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不焦虑,让新事物回过头来追着你跑

摘要:20多岁的时候,我会是一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的信奉者,亦步亦趋,当新事物的虔诚信徒。而到了这个年龄,心理上也越来越接受“主动做一个掉队者落伍者”。我所说的“落伍者”,当然不是落后、僵化和保守,而是有自己安身立命的追求,在变化之中保持从容与淡定,有保持不变的能力。这种“落伍”,不是落后于新事物,而是因为能坚守一些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能让新事物“回过头来”追着你跑。


记者节不焦虑,让新事物回过头来追着你跑


  吐槽青年出品


焦虑笼罩着当下的媒体人,尤其是转型阵痛中的传统媒体人。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得让人窒息,转型中的人们,像陀螺一样被技术“抽打”着向前移动,生怕慢一拍就会被抛下。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热烈拥抱那些新媒介新平台,对待转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个热衷于追赶,一个热衷于“落伍”。


关于“追赶派”,最后代表性的是一位前媒体人转型后的演讲——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从题目就能读到那种“进步”的欲望。她开玩笑说: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说“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我妈特别喜欢你”,再有人说“我奶奶特别喜欢你”,她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自己了,就离开了。她说:更大的恐惧来自于你明明知道世界在变,变得如此之快,变得如此无孔不入,进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你却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变的。科技正在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无法逃离。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你不去理解这种改变,你可能就会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


特别理解这种焦虑,多数媒体人可能都处于这种“害怕被时代扔掉”的迷茫状态,你追我赶,只争朝夕。幸好,一片焦虑之中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让卷得疲惫不堪的人,看到了可以慢下来保持自己从容节奏的同行者。


一个媒体知识分子主动选择了做一个“落伍者”,她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约每五年就翻越一个“时代”的互联网纪元中: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这些“时代”之间似乎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热血志士,而我作为一个曾经意气风发与“时代”赛跑的人,逐渐放弃了这种追赶,成为主动掉队者。这与清高无关,或许与能量和欲望有关——我既缺乏与时俱进的巨大能量,更缺乏征服每一个新时代的炽烈欲望。——我知道,这种“掉队”当然不是“躺平”,而是拥有某种价值定力和自信才表现出的从容不迫。

20多岁的时候,我会是一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的信奉者,亦步亦趋,当新事物的虔诚信徒。而到了这个年龄,心理上也越来越接受“主动做一个掉队者落伍者”。我所说的“落伍者”,当然不是落后、僵化和保守,而是有自己安身立命的追求,在变化之中保持从容与淡定,有保持不变的能力。这种“落伍”,不是落后于新事物,而是因为能坚守一些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能让新事物“回过头来”追着你跑。永远追着那些新事物奔跑,多累啊,我们之所以努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从容一些,有资本不必逢“新”必追,有能力在积累中保持不被新事物“碾压”的先进性。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新闻当下很热,常有人问我,你们做新闻写评论的,会不会害怕被机器人所取代。我说,当然不怕!一个媒体人如果轻易就被机器取代了,没什么可惜的,该被取代!说明他可能本就是一个“机器人”,做的本就是机器能做的工作,机械、重复、自动生成、没有创造性。机器人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更高效并准确,当然应该取代。我自信我的工作是创造性的,机器人完全无法取代,但机器人可以帮我搜集资料,减轻我的机械化负担。这个问题上,苹果的首席执行官库克说得很好: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而更担忧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


常有人问我,你懂智能算法吗?我说,不会。那你为什么不学吗?我说,你以为你可以学会算法吗?社会有分工,我做新闻的,无须去了解技术黑箱中的事物。继续问我,你会短视频剪辑吗?我说,不会。你会无人机操纵吗?我说,也不会。那你不焦虑吗,为什么不去学。我说,我写评论写了20年,坚持做好这一件事,就是为了让自己有资本不去学那些新东西。当我在一个方向上做到我能做的极致,做到精深,那些“新事物”自然会回过来找我,邀请我到新平台入驻,帮我配置视频团队去对我的评论进行视频化转换。毕竟,无论何种媒介时代,专业内容永远最贵、最稀缺。平台再新、技术再牛,必须拥有优质内容才能获得生命,信息泛滥的过滤泡中,更凸显专业内容的重要!


如今人们太迷恋新事物了,刚出现一种新技术,一个新平台,一个新概念,恨不得立马纳入到新闻学课程中,开相应的课程,出相应的教材,学生得修相应的课程。可技术迭代的速度太快了,等学生毕业了,那种技术早落伍了,甚至平台都没了,只会陷入更深度无助的焦虑中。


这些年,关于媒介变革有过多少判断?很多都不靠谱,有人预言说传统媒体到2018会被新媒体取代,纸媒三分之二会关停并转——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所谓“新媒体”倒是陷入更大麻烦。前几年互联网大厂似乎代表了某种方向,年轻人趋之若鹜,新闻人才培养以适配大厂为标准,但今年可以感觉到“大厂”也很难过,所面临的冲击甚至比传统媒体更大。那些宣称传统媒体将死的新媒体自媒体,死了一大批了,传统媒体记录着这些死亡。每天刷屏的有多少10万+啊,可有几篇的生命力能超过一周的?三年、五年、十年后仍被人提起的,只会是那些倾注了专业生命的内容。

过了对新事物的迷恋期,时代仍然会返身去致敬并依赖那些恒久价值。新事物进入恒久价值中,才能真正存活下来。——这些恒久价值,就是我们赖以“以不变应万变”的专业精神和核心知识。塔勒布说,我们对变化的注意,远远多过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变的事物。我们对水的依赖要超过对手机的依赖,水不会改变而手机一直在变,因此,我们很容易将手机发挥的作用想象得比它们的实际作用更大。其次,因为新的一代人更积极地开发技术,我们注意到他们尝试了更多的东西,但我们忽略了这些技术的应用通常并不长久。很多人迷恋“转型”这个词,可连最基本的“型”都没有,怎么转?没有自身重量,悬浮在新闻行业的空心人,只会被那些“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新奇事物卷来卷去。


专业努力和积累的价值就在于此,有资本落伍,有能力不变,慢下来,让新事物追着你跑。慢下来喝一杯吧,记者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焦虑   事物   落伍者   机器人   传统媒体   新事物   从容   落后   主动   机器   价值   媒体   记者节   时代   体育   专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