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写了几次《创造营2020》,都是在和《青2》对比的视角下来看的。今天我们抛开这种竞品视角,单纯从《创》三季纵向对比评价它的得与失。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创造101》出道的火箭少女101,已经稳坐国内女团市场第一把交椅足足两年,有了《创1》的珠玉在前,《创3》首先收获了大批期待,期待下一个创造出超过火箭少女101的新阵容。


甚至,高于前作。


在先天配置下,节目组就表现地不惜重金和不遗余力。《创3》教练阵容,承包了归国四子之三(吴亦凡即将登场),还有同门女教练宋茜。过去的几年里,内地观众通过他们第一次了解“练习生”,几乎是在向上一个流量时代致敬。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此外飞行教练的设计,也贡献不少金句和流量,例如“大张伟 大可不必”成为节目一时笑点。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但纵然“好牌”在手,但也许,他们的一些决策未必成功,《创造营2020》也在失去部分“创造”能力。


最大的“失误”,可能就出在第一场初评级舞台——个人战。

个人战的决定是教练团集体决策的,他们认为要先进行一场 “自荐”PK,初步看出谁是最强实力,然后“再把他们拉到团队中看是否合适,不合适就下来。”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这个逻辑看似正确,其实有个坑在等着他们。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第一轮自荐PK中,当然不少是他们眼中“达不到最强舞担/vocal”的人。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我觉得不够,远远不够。整个《创3》最强舞担,但我觉得在你身上看不到这个标准。”这是黄子韬对来自SNH48的赵粤的评价,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率先登场的她,在第一轮中就悻悻离场。


这看似是比赛规则使然,但那些不是弱者的梦想,怎么办?那些寄超越自己的人,在哪里?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多样化、个性化的观众,希望弱者成长的故事和情感寄托,都没有在第一期个人战里找到答案。


因为首期节目,只歌颂成功者。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有网友说,这不是我们熟悉的创造营,这是“达人秀”。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这个评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个人秀,看似是为了凸显个人辨识度,实则反噬团综价值观。


团体偶像选秀,从来都不是选出所有的“最强”的人组成一个team。而是预留7个9个或者11个位置,让多样化的选手都能成功,也让观众拥有更多元的pick选项,并且,他们个性化的pick也可以成功出道,而不是只为了冠军荣耀。


其次,回顾《创》系列乃至原版《Produce 101》,初评级的团舞,就是区别于传统选秀的显著标志。

此外,团舞展示的特点是,在表演过程中就伴随着人和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个人秀通常通过额外的加试等形式推出。透过一场表演直接看出一个选手是否达到团队出道的水准,而不是必须看完多个表演,在观众脑海中实现自我完形。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个人战,回到了“选秀1.0”时代的才艺展示环节,在《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里,我们都有看到过。

近两年来,已经鲜有个人战才艺展示的综艺节目得到观众认可。因为它对观众“自我完形”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不否认,有了个人战作为基础,第二轮“团舞”再评级的认知会容易很多,但在此之前,已经付出了高昂的观众培养成本。

但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把《创3》第一期的个人战环节取消,直接进入团舞评级,整个节目,是不是也完全成立?

所以,有理由认为,个人战的尝试,成为《创3》初印象的失误。


回到标题之问,《创造营2020》,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过去两届《创造营》留下了一个宝贵经验:团队综艺选拔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实力C位”,比如《创1》中的孟美岐、吴宣仪,《创2》的周震南,一种是 “话题C位”,比如《创1》的杨超越、王菊。

“实力C位”和“话题C位”仿佛是一个团综的双引擎,但凡一个方面走红,那就是一个S级综艺的量级和影响力,比如周震南。而如果集体开花,那将是如《创1》般的跨时代的大爆款。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随着团综常规环节的回归,《创3》的成色,更偏重“实力C位”,希林娜依·高、王艺瑾是实力C位的有力候选人,而“话题C位”表现乏力,随着团综内容逐步开展,张艺凡将有可能受到更多话题关注。


从“敢”字当头、删减成团数量、到个人战选拔,《创3》从定位上就选择走向更专业级的艺能考核,而不是仅仅是更大众的娱乐了。


《创造营》第三年,还能不能“创造”出下一个火箭少女?

我们有理由推断,在“最严格女团筛选”的旗帜下,《创3》未来的影响力,很可能走向介于《创1》和《创2》之间。


你预测会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火箭   少女   初评   才艺   最强   环节   教练   观众   实力   团队   期待   评价   节目   话题   时代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