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上回说到了陈修良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精彩,承上启下,下面就来“领略”一下她在虎穴南京的跌宕起伏的地下工作生涯。

如果说陈修良的少年时期是一个热血的女青年,那么她的中年时期则是一个非常坚韧的有智慧的隐忍特工。不幸的童年经历,学生时代的组织领导力,早期积累的党工作经验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给她在国民党腹地南京做地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陈修良(京剧)


慷慨入虎穴,夫妻依惜别

在国共两党的军事决战形势背景下,1946年3月,陈修良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这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被任命的女市委书记。当时中共驻南京和上海办事处相继撤离,党中央在上海秘密建立中央上海局,管辖范围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陈修良的丈夫沙文汉担任上海局宣传部长,主管南京市委的工作,因此丈夫就变成了自己的直接上级。

1946年4月,在滚滚浪涛的长江边上,此时的主管南京工作的沙文汉内心五味杂谈,因为他要将自己的妻子陈修良亲自送往最危险的对岸去,秘密地进行地下工作。夫妻俩心里都明白,这一分别可能是永别,因为自建党以来,在南京的党组织曾经遭受到八次大的破坏,八届市委干部无一例外,都牺牲在了雨花台,南京因此被称为“虎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陈修良,也作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思想准备。就在长江北岸要离别的那一刻,自知家国难两全的她,感慨地念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而作为丈夫兼领导的沙文汉,即使再不舍再留恋,但是国和家孰轻孰重他也是非常清楚的,看到妻子的大义,他也作诗一首以赠别与自己相濡以沫十几载的妻子:“男儿一世当横行,巾帼岂无翻海鲸?欲得虎子须入走,如今虎穴是南京!”并在她挑行李的扁担上写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八个大字,悲壮地告别。这一幕或许在新中国革命历史上已经“导演”过无数次了吧,而这对夫妻的离别可谓是非常令人钦佩啊。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沙文汉陈修良夫妇


一身都是胆,刀尖秀“舞技”

南京作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首府,常驻人口接近100万,军政人员就多达10余万,警察也将近一万人,国民党便衣特务者更是难以计数。在这种环境下,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更别说搜集情报、策反等一系列难如登天的要命之事了。可就是这么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个毫无特工经历的“女流之辈”手中变成了现实。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得益于她自己早期工作的锻炼和在恶劣环境下的从容与智慧。

情报搜集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在战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地下工作者工作一大重心就是相关的情报的搜集,从情报的搜集到情报的保密再到情报的汇报,每个环节都不容许有半点纰漏,否则后患无穷。作为市委书记的陈修良到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设立南京情报系统,之后又设立策反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她单独联络,毕竟是保密是第一要义,联络取得的情报再由她自己汇报给上海情报局。

关于情报搜集这点,陈修良可谓是一把抓住要害。进入南京后的她开始是以贵妇的身份游离于上层社会阶层,当时她的重心就是在上流社会打探情报。地下工作者都有各自不同身份,而当时的市委委员的方休的身份则是一名教师,方委员告诉陈修良他的妻弟是国民党的一名高级特务,从方委员口中得知他的妻弟从重庆来南京办事,陈修良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作为国民党的高级特务,一定有价值连城的情报。对于这个到手的“山芋”,陈修良怎么让他溜走呢,于是陈修良将矛头对准了这位委员的妻弟。后经自己多次出入委员家得知这位高级特务还是一位电台机要员。百转千回终有报,终于在一次拜访委员家时,他的妻弟已经外出办事了,留下一个公文包。在包中陈修良发现了一本子,经多番考证,确定是一本军事密码本,大喜过望的她立刻与另外两名同志用时3个小时将密码文抄了下来,将情报在最短的时间内汇报给了上海。后这一军事密码文的破获,对于战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获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表扬。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南京市委委员方休

②情报的保密 对于情报的保密工作,陈秀良作为一把手来说,把控的也非常严苛,不容许有半分差错,即使工作再负责再繁重,她都事必躬亲,她觉得工作知之者越少越好,所以在这情报系统中,主要人员包括她只有5人,另外4个:刘峰任副书记,朱启鸾、方休、王明远为委员。而这几个人都是“任人唯亲”,精英中的精英。在选会址这方面,谨慎的陈修良也很用心,选在了当时一个地下党员父亲的院子里,这院子非常隐蔽,基本没人会关注到。

