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只要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而利润最高的罪行,无疑就是直接印“钱”。

彭大祥,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接印"钱"的人。经由他制作的母版而印刷出来的假币,经统计曾经占到假币市场的96%,是名副其实的“假币教父”

仿制粮票发现自己才能

彭大祥,1941年出生于乱世中的广东汕头。从小彭大祥读书很一般,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而且他的观察能力非常强,因此画出来的东西总是惟妙惟肖,细致入微。

彭大祥的画有多大的艺术价值我们是外行人不好评价,但是作为一个画画的工匠来说,彭大祥无疑处在顶级的序列之中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彭大祥几乎和共和国共同成长,因此他也经历了一路以来祖国经受的重重苦难。

年轻的时候,彭大祥精湛的画工显然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生活的改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并没有多少人对画有多大兴趣和需求。

然而彭大祥不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平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让他经常动一些小心思,不光想着怎样才能吃饱,还盘算着着怎样才能吃好。但是在那个年代,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彭大祥跟一群人在那闲聊,突然有人说起假粮票的事,并气愤地当场拿出一张收到的假票。

彭大祥拿过假粮票端详了一下,不禁一笑,就这样的假票,对方居然能上当。

当时没在意,可是等回到家里,彭大祥看着家里捉襟见肘的粮票,突然他想起来了白天的场景,就那样的画工也能蒙混过关,那如果他去画的话,不是手到擒来吗?

当天晚上,彭大祥就拿出家里不多的粮票,开始比对着画了起来。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粮票和后来的人民币纸币不一样,虽然也有一些简单的防伪手段,但总体来说很容易被仿制。彭大祥画得格外仔细,因此进度并不是很快。

等过了几天之后,彭大祥的第一张粮票终于完工。他拿起放大镜,把他画的和原本的粮票仔细地进行对比。彭大祥给自己的结论是一模一样的。

第二天,抱着试试的心理,彭大祥拿着假粮票就出了门。结果让彭大祥欣喜若狂,真的成功了,他顺利地用他制作的假粮票换到了米面。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尝到甜头的彭大祥开始了他的仿造之旅。

他时常用他画出来的粮票、肉票拿去兑换生活必需品,但是一方面彭大祥的胆子并不大,另一方面画一张也挺费时间,所以他做的假粮票数量其实并不多。

彭大祥做的假粮票从来没有被发现过,这甚至稍微令他有点沾沾自喜,对自己的画工变得愈发自信。

他觉得,既然粮票可以伪造,那么钞票呢?当时的人民币的面额最大的哈只有10元,并且防伪的手段远不如现在如此丰富。

彭大祥画了几张10元的假钞,意料之中,他的“十块钱”也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彭大祥跟“假钞”的不解之缘也就在此时结下了。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走投无路重启造假路

后来改革开放开始,吃穿用度逐渐放开,粮票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彭大祥的粮票生意也就逐渐地停止了。

他一度又回归了正常的轨道上,经过打拼,虽然生活得并不顺利,但他总算有了一些自己的积蓄,并建立了一家印刷厂。

只是彭大祥经营印刷厂的本事也并不高,运气也似乎不是很好,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波印刷厂生意的低潮。

印刷厂最终没有撑过去而倒闭了,并且让他赔得几乎一无所有,这让彭大祥颇受打击,并开始思考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

怎样才能让钱来得更快呢?他重新想到了造假。只是这一次,因为开过印刷厂,他又多了一项制版的技能,而他造假的目光也就直接瞄准了伪造假钞的源头——胶片母版。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彭大祥的手艺确实非常了得。作为一个有年代烙印的人,彭大祥完全不懂任何电脑技术,他只是按照他的经验,购买了印油、胶片,并且准备了晒版机,再备齐颜料,然后他就开工了。

彭大祥的假钞母版,就是在他简陋的工作室里,靠着他仔细观察真钞,然后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完全没有用到任何的电脑技术。

这在现代人眼里,确实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彭大祥的画工就是这么的硬核。

他首先把真钞复印,然后再放大成数倍,自己再对着这放大的图案,按照颜色,一笔一笔地临摹出来。等全部画完之后,再缩小到真钞那么大。

再之后,利用他开办印刷厂的时候,从师傅那学来的制版技术——拍照、曝光、显影、定影、冲洗,最终制出假钞母版。

就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彭大祥没有使用任何的高端电脑技术。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彭大祥日后对自己制作假币母版的过程还颇为洋洋得意,似乎这是他的一件艺术品一样。

