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上篇文章:阅读,是一种以幸福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我主要写了个人如何理解并尝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瓶颈,其中一个办法是以幸福为阅读的目标来平衡自己疲惫的心态。阅读与幸福关联是我的一个重要理论,我认为幸福是一段持续的快乐,阅读则可以当作延长这段快乐的手段。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如果说阅读是一次长跑,我们的目标不是跑得越来越快,而是想办法慢下来,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这就是幸福该有的样子。在人生这个大舞台,我们需要阅读个人、社会、自然,所以更需要坚持长久的慢跑,并且在慢跑中摆正心态,懂得欣赏,让精神变得更健康。

摆正心态

跑步这项体育竞技是耐力、毅力的对抗,在一个有规则的团队里,我们跑起来依然靠得是内驱动。如果把阅读与体育竞技结合在一起来思考的话,挖掘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就是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受外界影响,从而针对一个目标前进。

一个人心态决定他的习惯养成,习惯掌控了选择权,选择权影响这个人一生的成败,所以心态最终决定了人的命运,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着他阅读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心态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里是不断变化的,如何摆正一个良好的心态呢?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生活中,当我们的思考有局限性或者总是处于一个固定静止(发呆)的状态下,生活就会变得更糟糕。这种发呆的状态在阅读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影响着我们的理解和表述。

关于阅读发呆,我总结两点内容:

第一类是因为身体疲劳和思想枯竭而产生的疲惫状态。这类阅读疲惫感很好理解,我在上篇文章中也指出我们大部分时间的阅读疲惫感来自于正向目标不够明确、细致。

所谓明确细致的正向目标就是具有较强精神动力的目标,我把它称作阅读的幸福感。幸福总是短暂的,所以保鲜幸福则需要不断加强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只有这样,不同人内心的幸福才会被阅读带来的乐趣所触碰。

关于广度就是分解一件复杂的事情:比如有些人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赚更多钱,那么思考多少钱才能让我幸福,然后就是为了这些钱我要干什么,这一年干什么,这一个月要干什么,以此类推,直到可以分解为今天的每一件活动。

关于深度就是解释一件简单的事情:上边我们分解到每天要做的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开始问自己做这件事对自身有无好处?

我们要找到的答案从有形的状态如健康和无形的状态如精神愉悦上寻找答案,通过不断阅读提升自身赚钱的能力,我的生活变得有规律,管理身体状态,有助于健康;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于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所以满足感油然而生。

第二类是常识不足导致对阅读内容的误解,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囚徒困境。即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可以继续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知识,可事实上因为常识欠缺而陷入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最终不仅没学到东西,还会因为误解加深而遇到更大的困难。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讲到此处,我想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来形象表达两种状态。如果有一天你被囚禁在洞穴之中,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投影,你和朋友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貌。有一天你被唤醒了,发现这些仅仅是投影,你如何说服自己和朋友呢?

这就是我今天讲的重点,我把这种“自以为是”的疲惫称作观望心态,包括两个状态,一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囚笼里”,从自己内心单一看世界,爱钻牛角尖,固守一个角度不能全面分析问题;二是置身于“事外”,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世界,却把一切想得简单,总要凌驾于任何人的思考之上来看问题,故意隐瞒事实,蓄意掌控他人思想,最终自己也会被替代。

不要观望

观望心态不容易被自己发现,或者说谁都不愿意承认自身有这方面的缺陷。那么怎么觉醒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引起观望心态的两种表现。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1.对人不信任,怕吃亏。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大部分人还没有精力去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出现了物质上的穷富差距和精神上的德行素养高低,进而容易产生信任危机,从而造成处于下风口人的焦虑心态。这些心态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人们的购物行为上,电商最初在中国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喜欢讨价还价,某平台上“拍东西”这个说法就是因为大家喜欢在网上“讲价”而兴起。买家卖家都想占点小便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不愿意沟通和信任度不足,怕吃亏。

在内容经济崛起的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免费产品,相比高价定制产品的服务体制来讲,免费并不是全是为了用户着想,而是处于流量市场的竞争产物。用免费的APP,听免费的歌,看免费的电影,我们真的不吃亏了吗?

今天,我们应该正视信任的危机,假使我们是一位内容创作者,不会希望自己的文章或者视频被别人免费复制并赚钱,这样下去就不会有创作的心情,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出现。

坐高铁买票的人没有座位,没有买票的人明目张胆占座;拍马屁的人升职了,勤劳本分的人失业了;诚实守信的商人破产,投机取巧的人财富翻倍了。

当我们不再追寻社会规则做事,不信任外界的人和事,不自信,就会逐渐产生观望心态,最终导致喜欢跳着阅读,读一本书读不懂如何才能读懂人生呢?

2.说话不直接,怕丢人。很多人在职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仍然原地踏步,没有提升。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沟通,沟通并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后天训练而成的。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大学升学率逐年上升的今天,很多人还停留在不会“讲话”的层面。市面上学习沟通的课程大多都在注重如何“讲”,而忽略沟通的重点。沟通最先需要训练的是读、听、写,只有从读懂的条件下,才能听得明白,接下来才可以整理出来一套文字,最终把之前理解的内容讲出来。

一个人说话不直接会导致表达意思不准确,对方听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会没有耐心听下去。这样下去自身也不会再想说话,从而造成自卑、孤立的心态,只观望周围人的行为,而不再主动表达自我思想。

久而久之,观望心态也造成了沟通能力偏重的问题,认为只要跟着别人学“说话”就行,最终导致懒得去阅读,不去读如何再去讲呢?

发现美丽

心态对于阅读的动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没有动力阅读下去,买再多书也是白搭。

我们在了解心态,摆正心态的过程中,也是在深入挖掘影响自我心态的因素,找到不想读书的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先从阅读开始纠正,我们可以再去应用到生活的方方方面。在自我探索的期间切勿妄自菲薄,相信自己,这个世界上一切并非天生,都要依靠后天努力。

无论是阅读一本小说还是一本专业书籍,其内容都是依据作者的思想结构而成的,我们阅读这些书并不能因为认可而全盘复制,因为现实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所以需要建立自身的多角度视野,从作者的“观世”态度中脱离出来,明确自身的观点,站在与作者对立或者相近的角度来与作者进行“对话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在这样想,而我却想得与他不同,我的想法与他接近的时候,他为什么可以想得更全面?带着这些问题在书中寻找对话的“答案”。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耐力和毅力,还要摆正心态,杜绝观望

以上内容,我认为是一种寻找美丽,发现美丽的过程,美丽的事情应该是没有遗憾,没有自卑、没有强制的事情。我们要发现美丽背后的幸运,就如同发现阅读的真理一样;我们要发现美丽内在的自信,就如同发现阅读的价值一样;我们发现美丽中的舒适,就如同发现阅读的畅快一样。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希望可以帮助您并与您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心态   耐力   杜绝   毅力   分解   疲惫   说话   事情   状态   目标   思想   精神   动力   发现   幸福   美丽   作者   内容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