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下个节目,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艺演出时,报幕员预报上演文艺作品名称时的术语,意在告知下个出演文艺作品的名称。那时还没有主持人一说,通常是在上个文艺作品演出结束后,由报幕员上场宣告即将演出的下个文艺作品(节目)。但此文所说的“下个节目”,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跟着跑腿学舌的师傅,也就是牡丹江矿山机械修配厂基建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张志祥师傅的绰号。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牡丹江市标志性建筑工人文化宫

第一次见到“下个节目”,是刚参加工作的不久。那天早晨,我骑自行车上班。快到5路公交车裕民村站点时,看见站点停着辆红黄两色的公交车。欲起车却打不着火了,每次打火。汽车只是嘟嘟响几声,便没动静了。急得司机手忙脚乱 ,发动机就是不玩儿活儿。车上的乘客几乎都是矿山机机械厂和化学纤维厂的上班职工,怕上班迟到,也很着急。这时有位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穿身退了色的蓝帆布工作服,头上戴着顶蓝色解放帽的汉子,骑着辆当时颇为时髦的“飞鸽”加重抱闸自行车从旁经过。此人边蹬车边冲司机喊道:“打不着火,用火柴点。”引得车里车外一片哄笑。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牡丹江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共汽车

因为担心迟到,我也随这辆“飞鸽”车骑行。快到化学纤维厂站点时,后面那辆公交车超过我们,直奔站点而去,显然它以排除故障。我们骑车上班族也尾随前行,我注意到,“飞鸽”车的主人也和我同入了矿机厂的大门。噢,原来我们一个单位。对他路上的幽默语言,颇感有趣。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牡丹江市虹云桥

之后 ,打听厂里的老职工得知,此人是厂基建部门负责人之一。在厂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他曾经当过一段主任,是矿机厂的“第一把手” 。而后被打发去做了基建保管员。据知情者透露,将其调离领导岗位,有他的社会关系问题和处理工作不当原因。更深层次因素,是“革委会”里不少人看不惯他的处事,或多或少拆台所致。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1971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第一版

可人们为什么叫他“下个节目”呢?出处于好奇,我又向矿机厂负责总务的关姓管理员打听,方得知其称谓的缘由。张志祥师傅是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职工,早在矿山机械厂的前身钢铁公司时就在此工作。他工作认真踏实,用现实话讲,有着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得到厂内职工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文革”爆发后,他未参加厂里任何一派的群众组织,仍一心朴实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到工厂成立革命委员会时,他作为群众的代表被结合进去。然而在选举“革委会”主任时,各派群众组织的核心头头都想争当“一把手”。最后,在平衡各派利益并根据“三结合”的实际情况,把老张师傅推到“革委会”主任的位置上,成了矿山机械修配厂的“一把手”。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当时出版的《革命委员会好》一书的封面

那段时间,厂“革委会”开会就由他主持。在讨论问题时,一般一个个地发表意见,当上一人讲完后,张便用“下个节目”的用语,请下个委员发表意见。久而久之,“下个节目”就成了老张师傅的绰号。后来有人嫌四个字太长,干脆称其“节目”了。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1971年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宣传画

据厂里老职工讲,那时,张师傅身为厂“一把手”,可很难看到他在办公室里。一天到晚不是车间里跟工人干活,就是出面协调厂里的一些急办之事,或去市里开会。办公桌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他却总在基层忙乎,办公室里很难寻见。再有就是组织能力欠佳,很难驾驭“革委会”一班人。因而只是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被上级主管部门调整了职务,只保留了委员一职。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在“文革”时期抓紧革命大批判宣传画

在调整后的会上,“革委会”一班人对“下个节目”任职期间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批判和帮助。处在挨批的位置上,老张师傅采取了沉默方式。但触及到一些很难分辨是非问题时,老张师傅竟扯着大嗓门争辩道:“我不知道,我只比木头疙瘩多两个耳朵。”逗得参会人员想笑,又不敢笑,强装严肃对其进行了上纲批判。之后,张志祥师傅被安排到厂里基建部门,与另一位韩姓工程技术员一起,负责与市第三建筑工程处共同,进行机加车间厂房的施工工作。但比“木头疙瘩多俩儿耳朵”的名言,也在厂里职工中广为流传。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印有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1971年年历片