他临摹真钞图案的时候,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丝的细节,完全是像素级别的复制。

他对所有人民币上的各种图像和细节都了然于胸,谈论起来如数家珍,并且对自己母版的特点,比如哪里多了一笔,哪里少了一画一清二楚。

并且他还积累了不少制版的心得,为了让印刷出来的假钞上的水印看上去更加饱满真实,在模板上他将水印里毛主席面部的线条稍微加了一些,肉眼难以察觉这差别。

而且人民币图案上有很多的网格,特别是主席衣服上的网格,因为其非常的细小,如果完全按照真币上的网格大小进行仿制,因为印刷机的原因,印刷出来的假币上,网格就会糊掉。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彭大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特别下了一番功夫,他曾经多次尝试变更网格密度,并且调整它的色彩,甚至他还研究了一番数字色变。

最终,由他的母版所印刷出来的假币,一眼望去油墨不会太重,跟真币一样自然,完全不会引起人的警觉。

当然,百密一疏,作为一个人,彭大祥也有疏忽的时候。在一个一百元的模板上,在毛主席的右手下有一个角上的网纹他漏填充了。

彭大祥对此还感到非常的遗憾,只是因为这个遗憾需要用数十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才能看得出来。

可见彭大祥在制作母版上的观察入微的才能无疑令人咂舌,只是可惜这份才能并没有用在正途上。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母版制作完后,彭大祥并不会亲自去印刷和贩卖假币。一方面他虽然非常擅长制作母版,但是印刷假币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手艺高超的师傅。

彭大祥并不觉得自己擅长这样的工作,另一方面,他觉得制作完假币后,如何售币是个问题。

彭大祥本身胆子不大,他并不愿意暴露自己,因此秉着“分工合作”、“有肉大家一起吃”的原则,他只制作和售卖母版。

出道之后,他做的第一套母版一经问世,很快就得到了“客户”的好评,他的名声在“业内”也越来越响,陆续有人来找他做新的母版。

不同面额、不同版本的人民币母版,彭大祥陆陆续续做了数十套,并且按照面值和客户的熟悉程度,他会卖不同的价钱,多则数十万、少则数万。

彭大祥制作母版的速度非常快,通常一两个月就能做一套。也因为如此,彭大祥的假币母版真可谓是产量口碑双丰收,先后卖出了十一套。

曾经有一段时间,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假币都出自他的母版。彭大祥,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假币教父”,以七十多岁的身躯的独自撑起了“假币”市场的半片天。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天网恢恢终落法网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假币的逐渐泛滥已经引起国家机关的警觉。警方发现市面上假币逐渐增多,并且逼真程度远胜以往,于是很快就开始组织打击假币的专项活动。

经过多方连日来的暗中调查,警方终于掌握了足够的线索,并最终决定出击,将从母版到制售各个环节都一网打尽。

2013年1月21日,“803”行动开始,而这一天,也成了彭大祥造假生涯的终点。

当天晚上,广东警方组织了揭阳、汕尾、汕头三方共500多名的公安干警,在统一的时间,一起冲入了假币制售的窝点。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光是在揭阳现场,印刷机、切纸机、烫金纸一应俱全,在一个四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内,就有着成捆成捆的假币半成品,清点过后这批半成品约有近一亿元,再一个礼拜就可以全部印完。

而这批假币一旦流入市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而且犯罪分子非常的狡猾,在假币印刷房间的外面,开了一家家具加工店,用家具的油漆味掩盖假币的油墨味。

经过仔细的搜查,警方在现场终于找到了一套假币母版。

不用多说,这套母版正是出自彭大祥之手。母版被发现的同时,在汕头的警察也突袭了彭大祥的家里,并且将他从床底下搜了出来。

“假币”教父——彭大祥的沉浮录

在彭大祥家里,民警发现了他全部的制假材料。彭大祥面对这铁证如山,知道自己无处可逃,只能承认自己就是母版的制作者。

一代“假币教父”就这样在半个小时之内,被抓捕归案,迎来了他犯罪生涯的终结。

如今,电子支付已经越来越广泛,人民币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对应的,曾经的假币也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容身之所。

但是在新的时代,必然会有新的犯罪形式出现,尤其是网络诈骗这种新形式,我们还是需要谨慎小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假币   教父   揭阳   画工   汕头   假钞   粮票   网格   印刷厂   电脑技术   警方   仔细   家里   人民币   发现   体育   彭大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