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导读: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文 | 任杰

“无论是谁,想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就跟他血战到底!”一段舞剧《新青年》,在情景剧的演绎中融入了磅礴大气的群体舞蹈形式。熟稔的题材之下,是为那些历史中的回响寻找到的当代文艺表达形式。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为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简称总台文艺)CCTV-3综艺频道推出周播特别节目《电影中的印记》,以创新性的节目模式,透过二十张海报讲述四十个党史故事,以鲜活生动的影像回顾建党百年风雨历程。同时,融合电影番外篇、短剧、交响乐、声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电影中的印记》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主旋律叙事,而是不断探索创新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节目“正当潮”,究竟有怎样的独特魅力?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一二三”原创模式,

打造电视文艺“新物种”

电影自1895年诞生之日起,便以“第七艺术”的身份承担着表意和情感的独特功能。让电影走进电视,两者的跨界牵手正在《电影中的印记》中碰撞出丰富的化学反应。

节目第一期,黄渤联合党史专家孟祥青、电影专家谢飞、美术专家霍廷霄一起,带观众一同走进《开天辟地》(1991)和《建军大业》(2017)两部经典影片,用“欣赏影片+深度访谈+实景演绎”的多元形式,重温这段历久弥坚的百年党史,重回那一波澜壮阔的觉醒年代。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这档《电影中的印记》在建党百年主题文艺创作热潮中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述形式,节目开创性地打造出原创性质的“一二三”节目模式,即通过一条主线(主题)、两张海报(电影)以及三种叙事(海报、电影、历史),回望、重述并艺术化呈现党的百年历史风貌,抒写中国共产党百年壮丽史诗。首期节目以“建党建军”作为主题,让《开天辟地》和《建军大业》两部经典影片跨越时空完成了一次“对话”,同时邀请黄亚洲、胡立德、王霙、孙继堂等《开天辟地》的主创及主演和《建军大业》的编剧赵宁宇,对影片内涵与细节进行解读分析,深入影片背后、透视历史细节。

《开天辟地》中陈独秀发传单这一场景生动再现了“骡车建党”的重要历史节点;“不求万绿丛中一点红,但求万黑丛中一点火”让湘江渔火充满独特的美学意蕴;《建军大业》编剧赵宁宇回忆演员揣摩角色的秘辛——每天对着相片看,跟相片里的人交流;在拍摄南昌起义时,发动摄影机、摇臂、航拍器、GoPro等11个机位“火力全开”记录激烈战斗,为华语战争电影打造一出盛大的视觉奇观。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就引入影片的方式而言,《电影中的印记》采用电影海报先行的全新创意,首先让海报在大屏幕上呈现,既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震撼效果,又通过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观众对接下来所要探讨的影片产生一个初步印象。对于《开天辟地》这样精心设计、别具深意的电影海报,电影美术专家霍廷霄也从美学视角对海报画面进行了赏析,从而更加深化其内涵;著名导演谢飞点出了新中国第一部以建党为主要内容的《开天辟地》在影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开天辟地》的编剧黄亚洲和副导演胡立德也就影片的具体构思与创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党史专家孟祥青则在历史层面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这一说法给予了具有充分史料依据的阐释。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不同的视点,不同的维度,让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为人们带来更细腻也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电影中的印记》为当前电视文艺创作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那些闪耀在历史进程里从未曾远去的勇气、韧性和品格,赋予了这档节目以独特的精气神;而一档以党史入题的节目,在许许多多同主题创作中也勾勒出了自己的独特面貌,成就一个电视文艺节目“新物种”,这样的探索毫无疑问是惊喜的。

融合多样态艺术一体,

让主旋律传播“潮”起来

“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实际上就是一部影片的浓缩与升华。”黄渤在《电影中的印记》第一期中如是说。

《电影中的印记》将海报、电影和历史这三种叙事和谐相融,构成了节目贯穿始终的三大板块,而负责将各个板块自然串联、有机结合起来的,则是包含了戏剧、情景舞剧表演、海报、舞蹈、影视演绎、交响合唱等极尽多样态的艺术形式。多样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实景化地还原重演了真实历史事件,而且在视觉审美上实现了艺术升华,宏大叙事之下有细致入微的情感表意,这也让更年轻的受众群体在观看过程中为之牵动,备受鼓舞。让艺术表现“活”起来,才能让艺术感受“潮”起来,这是创新再现历史的有力路径,更是契合当下媒介环境变迁的有效回应。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在节目空间与场景的选取上,《电影中的印记》不落窠臼的节目场景延伸至海报/电影故事发生地或是电影的拍摄取景地,让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游船等历史底蕴浓厚的地理位置,直接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富于新意的心理联结,颇有种“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愉悦自在感受。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的勾连,使得年轻观众得以产生共鸣与共情。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年轻态的传播还有新思路。《电影中的印记》联合五十多所专业院校,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征集新海报,成功将年轻人的眼光与认知融入党的百年厚重历史征程,以新样式的海报表达新青年的思考,致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赋予经典以时代活力。《电影中的印记》以创新样态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加入,通过不断探索主旋律节目年轻态传播的新路径,让主旋律分分钟“潮”起来。

聚焦百年党史丰功伟绩,

一展国家舞台责任担当

以历史为骨,以艺术为翼,《电影中的印记》聚焦百年先锋,通过二十张海报,四十个故事,浓缩中共百年影像党史,在带领观众泛游史海的同时,亦带给观众场景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每周欣赏两张电影海报,重温两部经典电影,从光影走进百年党史,用镜头定格历史记忆。

总台文艺再献力作!《电影中的印记》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初心。”时值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打造体现主题主线精神的重大题材文艺作品,总台文艺的探索要走在前面,也要走得稳健。无论在创作视野和创新路径上,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中的印记》无疑体现出了总台文艺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舞台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了教育意义与娱乐性质的双线并重,创新与时尚并举,是党史类节目探索中的一个标杆作品,是立得住、传得开的文艺佳作。更重要的是,这些宏大叙事并没有因此“绝缘”于年轻观众,更是在一系列年轻态的话语和形式中亲近更广谱的受众。这样的探索,也给主旋律题材的创作创新带来更丰富的启示:仅有好故事不够,讲好故事才是节目创作的关键命题。

总台文艺以红色精神为内核,在精耕节目质量的同时,深挖当下观众对主旋律题材求新求变的年轻态心理,为精品文艺创作开拓出一片新疆界。《电影中的印记》是一个起点,但绝不是一个终点,我们乐于见到这样的探索多一些,再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总台   印记   文艺   电影   开天辟地   党史   力作   主旋律   海报   力度   温度   观众   态度   形式   影片   节目   年轻   艺术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