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所谓的节约土地,正常的人都知道只不过是说得好听罢了。我们江西这边,要搞火化,不准土葬。化成灰之后不还是埋土里去了嘛,多了一个烧成灰的工序,坟包一盖,和土葬没两样。前几年建工业园区毁多少良田也没听说过要节约用地。我老家边上一整片田全毁了,赔偿又低的可怜,毁完之后围墙一围,到现在也没找到企业建厂,这几年慢慢的里面又被村民开垦了荒地种些瓜果蔬菜。去年夏天听说上级有检查,直接拿推土机推平了,赔了八百块一亩地,我奶奶种的西瓜只差一个星期就能吃了,全没了。今年按照原址各占各地地又重新种了起来。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火化二十年了。村集体地上建的公墓,占地很小。村里村死亡人口依顺序去买。两口子一个墓地,先去世的先进,先封一边,还在的那一边就空着,无字无头像。方便子孙祭拜,也方便管理,清明节那半个月村干部会常来看看火的情况。而且烧的香火在人要回家时也能集中在一个水泥封了的台子内,防止复燃。老墓,别说四五十年,有的四五年就面目全非了。我太爷爷的,加了厚水泥加固的,真的很厚,因为我叔和我姑父都是泥水匠出身。然而就这样,一个角落被竹子顶出一个大包。每年都扫墓的。我们那扫墓是带上8菜1主食,9大碗,去墓前摆,点香火纸钱,然后吃几口再回。公墓,清明节时就热闹,大家都去,还能顺便看看别人家都是哪些人来。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我们这,公墓是村里向村民买的地,然后村民向村里买墓地,好像不贵,从来没听家里人提过,因为我家里近年来买了三块墓地了。06年两块,08年一块。近年也有爷爷的哥哥,堂哥的外公外婆等邻居去世的,买的都差不多是相邻了。然后,我太爷爷奶奶的墓地是占地好几平的水泥墓地,年年上坟年年整,除草什么,隔几年还会水泥加固。再往前没有,是因为我奶奶都89了,太爷太奶的墓地也都是几十年,我爸小时的事了。那几年国内应该很多事情发生,没保存下来。像现在有保存下来肯定会一直上坟下去,我弟这一辈肯定会继续上的。另外,我觉得公墓最大好处是防火。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另外,我那七山一水二分田,七山都差不多是没收入的山,就是些没用的树,自然生长的树。偶有竹林,也就挖点笋来吃吃而已。果树种的人很少很少。山真的一点收入也没有是。所以对于占地,这个大家无所谓的。防火这点确实非常重要。公墓其实在中国,特别在农村兴起也没多久,很多后续问题还没暴露出来,现在就说省地,我觉得还为时尚早。光从省地上,我是不赞成公墓的,你说的防火这一块,公墓可以有效集中管理,确实非常好。

北大教授吴飞建议恢复土葬: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少了人情味

进公墓和埋农村的土地有区别吗?农村的土地慌着也是慌着,没人种地政府又不征收,不刚好拿来做自家墓地吗?还节约钱呢,整天喊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这会佑压炸老百姓。不在农村闲田搞墓地去专门划出一块地来搞公墓才是浪费土地,而那些农村的地就永远的荒着出来了永远的浪费,政府要征收开发早征收了,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能有机会开发,有些农村没前途地理位置不好就不会搞开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土葬   坟包   竹林   人情味   公墓   香火   墓地   清明节   村里   村民   垃圾处理   老百姓   节约   北大   水泥   教授   土地   收入   农村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