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赛后:突如其来的两岸罕见大融合

作为一个假装专业的两岸观察人士,此次东京奥运其实挺有意思的。


主要有两个观察点:其一是,此次“让世界看见台湾”之氛围在台湾非常浓厚。


其二是两岸网民在其中的情绪对立,以及“两岸舆论零时差”现象。



“让世界看见台湾”

先讲讲“让世界看见台湾”这回事。我的大陆同事这两天特别不理解,得个金牌或银牌,虽然是喜事,但看着湾湾们每天都在喊“让世界看到台湾”,感觉好奇怪?


时间先回到2017年时,台北世大运(世界大学运动会)举行,这是台湾罕见地举办国际偏大型的体育赛事。那年台北市长柯文哲的声望,到了顶峰。


台湾各网红们拍摄影片,新闻、各媒体不断宣传,终于,世界看见了台湾。


“让世界看见台湾”,在大陆许多时候与“台毒”挂勾,这某部分正确,但在台湾所代表的情绪其实更复杂。国际现实下台湾的位置很扭捏,台湾人非常渴求“世界能认同/看见台湾”。


这个“认同/看见”不仅指政治层面,而是与“大家能喜欢台湾”、“能更多地认识台湾”、“台湾常被忽视,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在哪”之情绪综合。


另外,台湾老百姓平时打开电视,吵吵闹闹的蓝绿斗争、薪资二十年不涨、今年经济情况又差...好不容易,有点正能量,能团结平时吵闹的蓝绿。不要忘记老百姓平时都是各种糟心事,都感觉身为打工人未来茫茫、政府王八、世界无望。


所以大家别怀疑,所谓“让世界看见台湾”,一有政治意思,二有台湾人希望“被外人认识”的心态,三有“好不容易,可以有点正能量”的心情。


现实残酷、疫情烦人。几年一次,喝碗鸡汤。台湾运动员此次在奥运表现不俗,自然是喜事。相信看到这里许多大陆朋友也能理解。


无奈,当前台湾社会“抗中氛围”浓厚,本来应该“大家都欢喜”的情况又被一些人及媒体上升到“政治上抗中”的层面。这使得台湾运动员在两岸舆论中,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承担了莫名的政治包袱。


结果台湾喜事变成两岸战事。在大陆的台湾人,除了一面吶喊“大陆加油、台湾加油、大家都加油”之外,也没办法。


两岸原本可以互相加油的,到今天这地步完全没必要,但又能说什么?不过,现在的情况,就两岸关系而言,其实有正有反。


意外促成的两岸交流

最近我问大陆亲朋好友们,你们如何看中国台北/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有人回答跟看中国香港队一样,没太大差别,都是自家孩子;有人回答,陈雨菲赢了戴资颖,收复湾湾,爽!


记得以前大陆舆论看待台湾的队伍,大多以偏慈祥的眼光“省队真可爱”,如今复杂许多。如果有人说这是台湾社会“求仁得仁”,也无话反驳。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东京奥运两岸出现了“零时差现象”。两岸网民几乎在同一时间关注同样的话题、甚至两岸网民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对岸的人”是什么反应。


比如,台湾在第一时间知道“现在大陆在骂东京奥运的裁判不公”、大陆也都在第一时间知道“湾湾因为羽球男双金牌又高潮了”。


因为台湾媒体对“中国相关”的报导此次实在太多了,连大陆运动员说“握草”、“牛逼”等都被放大。结果我台湾朋友跑来问我:


她:“握草”是骂人的?算很难听的脏话吗?


我:跟台湾人说“靠北”差不多吧。有时算感叹词。


她:喔~~握草,原来如此。


终归一句话,此次奥运,台湾对中国大陆过度在意,媒体着魔似地挖各种“中国周边新闻”拚点击量。我台湾同事感慨,怎感觉台湾最爱的是“中国队”?过去的里约奥运、伦敦奥运,大家都不这样啊?


同时,作为一个在大陆的台湾人,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两岸的骂战跟“中美对骂”情况可完全不一样,因为文化及各方面实在太相似了!越骂,反而越增进了解。


当下看起来很对立,但长久来看,彼此都明白对方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反应,久而久之,并非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东京   两岸   奥运   台北   台湾   喜事   台湾人   赛后   突如其来   中国   舆论   运动员   罕见   网民   情况   大陆   媒体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