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来源:人民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应金日成请求,毛主席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全国上下积极响应,无数的热血青年报名加入志愿军,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女性,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同男子一样在朝鲜战争中英勇作战,为最终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秀梅就是最典型的一位女志愿军,她也是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志愿军女兵。

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解秀梅于1932年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于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家乡解放后,解秀梅积极参加本村的业余剧团。在演出、读报中,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她。她决心像刘胡兰那样报效祖国。1950年2月,她光荣地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

  没过多久,解秀梅所在的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连续18天艰苦行军,背着和男同志一样重的东西跋山涉水,不仅没有掉队,还始终把身体弱的战友王喜斌的挎包和三四公斤重的米袋子放在自己的肩上。解秀梅边走边给战友们鼓劲。她因此被评为文工队的行军模范。

  解秀梅还和文工队的战友把英雄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忠于祖国的事迹编成故事、快板和唱词,为大家表演、唱歌,鼓舞了大家的战斗意志。

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打柴回来的时候,遇到九架敌机袭击。敌机在志愿军病房附近投下了炸弹,我手术所被敌机炸得燃烧起来。其他伤员都转移了,剩下身负重伤的605团排长李永华还没有来得及转移。手术所的房子被大火包围,在这紧急关头,解秀梅得知病房里还有伤员没有转移,她立即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子,把李永华同志背出来,这时山上的战火越来越大,烟火逼得她什么也看不见,解秀梅背着伤员李永华摔倒了

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敌机还在不停地轰炸着,伤员的衣服着了火,解秀梅急忙把火弄灭,背起伤员又跑。敌机忽然发现了他们,一架跟着一架俯冲轰炸。突然,一颗炸弹直向她头顶上落下来,解秀梅马上放下伤员,紧紧地抱住,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炸弹爆炸了,气浪冲天,飞起的碎石和土块把他们埋起来,解秀梅的棉衣棉裤被打破好几处,胳膊也受了伤,手上流满鲜血,可伤员却安然无恙。她顾不得伤痛,爬起来又背上伤员向前跑。终于把伤员背到了山地防空洞。当她看到伤员很安全的时候,她笑了!志愿军68军政治部给她荣记一等功。

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1952年解秀梅回国,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当她向毛主席献花时,突然扑到毛泽东怀里,紧紧抱住毛主席,失声痛哭,泪流满面,也许是有太多的话想说,却无法表达。同年的10月份,解秀梅在朝鲜受到了金日成的亲自接见,再次回到家乡后,解秀梅成为了英雄人物,人民的功臣。1956年解秀梅转业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在工作中,他们从没有向同事提起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往事,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付出着。

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是志愿军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兵

  90年代初解秀梅患上了多发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症,前后3次住院。在长达半年的治疗中花光了家中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还欠了3万多元的债。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医院一度下达了停药通知单。家人无奈之下只得向社会求助,直到此时人们才得知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老人竟然有如此辉煌的过往。领导和许多群众相继到医院去看望这位曾经的英雄,人们纷纷为英雄捐款,医院也组织了精干力量对解秀梅进行全力抢救,但终因病势过重医治无效,1996年1月30日解秀梅在医院病逝,享年64岁。骨灰葬在了双凤山革命公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高阳县   金日成   鸭绿江   凤山   飞起   敌机   朝鲜   志愿军   伤员   作战   女兵   军中   英勇   战友   炸弹   志愿   英雄   医院   体育   荣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