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原创:刘开宇

我的身边有一位活生生的革命前辈,他的传奇人生是一幅幅活画面,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地吸引和感召着我。他就是我父亲最知近的首长--魏振华司令员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这是我的魏伯伯穿军装的照片,摄于1958年。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鞍山市的老台町,是一处环境优雅的有着多栋日本式小楼的高干集中居住地,这里在文革前多住着本市高级干部。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1961年7月,从外地调来一位老红军—魏振华司令员就住在这里,他是鞍山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也是鞍山资格最老的同志了。


他是一名经历特殊的红军战士
魏振华是河北人,却在1931年12月14日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这在中共党史上几乎是极其特别和罕见的,因为红军闹革命主要在鄂、豫、皖、川、陕、赣、湘、粤等南方。
著名的“宁都起义”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魏振华1910年农历11月13日生于河北张家口涿鹿县的一个叫西二堡村的贫困农户家庭。1929年,他19岁投身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在进步爱国军人董振堂旅长的麾下当了炮兵。

革命军人董振堂将军是河北省邢台新河县人,到过新河县的人一定知道“振堂路”,就是以这位革命军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事业因为有了他而迅速壮大了。
1930年10月,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收编了这支部队,给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73旅番号。1931年这支部队被调到江西剿共。
这一年日本在东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魏振华和自己的长官一样,也开始越来越反感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于朱毛的革命。1931年12月14日,他和自己的部队长官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一起共1.7万官兵,在王稼祥、刘伯坚、左权等联络指导下,投身革命.后来的李达上将就是他们起义军中的一员。

(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就知道了这是最早的国民党军队起义),就是他们,打响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后,中央红军得到空前的壮大,他们组建了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五军团(而此时的红一、三军团,加起来也只有2万多人)。
抗日战争时期,魏振华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二营营长;山东鲁中军区第十一团参谋长;鲁中二军分区二团团长;山东军区警备区第二旅四团团长。


他战争中得怪病却起死回生
抗战开始的1937年,他所在的部队129师769团在娘子关打阻击,敌人的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军帽,在头上留下了10毫米长2毫米深的沟痕;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的炮弹皮还留在他左手掌里......但魏振华却说这都是小伤轻伤....
解放战争中,他所在的部队属40军(当时叫3纵队,司令员是韩先楚)118师,解放了锦州后,部队就南下了。红军时期的南方征战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使得魏振华的身体得了一种怪病,1948年后,他没有随大部队南下,而是“因病”留在锦州和沈阳,先后任沈阳公安总队副总队长和辽宁省兵役局副局长。
我的母亲当时也是军人,是解放军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的学员,并在40军所在的锦州陆军205医院工作。据我的母亲讲,当时军队医院的外科医生都是日本人掌刀,他们都是战俘或日本的反战人士。一个日本外科医生觉得实在没有方法治疗后,决定冒险给他打开腹腔看个究竟!谁能想到这个日本医生竟然在一周内在其腹腔手术两次,将第一次开刀后发现的成百上千的寄生虫和卵,在第二次手术时

才全部取出来并将腹内冲洗干净。他的生命就这样奇迹般地生还了。医生们后来分析说,这都是魏振华的生命力顽强!就致病原因还说,是北方人到了南方,红军将士经常没有粮食吃,他们只好吃河泡子里的鱼、河虾和田螺等,因为有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战士不能生火煮熟,也就只能生吃,这些都富含寄生虫的,导致腹腔寄生虫泛滥成灾。身体好了后。他1956年出任了辽宁省安东市(现丹东市)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1961年7月又出任鞍山市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行政十级,陆军大校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当时有一句话很时尚,“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1955年9月魏振华被授予陆军上校军衔时和夫人在沈阳的合影
魏振华的资历授予上校是委屈点,但他没有为此伤心落泪,“和钟本才团长这样的在建国前夕牺牲的战友比,我就是最幸运和幸福的”。一位和钟本才、魏振华并肩作战过来老同志王伯伯后来回忆说,如果钟本才能战斗到解放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也不意外。因为他是打仗最有鬼点子的“江西老表”出身的红一方面军老人了。


