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文化宫前

本文是王跃礼给头条号专用

在牡丹江市中心,市文化广场西侧,坐西朝东,矗立着一座灰色三层仿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楼房——牡丹江工人文化宫。

这幢建筑面积3921平米三段式砖混结构大楼,始建于1958年。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岁月的洗礼,工人文化宫仍保持着初建时的美丽、端庄。

从文化广场东面驻足西眺,整座楼房在旁边现代高楼的掩映下,独显其恢宏典雅建筑风格,成为牡丹江这座小城一幅靓丽的名片。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现代高楼掩映下的牡丹江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与其前面的广场,纪录着牡丹江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储蓄了全市发展的文化内涵。

记忆中小城遇有重大节日或喜庆事件,人们都会有组织地齐聚工人文化宫前欢庆。虽然那时的广场还不太开阔,然而具有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的参会群众,却在此激情满怀地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宣传画

第一次进入文化宫大厅是1963年夏天,我所就读的新立小学少先队大队,挑选我们8名少先队员,去那里参加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之家联举行的全市少先队表彰大会。

虽然从学校步行到文化宫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可偏偏那日老天不作美。出校门时还是晴天,不一会儿,大片乌云飘来,雨水便毫不客气地倾泻下来。

当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带着我们连跑带颠奔上文化宫正门台阶圆柱边时,几乎每个同学的衣裤都被淋湿了。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人文化宫广场

在台阶上稍等片刻,辅导员周老师带领我们排队入内。首先进入的是正对大厅的衣帽间,在入口大门对面摆放着一尊白色毛主席半身石膏塑像。

后面衬托着红色幕布,塑像前花盆里栽种着翠绿植物和鲜花,煞时令人肃然起敬。向前步入宽阔的大厅,顿觉豁然开朗,环视身旁,厅内座椅清一色人造革包面,抬头上观,天花板中央一盏硕大的吊灯将整个大厅照射的金碧辉煌。

站在厅内,犹如置身于一座富丽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如此大气恢宏影剧大厅,以往只跟家里的大人,去过距家较近的市西安电影院,感受其影剧场挺大的,但与眼前的工人文化宫大厅相比,颇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电影《女理发师》剧照

那天的大会开了将近一个小时,会后放映了喜剧电影《女理发师》。散会迈下大门外长长的台阶时,才感到身上的衣服干得差不多了。

雨不知什么时候已停了,蔚蓝色天空中高挂的太阳,把一束束金色光芒散向大楼正面科林斯圆柱上。

楼房正面高高的横额上,“工人文化宫”五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正楼顶端“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耸立的大字,更增显这座建筑的雄伟和庄严。

工人文化宫前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宫大楼全貌

身临其境地感受影剧厅壮观后,1966年初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办的抗日军政大学校史巡回展,在文化宫举办。

那年8月,在全国改名的狂潮中,牡丹江工人文化宫也改名“劳动人民文化宫”了。巡回展馆设在文化厅二楼,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到此观展。

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文化宫大楼中央的文化厅。由楼梯迈上二楼,给我的感觉是走廊宽阔,房间敞亮,门窗设计大气。置身宽大的窗前远眺广场,场上的车辆行人尽收眼底,真让人产生小天下的感觉。

工人文化宫前

这是展出的“抗大”校旗图

观展在不同的房间,展品有“抗大”学员当年使用过的学习用品、生产工具及食用的黑豆等。还有不少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

如“抗大”校长办公室、中央领导亲临“抗大”讲课、毛主席给“抗大”的题词、“抗大”学员当年居住的窑洞、学员开展体育活动等。

参观前,在一楼入口处,我还花一角钱买了本介绍“抗大”校史展的32开小册子。参观结束,我们按要求从文化厅后门穿过其后院出来,文化宫后院也很大,我们步行挺远才从院子的北门出来,再拐到楼前广场站队回家。

工人文化宫前

这是军事博物馆编印的介绍“抗大”校史展小册子

记忆中1969年4月1日之夜,是文化宫前广场最欢腾的一个夜晚。

晚9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公布”,顿时全民欢呼,全国沸腾。

牡丹江市的市民在夜色中手持点亮的灯笼,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市中心文化宫前的广场,即刻广场成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北京天安门前欢庆“九大”召开的游行队伍

激情满怀的人们载歌载舞,发自内心的欢庆“九大”的胜利召开。锣鼓喧天,口号震震,整座城市沉浸在欢乐氛围之中。

被灯光装饰的外墙挂满革命口号和领袖语录文化宫大楼,目睹和纪录了其建成以来最令人心情激荡的不眠之夜。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牡丹江工人文化宫的夜间景色

1971年前的牡丹江市也和全国一样,每年国庆节都举行庆祝集会和群众游行,地点就是文化宫广场。我那时正读初中,学校也组织我们学生参加国庆集会和游行。

而1969年建国20周年的国庆集会和庆祝游行,是最令人紧张的一次。那年3月,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反击战爆发,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处于针锋相对阶段。

工人文化宫前

这是六、七十年代“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宣传画

牡丹江市是距中苏边界仅200多公里的城市,因而战备工作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那年的全市国庆集会和庆祝游行,就是在严防敌机空袭的形势下进行的。

当日上午参会的我们,从广场北面的太平路排队入场时,看到路旁停着的红色消防车上,人员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会场广播喇叭里传出一旦发生空袭,广场人员分别迅速从不同路口疏散的通知。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素描的牡丹江工人文化宫

在校整队出发前,校方负责人也告诫大家,今天参加大会如有警报响起,决不是演习,更不要慌乱,注意听从大会负责人员的指挥。

那天参加大会和游行虽说挺紧张,但集会队伍仍有条不紊,阔步通过设在文化厅二楼阳台上的大会主席台,接受市领导的检阅,然后沿着市区主要道路进行庆祝游行。随着游行的结束,会前紧绷的心弦也得以放松。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六十年代初的牡丹江工人文化宫

在文化宫广场举行最后一次盛大集会和庆祝游行,是1976年10月的“庆祝华国锋同志任党中央主席”的时候。

当时已是10月下旬,霜降节气已至,而那天恰遇雨夹雪的天气,排队进入广场的群众有的打着雨伞,有的穿着雨衣,雨雪一个劲地下,人们膝盖往下的裤腿都是湿漉漉的。

虽然天公不作美,可涌动的集会人流仍是精神抖擞,呈现着欢乐和喜庆。广场上口号声,鼓乐响,鞭炮鸣,再加喇叭里高亢激昂的广播,交织出庄严的欢庆胜利乐章。

这次欢庆胜利的集会是在深秋时节,在室外低温下举行的,也是文化宫广场上最后的一次全市大型集会。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1976年10月全国各地群众欢庆胜利的情景

自那之后,牡丹江市的庆祝集会,便改为分城区进行了。在文化宫广场上,再也难寻到群众大型庆祝集会的场面了。

岁月悠悠,时光飞逝。现在,每每步入文化宫前的广场,看到这幢银灰色的欧式建筑风格楼房,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发生的事情,有时便会眼前浮现。

如今的工人文化宫已成为牡丹江市地标性建筑,牡丹江的人们也为此而感到骄傲。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七十年代海林卷烟厂生产“牡丹江”牌香烟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人文化宫正用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雄伟壮观景象,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客人。

工人文化宫前

图片为绿树环绕的牡丹江工人文化宫


作者:王跃礼

2021年4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文化宫   珍宝岛   牡丹江市   牡丹江   抗大   工人   影剧   校史   楼房   大楼   大厅   群众   大会   广场   体育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