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榜首!名校硕博为何热衷中小学教师岗位?

热搜榜首!名校硕博为何热衷中小学教师岗位?

近日,教师热再度引发关注,“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从1月到8月,素质类培训师资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招聘端需求同比增长了4.3%,求职端需求同比增长了2.3%。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师总数已达到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91万人次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全年增长28.7%。

今年5月,广州25所中小学公开招聘编制内教师, 88%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9月新学期,广东实验中学入职的26名新教师中,14位来自清北,其中有7位北大博士、6位北大硕士、1位清华硕士。

与高学历毕业生扎堆竞聘教师岗位相对应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中小学教资考试的大军,“教资热”成为一种现象被舆论聚焦。

热搜榜首!名校硕博为何热衷中小学教师岗位?

“硕博以上学历”成为标配。

纵观近年来广州教师招聘,伴随着学位增加、教师待遇的提升,大规模、高层次的教师招聘正成为常态。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胡革新表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有好老师才会有好教育,未来三年,一中期待博士、硕士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0%、50%以上。

调查来看,教师类的岗位是位列年轻人理想职业的前10位,疫情后求稳的心态也促发了大家往教师岗位的流向,从我们平台上看,有40%的用户都表示,在疫情后求职,比起高薪,更愿意追求稳定。

今年某就业招聘现场,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中小学教师岗位竞争非常激烈。她去的是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之一,生物学进入面试的7人中有4个都是博士,化学教师面试者全是博士。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教师已经成为性价比最好的职业,不止是深圳。这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是幸事,必然会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扩散,大家需要适应。

而在四川天府中学近期发布的教师招聘公告中,任职条件上也要求应届毕业生须为2022年毕业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为什么现在名校硕博倾向于流向中小学?

以前名校硕博的归宿是各个高校,但是现在高校太难进,名校博士已经不够,很多都需要留学经历,再者名校硕博即使去高校,也是泯然众人矣。所以,硕博选择去发达地区做中小学教师,其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岗位的稳定、待遇的提升让“从教热”持续升温,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91万人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增长 28.7%。越来越多的名校生选择在中小学任教。

没有科研压力,同时可以迅速拿到编制。待遇优渥,同时可以享受到寒暑假等“隐性福利”。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好,或许这就是教师岗位竞争火爆,名校硕博纷纷选择中小学的主要因素。

另外,根据智联招聘相关调查,教师类岗位位列年轻人理想职业的前10位,疫情后求稳的心态也促发了大家往教师岗位的流向,有40%的用户都表示,在疫情后求职,比起高薪,更愿意追求稳定。

热搜榜首!名校硕博为何热衷中小学教师岗位?

网友也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点如下:

“真正做得好教育的,跟博士硕士未必有关系。”

“教师以‘教’为主业,知识多未必会教。”

“背后的原因是就业难。”

还有观点认为:好的中学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毕竟本身就是培养学霸的。所谓“清北老师教高中,培养学生冲清北。清北毕业回母校,继续培养冲清北。”可以把博士入职深圳中学看作是名校间实现的优质师生的自循环。

各类观点交织,也对名校生热衷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有诸多参考意义。


当然,追究这个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就业难。

就业挤压只是当代青年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被挤压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其实名校硕博热衷的只是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岗,因为只有在发达地区,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才约等于公务员。

除了这些中心城市之外,其他二三线城市,中小学教师实际待遇远低于当地公务员,所以暂时名校硕博还没有卷到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学。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晚生了几年或者几十年。而在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情况下,学历程度极度贬值,毕业找不到期望中匹配的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当然一窝蜂扎堆奔赴教师行业不是明智之举!

中小学适当引进高学历人才本身没有问题,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从业不能盲目追风,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以免形成人力资源错配、浪费。

大家都纷纷涌向这个行业的时候,也不排除将来会导致新的供给过剩,应该有一些引导和指导的意见,不要造成一些人力资源的错配,将来再重复去调整,就会形成很多的浪费。


那么名校硕博中小学就业热的好处在哪里?

众所周知,名校博士,硕士生大多拥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在同等招聘条件下,竞争优势往往更大。

而且这些高学历毕业生往往非常年轻,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后很可能如鲶鱼一般,搅和传统教学模式,促进相关改革,令教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深圳中学教师朱华伟表示,不遗余力的引进名校毕业的硕博教师,看重的不仅是她们的学科背景,还希望这些高层次人才给予学生更多高端的学术引导。

对于清北的硕士博士到中学当老师是不是大材小用这个问题,他认为越是优秀的学术越需要优秀的老师引领,这是大才大用。

基础不稳,大厦难立,中小学教育是在为社会培养基础性人才,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

热搜榜首!名校硕博为何热衷中小学教师岗位?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人才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滞后,素质教育能力欠缺等问题,仍有待突破,某种角度上,这也成为双减政策落地的拦路石之一。

因此,中小学教师队伍亟待补充高质量的新鲜血液,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读到这里,你是如何看待名校硕博扎堆中小学现象?欢迎下方留言~与笔者讨论~

(小橘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名校   中小学教师   岗位   中小学   疫情   深圳   流向   榜首   待遇   硕士   观点   博士   现象   稳定   教师   中学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