魏振华有伟大的胸襟和朴素的情怀
从红军到抗战、解放战争,魏伯伯多年来始终跟随一位来自江西赣州市于都县的叫钟本才的首长和战友在一支部队中,他们是在齐鲁大地成长起来的十分能征善战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团长。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抗战胜利后,作为第一支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军区的部队,当时钟本才是三师19团团长。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摄于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战期间
1946年3月,他怀揣着升任师参谋长的调令,在团长的位置上最后一次参加本溪保卫战,在抚顺郊区石灰场阻击战中不幸壮烈牺牲。
钟团长的妻子--韩波是一位山东姑娘,当时仅25岁,已经有了钟本才的一个两岁的女儿和四个月的身孕,魏振华作为钟团长曾经的参谋长和最亲密的战友,当时36岁且尚未婚配,他毅然收留下了钟团长的家属和孩子,并组成新的革命家庭,抚养烈士的后代。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这是解放前,魏振华和夫人韩波组成新家庭后的合影,她比魏振华小11岁。
我们现代人,平心而论,谁能做到如此仗义?魏振华当时是团长,是高级干部,完全能找个如花似玉大姑娘结婚成家,但是他把抚养烈士遗孤和自己的婚姻结合了起来!这就是他无私和伟大的胸襟和朴素的情怀,是大爱。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这是孩子六人的合影,两个戴眼镜的都是烈士钟本才的女儿和儿子
解放后,韩波又给魏振华生了4个孩子。连孩子们的名字也记录着革命战争的轨迹。老大老二分别是烈士钟本才的孩子,取名魏鲁生(生于1944年的山东,因为是女儿,长大后改名魏金兰)、魏吉生(生于1946年的吉林,当时部队在为解放东北和国民党军作战)。1948年韩波生了魏振华的第一个孩子,但因为部队行军打仗,孩子没有活下来。解放后,魏振华的四个孩子名字叫魏新生(1950年生于锦州,新中国成立)、魏冬梅(1954年,女儿)、魏沈生(1956年生在沈阳,到了上学时,改名魏宏松)和魏巍(女儿,1957年生沈阳,与描写抗美援朝的《最可爱的人》作者同名)。我的大哥刘开幸,和魏振华的大儿子魏吉生,都喜欢摩托车和狗,他们在一起玩得多,也是我对魏家更了解的原因。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魏振华是严厉的慈父
作为烈士钟团长的两个孩子,魏振华把他们视如己出,送进沈阳军区八一小学,接受当时来看是最好的教育。而自己的孩子却没有。
1968年,二儿子魏新生当兵,父亲没有给儿子任何特别的,送行时仅仅给了孩子5元钱,孩子看钱少觉得委屈,他却说,你爸爸我当兵时,一分钱也没有带就离开家了……5年后,孩子复员回家了,这一天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他突然看到自己部队的胡友发师长来访,他本能地敬军礼并说“胡师长好”。胡师长竟是新任鞍山市军分区司令员,他随后就和自己的老首长抱怨,问魏司令,为什么儿子在他的部队当兵,却不打个招呼,要不然他可以留孩子在军队继续服役。而据胡司令员就讲,先后有两任师长都是魏司令的老部下。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这是我和魏伯伯二儿子魏新生的最新合影。
不给孩子走后门,但复原后的魏新生后来走进清华大学校园…
1971年,25岁的中专毕业的大儿子魏吉生(他特别聪明,是自学无线电和摩托车、汽车的维修装配高手)突然提出当兵,魏振华没有同意,说孩子年龄超了。这个大儿子也是钟团长的遗腹子。由于孩子一再要求,他也就默许了,由夫人韩波介绍来到了位于锦州的老部队40军,找魏振华的老战友宋副军长。走进部队后,在参加新兵体检时,部队卫生队的X光透视仪突然坏了,谁也不会修,新兵魏吉生说能修好,说是一个电子管的事,他竟然从无线电上拆下一个电子管,装配到医疗仪器上,便修好了。部队首长说,这个新兵有特长,建议送到军械所特别使用,但是旁边有人说他是高干子弟。为了不给自己的老部队首长添麻烦,魏振华在老部队首长征求他的意见时,竟然说让孩子下炊事班,他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有优越感,和工农子弟一样的成长,但客观上可能就断送了一个专业技术军士的成长道路。
魏振华还是我的最亲的伯伯
魏伯伯特别喜欢我,每当他到我家或者是看到在外玩耍的我,就一定会过来“抓小鸡鸡”逗我玩,哪个慈父般的爱自今还历历在目。由于他年轻时是炮兵,所以50岁后耳朵就听力不行了,但他最喜欢我趴在他的耳朵上重复别人说的话。

小女孩是大女儿魏鲁生(烈士钟本才团长的女儿)的女儿沈九利,他特别喜欢她--这个没有血缘的外孙女。这是魏伯伯在家的院子里和外孙女下象棋,享受的是无限幸福的天伦之乐和爷孙亲情。
1965年他56岁就因身体不好提前离休,享受省军级待遇的魏振华1984年3月4日因病在沈阳去世,享年尽74周岁。他连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成果是什么样,都没有看到,就离开这个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世界,去找他的老战友钟本才了,而我的父亲活到86岁,于2006年8月逝世,去找自己的老首长了。
2010年是他老人家100周岁诞辰

魏振华司令员的传奇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司令员   鞍山市   锦州   军分区   首长   日本   师长   山东   伯伯   团长   烈士   红军   部队   女儿   孩子   传奇   人生   体育   魏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