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重回第一序列

这一届特殊的东京奥运会,一转眼就结束了。

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天打开新闻,除了看看太平洋对岸睡王的表演,就是关注我们的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

在出征东京奥运会之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开了个会。苟局长提出了掷地有声的四点要求,他是这么说的:

一是坚决遏制我国奥运成绩多年持续下滑趋势。

二是确保在东京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上保持在第一序列。

三是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确保不发生兴奋剂事件及赛风赛纪问题,展示中国体育代表团良好精神面貌。

四是努力实现 “零感染”,确保代表团不发生疫情传播。

半个月过去了,苟局长的话,言犹在耳。

再看看我们最终取得的成果,中国体育代表团圆满完成了苟局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实在是可喜可贺。

这一届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我们在绝大部分优势项目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统治力,比如乒乓球、跳水、举重等等;羽毛球、排球等项目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田径等项目我们又迎来了多点突破。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的,永远无法高枕无忧。也只能不断突破自我,才能像苟局长说的一样,“保持在第一序列”。

比如乒乓球,你看日本人打得多凶多狠!

摆明了,日本人就是要挑战你的权威,不断接近并试图终结你的统治力。

当然,我们绝不会不答应,尤其对方还是日本人。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现在想想,北京奥运会,简直就是我们的高光时刻了。51金21银28铜,整整100枚奖牌,这就是量身订做的100分嘛。最主要还给老美干到了金牌榜的第二,这是最痛快的。

但是,我们在那之后,2012年伦敦获得38金27银23铜、2016年里约获得26金18银26铜,无论金牌数还是总的奖牌数,我们的成绩都下滑得比较严重。

所以,咱们也就理解苟局长说的“坚决遏制我国奥运成绩多年持续下滑趋势”的涵义了。

不过,这种下滑趋势,在东京奥运会上,显然是止住了。其实不仅止住了,还有一种重回巅峰的熟悉感觉。

得了那么多金牌,还把老美和小日本摁在地上摩擦,爽肯定是爽了的。

不过,爽完了,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地低调一些,思考一些显得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比如: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我们竞技体育心态转变的三个阶段

在竞技体育层面(其实不止如此),当我们与其他国家相比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欧美日,好牛逼!

如果从我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开始算起,我们大概看欧美日的感觉,都是来自体育弱国的仰望。那时候只能感受到我们的无比落后。

都说弱国无外交,其实弱国啥也没有,包括竞技体育。

比如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你说人家没有历史文化吗?有,太有了。但是历史文化的灿烂,不代表竞技体育和其他方面的牛逼。

国土之上,天天打仗,活命都成问题,哪来竞技体育?

同样的道理,那时候的中国,积弱积贫,竞技体育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竞技体育的强与弱,基本可以与国力成正比。人都要先解决安全和温饱,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第二个阶段:欧美日,就这?

在网络信息传播还没那么透明和快捷的时候,总有公知和美分跳出来说:

你看人家欧美,人家从来就不搞举国体制,人家全民体育,人家真正做到了推广体育运动、健康国民体魄的目的。不信是不是?你去看那个国家的谁谁谁,人家本职工作就是一邮递员,业余时间才偶尔训练一下,你看人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样也不差嘛……

好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也越来越发达,人类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中国人一看说:哟,被美分、德吹、精日们一顿忽悠的欧美日,就这?

至此,公知、美分、德吹、精日们,卒。

第三个阶段:欧美日,往后站一站。

前面说了,国力强了,竞技体育才有戏。

这一次的奖牌榜,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金牌的前三位,是不是刚好也是GDP的前三位?

我们在第二个阶段消灭了公知、美分、德吹和精日们。但是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又来了——来自欧美日的反扑(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基本能做出判断,就是这样的反扑差不多是强弩之末)。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他们的反扑手段太多了,这个我们以后专门用一期或更多期来探讨。今天就聊一个方面:舆论控制+驰名双标。

比如,你金牌拿少了或者金牌数下滑了,纽约时报跳出来说:“人多牌少,中国体育制度有问题。”

你金牌拿多了吧,纽约时报又跳出来了说:“中国运动员都是金牌机器。”

里外的好赖话,都让他们说完了。看把他们给能得!

但是没办法,还真就有人信。别觉得那些老外们都天天都在研究中国,普通民众哪有那个机会?能把自己的房贷搞明白就不错了。所以,你新闻里怎么说,他就怎么看,脑子也就怎么转。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能够看到舆论控制的威力了。

但是,特别相信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已经牛逼到超出对手一大截的时候,也就是欧美日“舆论控制+驰名双标”卑劣手段走到头的时候。

就比如肖若腾。裁判给日本人打分14.7,然后日本人就这么奇葩的赢了。你说中国人服不服?谁TM都不服。对吧?虽然他们脸都不要了,但是无奈结局已定。

赛后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解释基本上不用看。因为如果他说裁判有问题,那不是打自己脸么?不是打国际奥委会的脸么?不是打巴赫的脸么?对不对。

鄙视归鄙视。我们还是要理性来总结。

肖若腾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建立的领先优势,足以让日本人压根儿就望尘莫及,体现出绝对的统治力,那我们也就无惧裁判的不公正偏袒了。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小伙子的心态,真的也是强大。你看赛后采访他是怎么说的——

媒体:如果满分十分,你给昨天自己表现打几分?

肖若腾:我觉得这场比赛的竞争性非常激烈,也非常精彩,我给自己9分,因为在赛前就知道要面对各种各样困难,但就是如此,我做到了,我觉得我展示了自己。

媒体:剩下的1分是没有得到金牌吗?

肖若腾:我觉得不是,是我觉得自己在技巧上还可以做到更好一些。但其实,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比赛。

从这个回答能看出不少内容。比如心态与胸怀,比如自我认同与自我激励。

当然,也能看出潜台词——如果我在技巧上做到更好一些,选择性判罚的裁判估计也没这机会了。

总的来说:实力决定一切。

我们正在这个阶段走着,也必将跨过这一个阶段。


道路、制度与文化的胜利

胜利的原因,可能有无数条。

但是有一条不能忽视,甚至它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这是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制度与文化的胜利。

从我的职业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道路、制度与文化,其实就是战略规划里顶层设计的范畴。

先有道,再有术。顶层设计的战略层的东西有了,才能接下来讨论战术层设计的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竞技体育机制体制,首先是由国家体制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国情决定的。

对我们来说,国家队选拔+地方队输送,就是我们摸索出的适合我们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也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模式。我们有国家的制度优势,就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挥。这就是我们的选择。

而欧美国家的机制,首先与我们有所区别,其次也不可能是公知、美分、德吹和精日们所描述的运动员大多是“邮递员、警察、公务员和农民”。稍微琢磨一下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扯的结论。

但不可否认,国外的模式,也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竞技体育带动全民体育、全民体育又反哺竞技体育。

毕竟,竞技体育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强健人类的体魄、促进整个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除了金牌,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但无论如何,我们所选择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以及我们在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中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至少证明了三点:

第一,这是我们道路、制度与文化的胜利。

第二,人类的发展模式和取得成功的方式,是多元的,并不是单一的存在。

第三,人类,拥有选择自己发展模式和取得成功方式的权利。

无论如何嘲笑、质疑和诋毁,相信这三点,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说,除了竞技体育层面,我们其实还能在诸多问题上感受到道路、制度与文化的胜利。

我们正在看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个世界。

我们都要庆幸,我们生于这个无比美好的时代。

接下来,干就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东京   金牌   弱国   体育   美分   日本人   中国   奥运会   局长   道路   人类   阶段   模式   制度   欧美   竞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