记得是1971年暮春时节,厂里组织职工进行厂区绿化植树。有的人对植树工作不以为然,干活偷懒,挖坑填土时把砖块石头一起填进去。老张师傅看到这里,冲着填土往里掺石头的人呵斥道:“把石头扔进你的衣服领子里,你愿意吗”?说得那人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单位春季植树的场景

刚入厂时,我被分配到铸钢车间。那时车间尚未投产,电炉、天车等设备正在安装,便被暂时安排到基建工地,给老张师傅打下手,从而使我更近距离接触到这位“下个节目”师傅。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牡丹江站前太平路口

当年秋天,“九一三事件”后,市里开始传达这一事件的中央文件。最先是把各单位“一把手”,集中到市北山宾馆封闭式传达。十月下旬,又进行传达第二批中央文件。其传达步骤为,先干部,后群众;先党内,后党外。说来有趣,韩技术员是党外人士,但属干部编制。而张师傅虽是当过单位“一把手”的“老布尔什维克”,却不在干部编制。因而,韩技术员脱产参加文件传达,在传达完后,韩问张,是否了解文件内容时。张师傅语句诚恳道:“需要让我知道的,我就知道;不需要我知道的,我不打听;需要大家知道的,我就宣传。”我当时在旁边听得真切,颇感肺腑之言。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牡丹江北山宾馆

一次周六,厂里布置各车间单位,利用星期天时间。搞一次全厂性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内容是挖新建铆焊厂房水泥柱基础。和我一同入厂的青工小王问张师傅,“是明天上午挖铆焊厂房基础会战吗”?张答曰:“对!明天八点。”小王接着问:“算加班吗?”“下个节目”道,:“别考虑那个,考虑那个干啥?总考虑那个就没有意义了”。 听得小王冲我一伸舌头,我俩打心眼里感叹,真是主人翁的精神。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牡丹江“市革委”大院正门

秋雨绵绵的季节,基建的水泥、木料等怕湿的材料,老张师傅总是精心存放。对露天而放的材料更是认真盖好防雨苫布。滴水成冰的严冬,工地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施工进入了淡季,可基建现场仍能看到老张师傅忙碌的身影。砖、砂、石、水泥、木料等摆放整齐。而捡旧砖,将拆下盒子板归拢码好放好,更是为春季再开工,节约了一定的成本。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牡丹江市火车站前

在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时,老张师傅还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每天下班前,必须打开日记本,做当天的工作记录,常年坚持,从未间断。而当过后需要找某项材料或物品时,他的日记本就是查找“大全”。共事的厂基建负责人韩技术员,见他每天写日记,便打趣地问到:“节目,你的日记里有思想改造的内容吗”?他幽默答曰:“我的思想不用改造,我打心眼里的信念,就是跟党走”。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文革”时期的红色封面日记本

我有时在工作之余,常跑到厂收发室,看会儿邮局刚送来的《参考消息》等报纸。张师傅得知后,对我说,“知道那么多干啥?干好自己的活儿,比干啥都强。”这就是老张师傅,对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心声,难怪在厂机关科室党员大会上,支部书记称赞他是修配厂的“老黄牛”。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宣传画“百倍警惕”

次年开春,铸钢车间人员归队。车间准备开工生产,我也由老张师傅身边调回了铸钢车间。从此,和他的接触少了。但还在一个厂里工作,有时也能碰到。两年后,我调离矿山机械修配厂,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也不知他后来的“节目”如何了?

矿山机械厂的“下个节目”

图片为笔者调离矿山机械厂时与铸钢车间部分同事合影

作者:王跃礼

2021年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牡丹江市   小王   上个世纪   牡丹江   革委会   节目   厂里   基建   矿山   车间   传达   把手   师傅   机械厂   职工   体育   工作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