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双减”之后,如果开句玩笑,那就是“大家都疯了”:机构哭疯了,孩子乐疯了,而家长则是急疯了!

愁眉苦脸的家长们比失了业的培训机构老师还着急,逮谁问谁:“不让补课了,我孩子咋办?”感觉孩子就是为了补课而生的。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为了彻底治疗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教育部再出手,一日之内连发多个规定,其中两个最重磅:

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虽说是教育甘霖,但家长们毕竟浸泡在焦虑的苦水中已久,依然是吵翻了天。

不过,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学渣和学霸家庭对于这两项规定的看法截然不同——学渣家长纷纷鼎力支持,认为早就该如此;而学霸家长则认为这样会产生新的教育问题。

理由嘛,大家都有,比如支持的一方觉得“设重点班就会让师资分配倾斜,形成教育不公;小孩子本来就是培养兴趣多面发展,不能让分数毁了孩子”,而疑虑的家长则觉得“不分重点班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现在不考试以后还考试依然抓瞎”,吵得不亦乐乎。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但很少有人看到,它给了“寒门贵子”一线新的希望和生机。

一个扎心的现实是:现在的大多数学霸是靠钱砸出来的,而学渣多是因为父母无暇辅导、教育资源匮乏导致的。经济条件越好,越容易出小学霸;学霸分数越高,重点班(校)就越喜欢招;他们占据的教育坑位越多,对穷学生就越有压力。对精英家庭来说的良性循环,对于普通家庭甚至穷家庭则是恶性循环。

其实,知识体系单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哪有多少真正的学渣和学霸?还不是经济条件决定的?

你敢说,重点班要求的“英语口语流利”,你一个务农家庭能和人家打飞的出国游学的孩子比?入学总分数需要超过XXX分,是你连5岁前都没正经学过课本的娃能胜任的?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如果开设重点班、考试看分数,目前谁最占优势?是那些精英和中产家庭!他们有足够多的教育资金投入,请名师、上名课、进重点学校重点班,形成“教育坑位垄断”,而那些普通家庭、甚至穷家庭根本没有与之竞争的实力,再好的苗子也白瞎,长此以往,阶层固化,“寒门出贵子”就是昔日神话!

并且,这还是义务教育阶段啊,如果这个时候就因为“分数论”和“重点班”把那些穷孩子、“差”学生的一生给定了型,哪还有跳跃龙门的希望?

所以,这两个规定不仅仅是为了平衡师资、挖掘兴趣,是更倾向于弱者的保护性措施,是面向所有学生群体的“共同富裕”——不能光考虑好学生而不顾差学生,不能光考虑家境好的学生而不顾家境差的学生,这才是教育应有的公平模样!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朋友们更应该看到,北京的校长、老师即将开始轮岗了,上海的学区房也开始凉凉了,精英扎堆的两个最牛城市都开始了真刀实枪的教育改革,如此折腾,谁最受益?当然是普通的“穷家庭”啊!

别忘了,我们的任何一项政策措施,都不可能只为少数人服务,而是保障大多数群体的利益!

教育双减、师资轮岗、不补课、不分班、不考试、取缔学区房……这一套教育的组合拳打下来,再沉疴的教育毒瘤也得治疗个八九不离十。

也许,“寒门再出贵子”只是它的前奏,一个更大的教育公平新时代即将来临了!

所以,各位家长,暂时收好你的教育焦虑症,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么?

不设重点班、不举行考试,才会有更多的“寒门贵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寒门   贵子   中产   重点   考试   学区   家境   师资   焦虑   分数   家长   精英   孩子   家庭   更多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