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就要十分注重对孩子三观的教育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真实的小故事。一次,我在我村一家邻居门口玩,他家的一位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正在门口洗车。这时他家恰好来了几个客人,年轻人就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去招待客人了。这时刚好他的一个只有十周岁的儿子走了过来,他就叫他的儿子去把车洗了,可是后面却又加上了一句话:“你把车洗了,我给你五十元钱”。当时,我立即制止了他。我说:“你这种教育方法不好!对子女今后的成长十分的不利。”其实,他这种教育方法,在当今的许多年轻家长中十分的盛行。那么,我为什么要说他这种教育方法不好呢?因为它十分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不利于孩子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所以说,世界归根结底只能是属于年轻人的。但是,父母如果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了做家务就要给钱的习惯,那么就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他就是一个打工仔的思想,也会使他身上产生一种奴性,这是十分不利于孩子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的。二、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变得十分的势利。现在,社会上势利的人很多,他们总是以地位、金钱为前提来区别和对待人和事,这不是一种正能量的社会风气。我看,父母如果从小就用先讲钱后干活的方法去要求孩子干活,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人也就自然变得很势利了。三、不利于孩子担当精神的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男子汉来说,从小就应该有一种敢作敢当的大丈夫精神。毛泽东在青年时就写下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言壮语,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后来才有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个人事业的雄才大略。给钱就干,不给钱就不干,那就会使孩子头脑中形成一种什么事都是别人的事,要我去干就得给我报酬的思想。那又何来担当精神之有?对自己家中的父母尚且是这样,何况他人乎?何况社会乎?担当,也就是大丈夫把天下事都看成是他应该承担的份内事的精神。四、不利于爱心的培养。什么是爱?爱是付出,是奉献,是责任,是牺牲。父母另有它事,家中的活子女自然就应该承担,这是他的本份,也是他对父母的一份爱。父母给钱了他就干了,不给钱就不干了,那难道还谈得上爱吗?爱,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其实,只有爱才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最真实的体现,而钱并非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像这种帮父母洗车的事,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父母的最真切的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世界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镜子。抓社会良好风气,必须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一言一行,时刻都要十分的谨慎小心,时刻要为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去着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父母   孩子   势利   主人翁   洗车   大丈夫   世界观   人生观   他家   价值观   注重   思想   精神   方法   社会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