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山西省五台县人。

清光绪九年(1883年),阎锡山生于五台县河边村(今山西定襄县河边镇)一小地主家庭。从其曾祖父阎兴泰那一辈起,阎家就开始弃农经商。其祖父阎青云搞教育投资,其父亲阎书堂自十四岁便弃学经商、放高利贷。

锡山之名源自《诗经·大雅·江汉》“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古文中“锡”通“赐”,“锡山土田”意即赐于山川田地。果然后来阎锡山得到山西这块宝地,成为“山西王”,看来这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啊!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々。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阎锡山的童年与红楼梦中的黛玉相似,均是六岁丧母,其后寄居舅父家,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就连性格也是一样——沉默寡言。

少年阎锡山聪颖好学,八岁入祖父阎青云所开设的私塾学习。不仅《三字经》、《四书五经》熟读成诵,还常常跟着祖父学习“生意经”。

十四岁那年,因自家在五台县城内的吉庆长钱铺急缺人手,阎锡山被迫辍学随父经商。三年后,阎氏父子在一次投机中惨败以致负债累累,为躲债举家逃往省会太原。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迫于生存压力,阎锡山决定重拾学业考军校。后来顺利考上山西武备学堂,并以优异成绩被官费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

阎锡山留学时,正值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遂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阎锡山又遵照孙中山指示,联合同盟会中学习军事的李烈钧、程潜等28人成立铁血丈夫团。这些人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大多是各省起义的主要军事领导者。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07年,阎锡山(24岁)遵孙中山之令与友赵戴文携机密由东京回山西布置革命工作。得知上海海关检查极严,阎锡山遂将赵所携机密集于己身,并对赵说:“如被检查出来,我一人担之,你不可承认是与我同行之友。检查时,我站前列,你站后列。” 赵不解,问:“我站前列,你站后列如何?” 阎答:“站后列有畏惧检查之嫌,易被注视,仍以我站前列为宜。” 果然,海关人员检查后列较严格。阎锡山惊险躲过检查后对赵说:“事到危难宜放胆,不可畏缩,畏缩易使人怀疑”。

阎锡山之胆识,由此可见一斑。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09年,阎锡山(26岁)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返国,初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员,不久又应清廷朝考,得中举人。回晋后,任山西陆军第二标教官,翌年任第二标标统。阎锡山一面致力于训练新军,培植干部;一面成立“俱乐部”,结交革命党人,宣传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革命党人展开了一系列反清革命。虽身为革命党人,但阎锡山并不急于派出自己的兵力,而是尽可能地在等待和观察,徘徊于清廷和革命党二者之间的他最后通过计谋起义篡权,在“太原起义”中阎锡山率部响应革命军。起义胜利后,年仅二十八岁的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并成立军政府。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自此,阎锡山开始了对三晋大地近四十年的掌权。阎锡山掌权期间,推行“用民政治”和“村本政治”,使得山西省暂时出现了社会较安定、生产有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而邻省灾民大量涌入山西。

1930年,阎锡山(47岁)与冯玉祥联合发动反蒋运动。蒋、阎、冯陈兵百万在中原地区展开规模空前的大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最终阎冯反蒋联盟在中原大战中输得一败涂地,阎锡山只得悄然离去,避往大连遥控山西军政大权。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31年,阎锡山(48岁)离开大连飞回山西,并计划去日本留学同时准备与日本人合作在山西重整旗鼓。很快,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此时的蒋介石已无暇它顾,阎锡山借机返回山西。

1932年,国内局势瞬息万变,阎锡山被蒋介石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自此,阎锡山将重心转移至山西的经济建设上来。擅于精打细算的他修建了一条自成一体的“同蒲铁路”,此铁路为窄轨无法与他省相连,一旦发生战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蒋介石亦或是其他势力均无法运兵进山西。

蒋介石曾说:“你们今后别再提学德国、学日本,要学就学山西、学阎锡山……”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35年,日本人通过炮制“华北事变”开始谋划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此时的阎锡山(52岁)周围群敌环伺——日本人对山西的煤矿资源虎视眈眈,蒋介石也希望对山西的统治进一步深入,而黄河对岸的延安还驻扎着红军。阎锡山却能用他的智慧使自己的政权在夹缝中相对稳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颗都不行!”

