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原因论

青年就哲人主张的"人可以改变"提出质疑:

青年认为:为什么大家都“期待改变"?因为大家都无法改变。假若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我有一位朋友因为他可能跟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由于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常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哲人则认为:假设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假设他在父母的虐待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

但"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如果所有人的"现在"都由"过去"所决定。同时,如果不是所有在父母虐待中长大的人都和你朋友一样闭门不出,那么事情就讲不通了。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目的论"。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也就是说,这件事是因为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如果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目的论

哲人就"目的论"举例子:假如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你"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你会满意吗?

青年肯定不满意啊!问题是现在正受着高烧的折磨这个事实,关键在于症状。医生应该好好开药或者打针,以一些专业性的处理来进行治疗。

哲人解释道: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阿德勒解释道。

回到刚刚青年的“例子”,哲人认为:假若你的朋友认为"自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那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不出门",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不安或恐惧。

青年:问题是为什么不想出去?

哲人:请你站在父母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总是闷在房间,你会怎么想?

青年:肯定会担心。如何让她回归社会?如何能令其振作精神?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哲人: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的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地照顾。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他的确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愤怒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

青年不服气,用自己的例子辩解道:在咖啡店看书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我的衣服上。当时的我忍不住大发雷霆,你看,这都是"原因"导致的行为吧?

哲人:就是说你平时性格温厚,但在那时却无法抑制住怒火,完全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

青年表示事情太突然,所以不假思索地发火了。

哲人:举个极端的比喻:假设昨天的你恰巧拿着一把刀,一生气便向对方刺了过去。你还能辩解"那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吗?所有盛怒之下的犯罪都可以归咎于“怨气”,而并非是当事人的责任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你当时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
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即使你不大声呵斥而是讲道理,服务员也应该会诚恳地向你道歉或者是用干净的抹布为你擦拭。你觉得"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青年不理解,哲人对这两个话题的见解都充满了对人性的不信任。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青年想成为像朋友Y一样开朗的男士,而自己是一个不善于人交往的人,攀谈时总觉得不自然。

哲人反问道:你究竟为什么想要成为Y那样的人?

青年回答到:因为我很欣赏他,认为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就会很幸福。其实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因为性格有别或秉性不同,正如你不断阅读新书,接受、积累新知识,掌握新的价值观会感觉自己有所改变。但是,无论积累多少知识,作为根基的秉性或性格绝不会变!如果根基发生了倾斜,那么任何知识都不起作用。原本积累的知识也会随之崩塌,等回过神来已经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

哲人:你认为如果能够像他那样就会幸福。就是说,你现在不幸福。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个人。
但是,你要做的是悦纳目前的自己。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要不断向前迈进。引用阿德勒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而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青年觉得不可能,有人拥有富裕而善良的父母,也有人拥有贫穷而恶毒的父母。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哲人:无视现实的是你。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比如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不幸。

回到刚刚你说"人的性格或秉性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来说明人的性格或秉性。从广义上来讲,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假设把"性格"一词置换成"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的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你一定会认为秉性或性格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改变。但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青年觉得可以自由选择的论调太勉强了。哲人认为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但在选择的时候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选择了"这样的我"的还是你自己。青年很苦恼,请教应该如何做出改变?

哲人: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自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就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

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人生取决于当下

首先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例如你刚才说"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在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

就像我的一个想成为小说家的朋友因为"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既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之中。或许再过几年,他又会开始用"已经不再年轻"或"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任何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目的论   目的   秉性   大发雷霆   哲人   生活方式   世界观   创伤   不幸   勇气   讨厌   性格   房间   事情   父母   原因   青年   幸福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