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鲁氏针灸 2020-12-20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12月21日是农历24节气中的冬至。自此开始,正式进入数九寒天。《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在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曾有时期,冬至后全国休假,亲朋好友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是特别需要养一养的,因为“气始于冬至”。自古节就是“劫”,节气转换的点要尤其注意,更何况冬至是全年阴阳转换的点。

那么,冬至如何健康度过呢?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起居丨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主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而归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太阳落山就赶紧回家,别到处乱跑了,早晨晚点起,太阳出来再活动,这是冬至总的原则。

阳入于阴则寐”。睡眠是阳气休息时,归于肾,因为肾内寄元阳,冬至早睡会对肾的元阳起到滋养作用。肾气充足,人体才会精力充沛,阳寿延长。相反,如果还是熬夜,半夜不睡甚至通宵不睡,人体为提供足够阳气支撑夜间的工作、学习、游戏等,就会调动元阳,肾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出现肾亏、早衰、疾病缠身,甚至消耗寿命。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睡眠,是人体脏腑机能恢复自我调节的重要过程,经过一天的劳累,阳气浮于上,冬至后如果想让阳气滋养得更好,那就早点睡觉。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饮食丨温养阳气、通达气血

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

很多地方冬至都有必吃的美食,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苏州酿酒等,这些都有特殊的含义和寓意。

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应少食生冷,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鸡,羊肉,牛肉,鲫鱼、韭菜、狗肉、鹿肉、栗子等,但也不宜燥热。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要注意的是,冬至后天寒地冻、水冰地坼,这时人体的经络气血易阻滞不通,饮食中还要注意通达气血。多吃些桂圆、桑葚、人参等调养佳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调养推荐:冬至进补,首选膏方在江浙沪一带,自古就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特别是亚健康、妇科、男科以及慢性病等人群在进行中医外治法的同时,抓住冬至进补的最佳时节,服用膏方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调治自身疾病,往往会比服用一般药物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冬至饮食总的原则,就是通过调理饮食,安养形体,让一年的劳作得到恢复,同时又要考虑到阳气初生这一特点,温养阳气,让阳气在体内得到滋养、巩固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运动丨动中求静,不宜大汗

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天气寒冷,通过运动可以产生热量,但运动要适当,“太过不及皆为病也”。

· 不运动或者运动少,会导致经络气血不通畅,冬至一阳就难以升达出来,气血不通会引起脏腑功能不足、免疫力降低,引发一些疾病;· 运动太过,出汗太多,又会损伤身体、耗伤津液气血。

所以,冬至后运动宜动中求静,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假如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适应大自然的变化。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冬至养阳丨日常生活3件事

1冬至泡脚

脚暖一身热。冬至后,坚持泡脚是一种很好的养阳方式。人们常把脚称为“人之根本”,正因为脚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冬至泡脚能起到暖脚暖身、保健的作用。一般来说,我们主张简单的泡脚养阳,无需过于讲究泡脚的与原料与方式。从原料上说,简单的艾草和生姜,一起熬水,去渣取液,再稍微加一小勺食盐,就是最好的泡脚养阳方式。通过温养足少阴肾经,疏通经络与气血,对养阳是很有帮助的。

2冬至晒背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鼓舞正气,防病祛邪。

从中医角度,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人体的阳经经过背部汇聚于头部,而风寒之邪易袭阳位,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

时间:选择上午9点至10点为宜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也可以在傍晚夕阳快落山之前,此时间段阳光温和,晒后背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冬至大如年 您懂吗(养生知识介绍)

3冬至天灸

三九天是一年中艾灸的黄金期,难得的好日子。从冬至一阳生开始,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通过艾草的纯阳之性,可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给初生的阳气加把劲,身体有寒则驱寒,有瘀则化瘀,有湿则祛湿...自古以来,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每年冬至后第1天至27天称为“三九天”。灸好这27天,来年虚病就可能会比以前少哦。但要注意的是,切忌太过,冬三月还要遵循“无扰于阳”的原则。

冬至虽是一年的“至阴”,却又是“一阳生”的时候。阳气生发得利,对来年身体健康大有好处。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让身体更加健康。

鲁氏针灸 关注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冬至   元阳   艾灸   日光   脏腑   阳气   经络   气血   背部   来年   睡眠   身体   人体   饮食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