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1年的你青春正好,2021年的校园被春风萦绕,2021年的六月会是你青春里最好的六月吗?

2021年高考已经结束,十年寒窗苦读能否能结成硕果都似乎已经有了结果,不管发挥得如何,都已无法改变。能做的可能就是对下答案,好好地估下分。根据自己的估分,对照一下往年的分数线以及好好想想自己对什么行业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亦或者有前途的,请教下老师以及有经验的“过来人”给你普及下对口的专业。总体来说,即便是在新高考下,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再有条不紊地填报志愿这一大前提是没有改变的。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跨过高考还有填报志愿关


70、80后高考人的打开方式

可是自高考恢复以来,从20世纪70年代底到21世纪前十年,全国高考填报志愿的形式都是在高考考试前就已经填完了。对于70后80后考生来说,考前填完志愿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因为它具有一个很大的偶尔性在里面,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未来赌在一念之间,一点不过分。很显然,没考之前就填报志愿,高校的选择就在于考生参考的是学生自己的平时成绩,这样就会让很多学生求稳,从而让招收到的学生更加实力。当然不排除有学生有魄力刚好又超常发挥,所以那时候的你要想去更好地大学你必须具备两种能力,魄力外加运气(当然运气的成分是你考试中的超水平发挥)。而相对于维稳的同学来说,可能考出来的分数能上更好地大学,但是怕自己掉档,所以填了相对次点大学。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1977年校招改革

当时很多考生看到自己考出的分数跟自己填的学校不对称,对自己的选择很惋惜,本来能去自己的理想大学可是因为自己求稳了。这些求稳的考生之所以不敢去冲,是因为怕自己掉档,以前报志愿很具有挑战性跟偶然性除了考前报完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不是平行志愿。意思是第一批(也就是重本院校)第一个志愿没达到投档线,会直接掉进第二档也就是普通本科院校,这样就导致我985跟211院校的分数却读了一所普通高校。那时的大学生本来就相对少些,再加上985、211的名头,那等于就是现在你挂个清北的牌面了。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考前填志愿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它断了很多人的名校梦。但相反的也同样造就了一些敢于冒险的人的名牌大学求学之路。这一部分人,可能平时也就二本三本的实力,可是谁知考试试题正好碰上他,或者是平时评卷人的评分要求与高考评卷人的评卷方式的差异,许多的意外因素最终撞上了敢于冒进敢于一搏的他,就是这么偶然的机会成就了他。

其实这种偶然情况大部分出现在一些平时实力分数处于中游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平时实力强的学生,选择的院校一般是985级别的,除非是清北实力的才会去报清北,不然大部分考生都是以求稳为主。这些实力强的考生他们第一批的填报院校会非常慎重。但相对于平时成绩只能上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就不一样了,首先不管以后考得如何,反正考生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填一个第一批院校投档线边缘的学校。往往这类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如果上了一本线基本就稳了,就算高出很多,也不会觉得自己损失些什么,毕竟已经超出自己平时水平了,对于读的哪所一本院校或许要求就不会那么多了。同样的平时成绩只能上大专类院校或许最终也上了个二本,但直接上一本,这跨度太大,这几乎不可能,不过或许在这高考40多年里真有这种牛人呢!所以,黑马大部分来自于中下游的学生。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自高考恢复以来,为什么高考考试科目改革了那么多次,而填报志愿的顺序是直到2010年后才开始普遍实行(有些省份是2010年之前开始了),可能有几点因素:

一、高校想招收的就是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参考学生对自己能力实力的定位。

二、高校录取工作的时间太紧凑了。如果是考试完才填报志愿,那么从高考6月份考完到9月份新生入学,只有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对于高校招生来说,时间可能远远不够。

三、招生经验、技术还不够成熟。以前计算机等技术还在兴起,很多信息统计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很多突发状况在短时间内处理还不够到位,它需要时间去弥补。(其实说到底还是时间不够充裕)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高校目的是择优


开启90、00后的高考时代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发展,填报志愿也越来越合理,就比如从2010年后,高考填报开始实行考后填报。考后填报其实还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考后成绩没出来估分填报,一个是考后成绩出来了在具体依据分数填报。2010年后广东已经全面实行成绩投档线出来后再填报。

考后填报志愿的好处很多

1、不用在考前花时间精力去了解志愿怎么填报,专业怎么选择,省了很多时间让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高考复习上,减轻了老师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复习和精神压力。

2、更有针对性,考完后知道成绩的,参考往年院校的投档线以及专业录取线,大概就能知道自己要选择的院校跟专业,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

当然,考后填报志愿实行的时候也伴随着平行志愿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还没有这种说法,绝大部分院校(90%以上)参考的是第一志愿,所以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概率很少很少了,导致经常出现掉档的情况。之前考前填报加上不是平行志愿,就会出现很多偶然以及黑马,以前填报志愿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盲选”似乎是大多数高考学子的心态了。现在好太多了,成绩已经摆在你面前了,再对照以往高校及专业的录取线最最主要的是平行志愿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填报志愿的难度,减少了偶然事件的发生。黑马依然有,但大大减少了。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随着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到来,在新高考下,填报志愿的难度似乎又有所增大了。填报顺序没变依然是成绩出来后填报,但平行志愿的说法细化了,从以前的平行院校变成了平行专业什么是平行专业呢?简单来说就是相较于之前,以院校为单位的变成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这样的目的就是减少服从调剂的情况出现。因为没有文理分科的,有些专业的选择需要具体要看你所选的科目,但大依据就是你选些“3+1+2”中的那个“1”。也就是物理/历史。有些院校有选科要求的,比如你是物理生才能填报,再比如你是物理生中还需要选择化学科的,再比如有些专业必须满足物理化学生物才能选报。不过有些专业没有科目要求的,无论是历史生还是物理生,就好比之前大文理综时代,很多专业也不限制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第一考虑当然是你喜欢的专业,再考虑专业是否符合你的所学科目,填报时一定要看清楚,如果不放心就咨询一下院校的招生办。

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高考志愿填报)

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不管是填报志愿还是高考考试改革,都在不断地发展,更加的合理化,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我出生在90年代,属于我的青春属于我高考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留下了属于我那个年代的印记,再有遗憾也无法改变。不过我那个时代是考后填报平行志愿相比70后80后来说已经很幸运了,至少不会盲猜,如果是盲猜,可能我就会掉档亦或者读不到我想要的大学。

不过高考再怎么变,不变的还是你自己,需要一个努力学习的心。

朋友,不管你是哪个年代的人,心里是否暗暗地问过自己一声:那年的高考是否选择到了最好的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志愿   考前   黑马   考生   分数   平时   实力   院校   物理   成绩   时间   时代   体育   学生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