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1.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三位老顽童,他们的名字在今天仍然在读书人中间闻名遐迩,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且三人志趣相投,视为好友,他们叫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常常一起游山玩水,醉酒谈诗,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则旗亭画壁的佳话。

王之涣名字考王之涣,字季凌,名与字的含义皆与水有关。“涣”形容水势浩大,“凌”形容迅猛奔驰。字中的“季”字表示排行,古人行辈按顺序分为伯、仲、叔、季,“季”表示兄弟辈的末行,或者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王之涣的成长历程和陈子昂颇有几分相似,年轻时一样沉迷于击剑、打猎之类的“不良嗜好”,任侠仗义、放荡不羁,后来不知受到了什么触动,突然洗心革面,折节读书了。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在大唐盛世里,诗艺是一种很实用的社交本领,一个不会写诗的人注定会在社交圈里饱受排挤,而一个写得一手好诗的人可以轻轻松松呼朋唤友、行走四方。

青年人无论做什么,总是希望能够彰显自己的力量,获得成人世界的认可,最好能够赢得万众瞩目,所以总会发掘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以向世人炫耀。现代人在少年时期喜欢打扮得惊世骇俗,正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动机。而王之涣是幸运的,他潜心发掘出来的个人才华恰恰迎合了当时成人世界的流行风尚——剑术练得再好,打猎的本领再高,又能给自己赢得什么呢?我写诗竟然可以写到第一流的水平,让名人为我叹赏,让歌女为我传扬,这才是真正的风光!



2.

旗亭就是酒楼,酒楼为招揽生意,总是把绚丽夺目的酒旗伸出窗外,酒旗就相当于自家的广告牌,所以酒楼得到了“旗亭”这个雅号。

不知是哪一天,三位诗人走进长安的一家酒楼,畅饮欢谈的时候,正巧梨园主管带着十几名弟子也来会饮。这可是皇帝御用的歌舞班子啊,三位诗人悄悄避开,在旁边偷看她们的歌舞。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诗,原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唐代诗歌正处在一个和音乐将要分离却还没有完全分离的时代,后来从晚唐、五代直到宋朝,诗歌彻底和音乐分家,变成十足的语言艺术,而入乐歌唱的功能就由词这种新的文体来担纲了。

开元年间,诗歌还经常被歌女传唱,而旗亭里悄悄躲藏的这三位诗人,他们的诗歌恰恰都是当时最具传唱度的,他们就是最具时尚气质的流行歌曲词作家。

皇帝御用的歌舞班子,代表着全国歌舞的最高品位。她们会唱些什么呢,会不会唱到自己的诗作呢?三个人都按捺不住狂热的期待,于是悄悄约定:“我们都是诗坛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她们唱谁的诗最多,谁就算第一。”

歌女们对这一切还懵然不觉,自顾自地在会饮之间切磋着歌曲的技艺。先有一名歌女,站起来缓缓开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得意扬扬,在墙上画了一道痕迹,说:“这是我的诗。”

第二名歌女又开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喜形于色,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笔:“这还是我的诗。”

唱了这么多,却一直没有唱到王之涣的诗。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3.

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见没人唱自己的诗,在诗友面前不觉有些气急,便对王昌龄和高适说道:“刚才唱歌的这几名歌女一看就是潦倒乐官,只会唱一点下里巴人的小调,阳春白雪之作可不是这等庸俗脂粉胆敢接近的。”看来为了面子,王之涣真不怕得罪朋友。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王之涣孤注一掷,指着歌女中最美的那位说道:“咱们等着听她唱什么,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不再与你们二位争胜;如果是我的诗,你们二位就该拜我为师。”

很快,轮到那名头上梳着双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檀口轻启,唱的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果然靠这一局彻底翻盘,随即便揶揄起王昌龄和高适来,得意忘形之下大笑出声,让歌女们惊觉有偷窥者的存在。三位诗人坦荡荡地现出行藏,道出方才的经过,欣然享受粉丝团对明星偶像的膜拜。

在那样一个时代,诗人比艺人更容易成为明星。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之涣的这首诗被称作被人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

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最美丽的歌女要唱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却是必须的了,如此好词,当然得由最美丽的歌女唱出,佳人好词,妙音美曲,相得益彰。

4.

其实流行文学大多只是一时的风尚,越是红极一时的作品,越是难以传为经典。王之涣在有生之年诗名赫赫,而流传为经典的也不过两三首绝句罢了。除了“黄河远上白云间”那首之外,最著名者当属《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是唐代的登临胜地。据《梦溪笔谈》记载,唐人在鹳雀楼的登临之作只有三篇最能摹写其景,除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之外,一是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一是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大唐第一流的诗人,竟是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后来者居上

后两首皆不如王之涣的作品知名,其中原因并不难寻。畅当的诗,通篇写景,景色之外再无更深层的意思,读完便读完,经不起咂摸。

李益的诗,登临的风景虽然开阔,意境却显得局促,有点小家子气。

只有王之涣这一首,貌似仅仅平铺直叙地道出了登楼的事实,人生哲学的开阔意境却油然而生:要想摆脱生活中无数琐碎的抱怨与烦恼,不要针对这些琐碎的事情本身去解决,而应当提升自己的层次,要想迎接更阔大的人生,就必须登上更高的人生境界。

说哲理而不道破,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种浑然的境界即便对于第一流的诗人而言也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玉门关   开元   诗人   乐歌   后来者居上   欲穷千里目   平明   大唐   羌笛   黄河   歌女   杨柳   诗意   歌舞   流行歌曲   酒楼   春风   诗歌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