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岁懂得这个技巧

这招其实很老套,叫「一鱼多吃」

但这是我过去没有办法做到的。

早些年生活艰难,我同时在做摄影、设计和主持的工作。

这三者都属于「出卖劳动时间换取报酬」的工作,客户群体不同,所需要的技能也不同,导致相互之间并没有「协同性」

什么叫「协同性」?

比如你约漂亮的模特拍了一组照片,回来修好发下朋友圈就完事了。

如果是现在的我拍了一组照片,那这组照片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修好的图发摄影论坛及各大社交媒体,当做作品

2.将拍照过程、修图过程及成片做成图文教程or视频教程

3.将这次拍摄的经验总结,化作方法论,纳入我的摄影课程中;

4.变成我未来出书、给企业当讲座的素材

5.拍照片的时候用到的机器,还可以收厂商的样片费用

……


简单来说,就是将A工作的生产要素or生产成果,复用到BCDE工作中去,复用程度越高,协同性越强,边际成本越低,最终效用就越好。


02


看过我前面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收入 = 工作时长 X 时薪


要提高收入,要么就提高工作时长,要么就提高时薪。


而时薪不仅仅要看当下的收益,还要看同一份时间,能否被多次售卖


比如我去给企业讲一堂课,收费10000,为此我花了足足三天时间备课。


那我平均每日收入就是10000/4=2500(讲课也要耗掉一天时间)。


但假如我能把这堂课的内容,花点时间将其系统化和延展,变成系统的线上课程,定价99元,年销3000份(同一份时间被多次售卖)。


再将其深化、做细,变成书籍出版,定价99元,年销5000本(同一份时间被多次售卖)。


相当于是同一条鱼,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去烹饪它,物尽其用,才能发挥出这条鱼最大的可能性,也能收获更多。


这条路径对于我而言,就是拍摄/经历生活去获得素材——化作文字/图片/视频来承载——将其系统化变成课程/书籍/咨询,相当于在教育、出版、培训、咨询四条赛道上都用了一遍,那也就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了。




03


但对于各行各业的大家而言,就要想想,我目前工作的哪些部分是可以「一鱼多吃」的?


或者说有哪些通用技能——比如审美、沟通、统筹、数据化分析,是可以迁移到下一份工作中去的?


当你学会了将自己的时间「多次售卖」,那你就可以开始慢慢摆脱「时薪低」的禁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方法论   物尽其用   样片   成片   素材   收益   技能   收入   过程   课程   书籍   技巧   时间   照片   体育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