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星期二的时候广东一模作文题出炉,大家就在网上讨论写了哪一本书。心想,难道这次作文题跟“阅读”相关?一搜,果然。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次广东一模作文题吧。

「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阅读各种各样的碎片信息,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行为,而传统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似乎日渐淡出他们的生活。关于读书,古有“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劝读良言,今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读书呐喊,而西方也有“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传世箴言。

校刊《奋斗》举办“毕业寄语”征稿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向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名师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指出“信息碎片化”时代下,整本书阅读状况堪忧。关于“信息碎片化”,第十七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但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下降。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接触媒介的主体,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听书成为读书人的新选择。

第二层引用古今中外的三则读书名言,强调了读书(读整本书)的重要价值。“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劝读良言,强调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趣,是一种“心灵的化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读书呐喊,强调读书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眼睛去不了的地方,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到达更远;“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传世箴言,强调阅读不仅使人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无形间获得了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所给材料三个层次脉络分明:碎片化时代——整本书阅读的缺位——阅读的好处。

题目设置了写作情境,具体为——写作身份是高三毕业生;写作对象是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写作使用场景是校刊《奋斗》征集的“毕业寄语”,所以所写内容要有;写作内容是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读过的一本书,谈谈读书(读整本书)的感受与思考。考生须围绕“读书(读整本书)”这一核心话题行文,完成写作任务。

「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参考立意】

1.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2.让书籍成为远方最好的行囊

3.读本好书,如同拥有千钟粟

【高分语段积累】

1.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经典作品就是这样一些书,为读者提供一种宝贵的生命经验;经典作品还是这样一些书,如人类精神世界里的灯塔,在关键时刻放出光芒,为人们提供慰藉、鼓舞和希望。——《人民日报》

2.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林清玄

3.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各类人才,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4.一位作家曾说: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他父亲的书架上有什么书。如果家中缺少书香,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也不太会把阅读当作人生习惯。

5.读书,我们可以了解骚赋之华美、唐诗之壮美、宋词之秀美。读书,我们可以知晓大夫屈原悲愤深沉的爱国之心、魏晋名士饮酒谈玄的洒脱不羁、边塞诗人白日放歌的舒阔豪迈。读书,我们可以与各个朝代的人对话,聆听先贤的教诲;也可以与不同国别的人沟通,领略别样的风情。《文心雕龙·神思》总结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6.读书人身处斗室而胸怀天下,形在江海而心存魏阙。

「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名师下水文】

在阅读中追寻人生意义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作为你们的学长,即将离开这美丽的校园,千思万绪,不知从何讲起,那就跟你们聊聊“读书”吧。

听到“读书”这个词,可能你们会说,又是这个话题,从小到大,都听过无数遍了。但正是因为听过无数遍,才印证它的重要性。我时常听到一句调侃语:“人穷就应该多读书”。是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改变自己,这是读书的意义,但这一定是建立在读好书,坚持读好书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寒窗苦读十载,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高一的时候,读过一本叫《老人与海》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圣地亚哥与大海搏斗的故事,老人最后没有抵挡住鲨鱼一波又一波的袭击,原本值得骄傲的胜利品只剩下一副可悲的鱼骨。刚开始的时候,作为卑微的读者真的很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设置了一个失败者的结局:主人公几乎一无所获,不仅没有鲜花和掌声,连吹牛也没有资本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思想能量和直抵灵魂的暗喻。

没有人能够永远强大,我和你们一样,总会遭受人生的挫败,总要咀嚼孤独与寒凉,总要学会一个人长大。但我们成长的经历是——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但其实,答案就藏在书本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只要不服输,“奋斗”就能产生意义。

我很庆幸,在“恰同学少年”,遇到《老人与海》这本书,遇到桑迪亚哥,也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就是不断追逐“意义”的历程,我从来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人一生下来就是“硬汉”,就是英雄。“硬汉”的背后,有时是父爱如山,有时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时是康德所说的“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

阅读何尝不是也是在追寻“意义”呢?有一句流行语:“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觉得,读书就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旅途中可以跟各种“高尚的人”谈话,体会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阅读意义就在于此。

阅读还能慰藉心灵。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里的“读书哥”火了,让我们明白内心安宁也是一剂抗疫良药;因专业权威而走红的医生张文宏也在采访中表示“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之一”。阅读经典逐渐成为当下许多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海量图书可供尽情阅读的时代,但也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分心。学弟学妹们,不管你喜欢纸书的质感,还是电子书的便捷,只要你读,就是读者;只要你读完了一本书,中国就少了一个不读书的人,国民阅读量就会因你而提升。

毕业前夕,千言万语,只愿一本好书,伴你一生。

「范文+解析」2021广东一模:毕业寄语征稿,联系读过一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语言无味   良言   校刊   面目可憎   硬汉   学弟   广东   寄语   高尚   碎片   国民   意义   精神   生命   材料   人生   时代   体育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