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诗歌作品中美的享受

最近在网上,贾浅浅的屎尿诗被广大网友所诟病,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而这样的诗作竟被发表在诗刊上,这更是让人不能容忍的。可是,竟还有一些人站出来为她辩解,那就更不应该了。这其中就关系到一个诗歌作品的美学的问题了。中国诗歌几千年来为什么会那么的受人欢迎?我看这主要与诗歌作品中有着丰厚的美学成份戚戚相关。诗歌作品中有哪些美学成份呢?一、意境美。许多的诗歌,往往是寥寥数语,就能营造出一种绝美的意境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一副无比悲凉的深秋景象,我们甚至还能根据诗中的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副山水画来。诗是一种很讲究意境的文学体裁,自古就有诗情画意之说,也就是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语言美。一般来说,诗歌的篇幅都是比较的短小,所以语言也就得特别的精炼,每字每词都得经过千锤百炼。如果有那种随手拈来的东西,那也不能叫诗,而应该叫顺口溜。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其中的这个“敲”字,他就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推敲,这也可说已成了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美谈了。三、韵律美。大家知道,在古诗中,大部分的诗都是韵律诗,在这些诗中,对韵律都有一整套特别严格的要求,这样就能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且很有节奏感。虽然在现在的新诗创作中,对韵律已没有了特别的要求了,但也总不能随意乱来吧!四、哲理美。在中国的古诗中,有许多的诗都是充满着哲理的,有的甚至是短短的两句诗,就能胜过别的作品中的千言万语。如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上此山中”等等,都充满着为人处世的深刻的哲理,有的甚至还成了名言警句呢!五、情感美。诗歌是一种很言情的文学作品。早在《诗经》的创作中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样的情诗。在我国的历朝历代,也不乏有许许多多的爱情诗和爱国诗,几乎不能一一列举。总之,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讲究美的一种文学作品。如果在诗歌作品中不能给人提供一种美的享受,我认为,这种诗绝对不能称为是优质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瘦马   中国   老树   画中有诗   月下   诗歌   中美   雎鸠   作品   韵律   成份   文学作品   美学   意境   哲理   讲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