1945年抗战胜利后,阎锡山(62岁)回到太原,继续他在山西的统治。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48年,国共内战已经打到山西,此时的太原城已然成为一座孤城。背水一战的阎锡山下令在太原周边修筑了一万多座碉堡,并起名为“没奈何碉”。

1949年,阎锡山(66岁)邀请美国《柯里亚》报驻太原记者采访,在接待室里记者看见了阎锡山提前准备好停放在门外的一口棺材以及桌子上的五百小瓶毒药。

阎锡山说:“我阎某人决心死守太原,如果失败我就和干部们喝了这毒药同归于尽……”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49年3月28日,解放太原的战役打响。29日,代总统李宗仁致电阎锡山将其调离山西,当日下午两点,阎锡山会上当众宣布李代总统的命令,并称他很快就会回来与大家一起保卫太原。阎锡山在离开前还要求部属们效法“田横王壮烈成仁的精神”如果守城失败就取义成仁,之后他便乘飞机仓皇离开了太原,此一别即是永别。

1949年4月24日,战斗结束,红旗插上太原城楼。突围不成的阎锡山部属们大多喝下了阎锡山为他们准备的毒药自杀了,太原宣告解放。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49年10月23日,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阎锡山在广州解放逃往重庆时留下了一段对山西老乡的讲话:“山西全体同胞,我这一回没有赶上回到太原,同我的文武干部及全体军民共同奋斗、共同牺牲我很惭愧,我心上也很不安,现在我天天想到这里心上还非常难受。但,我在一天,就一定一刻也不会忘了你们……”

随着时局变动,不久阎锡山随着岌岌可危的国府又从重庆迁都成都,后又从成都乘飞机逃往台湾。但其二子阎志敏与阎志惠并未随父逃往台湾,而是直接去了美国,临行前阎锡山赠言他们:“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此二子之后再未踏足政坛。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刚到台湾时,因蒋介石已在大陆宣布辞职,代总统李宗仁也逃往美国,阎锡山身兼行政院长、国防部长两职,按照民国宪法,总统与副总统均缺位时应由行政院长代理总统行使职权,所以阎锡山此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风雨飘摇中的流亡政权理论上的权力最高者。

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元旦刚过,蒋介石就开始着手改组阎锡山内阁。失去大陆、流亡台湾,痛定思痛的蒋介石深刻意识到必须要进行一次权力整合,否则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也将不保,而此次整合的重点就是要将阎锡山挤出政坛。

蒋介石重掌大权后,专门为离开的阎锡山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茶话会送行。阎锡山本想和夫人徐竹青前往美国与二子团聚,但蒋介石未批准。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1950年,阎锡山(68岁)在远离台北的远郊菁山买地建农场、盖房子,开始了与世无争的新生活。此时的生活条件与之前在太原的深宅大院相比是极为简陋的,没水没电,靠煤油照明、砍柴烧火、山泉饮用,还要时常面对台风、大雨、闷热和潮湿的极端天气。

失势后的阎锡山在台北圆山山腰上建设了一座名为“五百完人塚”的纪念堂,里面所纪念的都是内战时期解放山西战役最后集体自杀的阎锡山旧部们,后来被台湾的“国民政府”宣传成为“有情有义五百完人”的故事,一度写进了学生的课本里。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晚年的阎锡山很少出门,生活极有规律,早七点起床、晚十点入睡,每天伏案著书,只有侄儿阎志昭偶尔来访,阎锡山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写完了《三百年的中国》。

1959年,阎锡山(77岁)在台大医学院被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医生要求他必须静养,阎锡山则执意要回菁山住所坚持著书。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终因病情过重撒手人寰。

阎锡山在遗嘱中写道:“一、丧事宜简不宜奢;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四、死后早日出殡不做久停;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国民党专门为阎锡山办了葬礼,葬礼由何应钦将军主持,蒋介石也专程前往致哀,并手书一幅匾额“怆怀耆勋”。

有意思的是,阎锡山的挽联是自己生前写好的:“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墓地也是阎锡山提前选好的,墓碑朝向山西老家的方向。

一代“山西王”阎老西儿,终归西方极乐去了!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阎锡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代总统   山西省   稽首   华北   太原   党人   山西   台湾   诗经   日本人   日本   美国   祖父   天子   蒋介石   国民党   体育   阎锡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