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范文」2021年广东二模:“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倡议 书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小黄与众多村民、居民一起参加由送大暑船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社区“送大暑船”节庆活动,感受到了祈求渔业丰稔、国泰民安的喜庆气氛。

小张在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创立的“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运用传统古法蓝靛制作工艺,制作蓝染文创产品,成功脱贫。

小新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演唱的传统戏曲,有京剧,有越剧……得到很多用户的关注和赞赏,不少网友通过她的演唱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文物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非遗也不应只活在过去。

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挖考直通车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解析+范文」2021年广东二模:“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倡议 书

【名师解析】‍

这是一道“主旋律”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材料先以并列式逻辑,给我们讲述了“非遗”传承的积极案例:有积极主动参加“送大暑船”非遗活动的小黄,也有利用传统古法制作文创,帮助故乡成功脱贫的小张,还有通过短视频平台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戏曲的小新,这些案例成为“非遗”活在当下的生动剪影。材料接着是一句总结之语——“文物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非遗也不应只活在过去。”这句话尤为重要。是的,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也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

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任务语境是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中国故事的传承载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非遗”的传承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非遗”故事的讲述者。要把文化传承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年轻一代的努力。这篇作文要写好,考生要明确自己中学生的身份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行文过程还要注意倡议书这种语体的对话感和呼告性。

「解析+范文」2021年广东二模:“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倡议 书

【深入探讨】

这篇作文,不由得会想起“文化自信”一词。

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是丰富营养,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十九大报告的原话。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毕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考生在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时,若能利用文化自信、民族复兴升华主题,相信能成为作文很不错的加分项。

「解析+范文」2021年广东二模:“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倡议 书

【名师下水文】‍

文化火炬,你我并举

新东方广州学校优能中学精品班 高中语文教研组 肖建燊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我很荣幸,能站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开幕舞台上发表我的感想。

“文物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非遗也不应只活在过去。”这是我今天参与活动,内心最大的感触。事实上,这句话的背后,凝聚一代代文化“火炬手”的努力,所以今天我要代表中学生发表倡议:传承文化,你我同行。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放眼神州大地,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应该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留住这些文化遗产,只有保护是不够的,还要努力让其“活”在当下。最近传统文化“火出圈”了,无论是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还是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都让我们感受到制作人的诚意与演绎者的专业。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而实现这个美好愿景,需要你我携手同行。

作为一名中学生当中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欣喜于譬如剪纸、皮影戏等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些正是“非遗”文化活在当下的生动注脚。当时光在青花瓶身上勾勒,在铺开的宣纸上摩挲时,我会觉得自己就是传统文化的小小火炬手,这也让我对文化传承人更加肃然起敬。

阿木爷爷,山东聊城的老手艺人,通过视频展现了无需钉子、胶水就能结构连接的神奇榫卯技术,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李子柒,穿着粗布汉服干农活的她,用中国传统技艺展现了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在她的镜头下,古典美学中的田园风光如画卷般展现在每一个观众面前;中国姑娘彭静旋,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法国街头演奏古筝,琴声袅袅,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驻足观看……

这些“非遗”故事,凝结着国人的匠心,也凝结着对文化的坚守,我们要讲给身边朋友听,讲给外国朋友听,我们不仅要“讲述”清楚,还要“讲好”,而这份“讲好”的使命与责任,在你我身上。

习爷爷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文化火炬,你我并举。

「解析+范文」2021年广东二模:“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倡议 书

对于这篇作文,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讨论区走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大暑   同行   文化   典籍   广东   中华   戏曲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中国   中学生   民族   材料   故事   体育   历史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