。当归虽主入血,然其味甘、气轻、质重,集补血、行血、温阳于一体,故血虚者能用,血瘀者亦能用;桂枝虽入气分,然其味辛甘而气厚,味辛通阳,气厚助热,甘则补虚,故阳遏者能用,阳虚者亦能用。且归桂合用,即属气血配对,内涵动静相兼,寓补于行,寓行于补。本组对药广泛适用于具有血虚寒凝的多种病证。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麻痹症、雷诺病等。

【当归 -黄芪】当归、黄芪配伍,是临床常用的气血双补药对之一。前 人云“气能生血”、“血为气之母”。当归甘平柔润,功专补血, 血足以载气。黄芪甘温,功长补气,气旺以生血。两药合用, 补气养血之力倍增。主治气血两虚之面色㿠白或萎黄,心悸怔忡,失眠,气短 懒言,倦怠乏力。劳倦内伤、血虚气弱所致的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 洪大而虚以及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气血不足,疮疡久溃不愈。

【当归-黄芪,补血第一方】《医宗金鉴集注》吴琨:“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当归-萆薢】王莒生善用当归、萆薢,酌加秦艽、土茯苓治疗痒疹并高尿酸症。当归、萆薢源自《疡科心得集》中的萆薢化毒汤。该方主治湿热瘀结之证,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医学启源》曰:“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神农本草经》载:“主风寒湿周痹,恶疮不廖。”王莒生教授认为结节性痒疹久治不愈,瘙痒剧烈,多为湿邪风毒聚结肌肤,病久入络,瘀滞不散而成本病,赵炳南老师称本病为“顽湿聚结”。如《疡科心得集·辨诸疮总论》曰:“夫恶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肿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溃败肌肤,而诸疮生矣。”故治疗上以除湿解毒、祛风止痒、活血软坚通络为法。王莒生教授常用当归10 g,萆薢10~30 g。二药相伍,活血化瘀中寓以清热利湿,补血通经时亦可祛风止痒,从而达到消风止痒、散瘀化结之效。对于高尿酸症患者,酌加秦艽10 g,土茯苓30 g以加强利湿解毒、通络舒筋之功。《神农本草经》记载:秦艽“味苦平。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冯氏锦囊秘录》指出“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故养血有功”。《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性甘、淡,平。去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高尿酸症属于痛风的一种临床表现,痛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如《类证治裁·痹症》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内阻,不能宣行,因而滞留,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王莒生教授酌加二药,不仅利湿之力大增,且药性平和,利湿不伤正,同时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则皮肤疾患可除,尿酸之症可缓解。{尚俊良,王莒生,刘春阳。王莒生选方遣药治疗疑难病症经验总结[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04),473-478}。

【傅青主妇科当归的配伍应用】配荆芥穗,引血归经:当归补血养血,芥穗通经络、逐瘀生新,共用则引血归经,从而使血归常道,常常用于出血而兼见瘀血阻络的诸症。傅氏认为无论是气虚、血虚都可以使得血不循常道而出血或成为离经之血,“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且可以“通经络”,所以能使“血有归还之乐”。如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四物汤、引气归血汤、补气解晕汤等都是当归、芥穗同参、芪、术等补气血药同用使气血生,败血去,从而血归常道。

配川芎,补血调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当归配之则可补血活血,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多用于营血瘀滞证。血虚血滞不仅可致月经量少、闭经、痛经、小产、难产等,亦可致月经量多,崩漏等,用此配伍结构则可补血、活血、通经、催产。如加减四物汤、送子丹、转天汤、送胞汤等。其中治难产之转天汤更是用归芎大剂量应用既可以补血之亏,又可“使气血迅速以催生也”。傅氏还用归芎搭配活血以止血,“有言归芎但能活血,甚误”,如治疗经水过多的加味四物汤便是一例。现代药理研究当归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川芎可以使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说明归芎相配止血有其科学性。

配白芍,养血柔肝开郁:当归、白芍均归肝肾经,且都能养血补血,当归又为“血中之气药”,补血之中尚助气之运行,白芍又兼平肝、柔肝之效,配伍则能养血调肝,常用于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月经病、妊娠病、不孕症等。“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的月经来潮,正常的受孕都离不开肝气的调达疏泄。肝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往往导致肝气郁结而调达不畅,而呈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证。然用理气解郁之品,傅氏又虑其多有辛香耗伤阴血之弊,故常用归芍搭配养血柔肝以开郁,不用或少用辛香理气之品。治疗郁结血崩之平肝开郁止血汤、嫉妒不孕之开郁种玉汤、经水未来腹先疼之宣郁通经汤等,其归芍同用皆属此配伍范畴。

配熟地,补血填精:当归归心肝经而补心肝血虚,熟地归肝肾经而补血益精填髓,相配则补血填精之力犹强,常用于肝血亏虚,肾精不足而致的月水不调、不孕等病。血藏于肝,精涵于肾,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则肝血失其转化而亏虚,肝血内虚则肾精失其滋生而耗伤,基于此傅氏每从肝肾论治女科疾病,在调经、种子章节中尤为突出。如治疗身瘦不孕之养精种玉汤,用熟地、当归补血填精为主,辅以白芍、山萸柔肝益肾,“不特补血,而纯于填精,精满而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也。

配人参,补血固脱定元:人参大补元气,当归温润补血,两药合用补气血而固脱定元。多用于崩漏、小产、难产及产后属气血双亏,元气衰微之证。如傅氏用固气汤治疗少妇元气衰弱,房劳过度所致血崩,言“此方固气而兼补血,已去之血可以速生,将脱之血可以尽摄”,所以“一剂而血止,连服十剂痊愈。”又如在治疗妇人鬼胎时用雷丸、大黄以迅下之,但“未免迅利,多恐伤损元气”、“必有气脱血崩之患”,所以方中用参、归相配,“犹妙在用参归以补气血,则邪去而正不伤”。在治疗产后血崩危证时更是将参归各用二两,因为“舍大补气与血,别无良法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当归   本草   萎黄   圣药   血虚   白芍   川芎   桂枝   补气   黄芪   月经不调   气血   产后   月经   养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