③情报的传达 对于如何把情报的传达到上级使情报得到发挥,这是情报任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艰险的一步。当时决战前夕,党中央迫切地希望得到当时南京的情报,这对于战事取得胜利会有更大地帮助。而在决战前,经过陈修良等地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搜集到了很多重大情报,其中包括诸如封锁长江时的内部通讯口令,南京保密局特务名录及活动情况,国防部二厅、保密局、“中统”等布置潜伏南京的秘密电台和密码,以及一些重要军事会议的内容和文件等。对于这些情报,在大战前夕,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情况下,如何将它们送到党中央手中,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弄不好就会满盘皆输,让所有地下党人的心血付之东流。于是急中生智的陈修良,学了一把吕蒙来了次近代版的白衣渡江,她把情报员乔装成商人,神不知鬼不觉得把情报安然无恙地送到了江对岸。多亏了这些情报,才避免了更大地伤亡,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陈修良(电影版)


策反内接应,迎师终凯旋

相比情报的搜集,策反的难度更大,因为要直接面对的是敌人,敌人能否成为战友这是一个概率非常小的事情,弄不好还会惹火烧身。那么作为眼观全局的陈修良来说,对于寻找可以策反的对象也必须慎之又慎了。

已经在南京搜集情报多年,尝试过各种身份的陈修良来说,策反对象的锁定似乎对于她来说也并非很艰难,从上到军官下到士兵,已经了如指掌的她将目标锁定在了国名党最先进的轰炸机飞行员愈渤身上,这个人可了不得,美国海归回来的,因为当时国民党视飞行员如珍宝,把飞行队给策反了对于国民党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事先得到了飞行员的资料背景,也清楚飞行员的意愿,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令一个飞行员“倒戈”,结果还成功策反了一支飞行队。之后,她把策反对象又对准了当时国民党最先进的海军舰队,得知巡洋舰队队长邓兆祥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非常反对国军对于日本侵华的态度以及党内的腐败。陈修良觉得这个舰长应该重点关注,于是派骨干到舰队里进修,从中策反。经过努力,舰队邓队长终于在大战前夕将巡洋舰驶入了我方军区。毫无疑问,这两次的策反对于当时没有空军以及海军的解放军来说,不仅是对国民党的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对于我国以后建立自己的空军海军有着重要的影响。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百万雄狮过大江

1949年3月,国民党军全面封锁长江,把船只全部赶进了内河,以应对解放军的渡江。就这样解放军的百万之师被卡在了江的北岸,迟迟不能渡江。对于江对岸的陈修良等地下工作者来说,如何帮助解放军找到船只就成了最首要的任务。于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努力,终于在4月23日,在地下党员的策动下,南京电厂、机务段轮渡工人纷纷起义,驾驶着2艘运输船3艘巡逻舰过江接应解放军。4月24日,成千上万的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把停靠在内河的渔船拼死抢出,开向长江对岸,接应解放军过江。终于在次日凌晨4点,35军1.5万余人全部渡江成功。

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之后不久,陈修良便乘着吉普车来到了门前,看着身穿旗袍的妇女战士们并不知道是何人,直到陈修良的老战友时任政委的何克希来了之后,战士们才知道那位了不得的地下市委书记原来是一位女同志。

犹如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新中国的王牌特工陈修良

总统府上的陈修良与将士们(油画)

不忘初心者,巾帼陈修良

建国后,陈修良先后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等职务,可以说在建设新中国上,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她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很多时候都是非常坎坷的,起起伏伏,可无论生活工作怎么对待她,她都牢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着她所有的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切,把党和人民放在了首位,而把自己的个人情感个人生死放在了末位,这就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中华儿女。

晚年的她,在80多岁时已经疾病缠身,可是对于她来说,还有一份没有完成的事情,就是为一些受不公平待遇的战友们“说话”。于是在病床上,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关于党史的一些文章。这就是她晚年的最后的坚持,也许这也是她一生向来秉持着的“执拗”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保密局   党中央   妻弟   虎穴   长江   尖刀   特务   南京   飞行员   王牌   新中国   国民党   上海   特工   解放军   情报   敌人   心脏   地下   委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