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作者:王跃礼


1978年,我当时在东北蒸汽机车修理企业———牡丹江机车工厂工作。记得是在10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机车修理的坐炉台位旁干活。从车间对着厂俱乐部后侧的厂房南大门过来一帮人,他们由大门套着的小门鱼贯而入,直奔正对着此门的坐炉检修台位。这是9个坐炉台位中南侧正中间的一个,从南门进来的一行10多人行此都停下脚步,站在台位旁仔细观看这台检修中坐完炉,当晚落车的前进型蒸汽机车。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当时牡丹江机车工厂检修的前进型蒸汽机车

我正在台位左侧汽缸前,整备汽缸栽丝。见一行人来台位前观摩此“车”,以为是铁道部驻厂验收室来抽检某个修理部位的工程质量,也没停手,继续干着手中的活。此刻,正在台位上检查车架部位质量的检查科李师傅。一手拎着嘎斯灯,一手拿着检查锤,靠近我身边。并用身体挤了我一下,见我回头看他,便向我使了个眼色。显然,是由于这些人就在我身边。他不方便用语言表达,就用眼色暗示我,停下手里的活。闪到一旁,等这些人观看完离开后再干。我立马把工具放到汽缸体里,转身躲到一边。顺便观察这行人 ,深知来头挺大。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当时牡丹江机车工厂厂房内正在组装的蒸汽机车

只见众人簇拥的是位个子较高,身材微胖,年龄约50多岁的人。他身着草绿色军大衣,戴着付黑框宽边眼镜。正在坐炉台位前驻足,仰头观看台位上锅炉前烟箱部位。陪同的厂党委书记和“革委会”负责人向他讲解台位上机车的检修进度,大约需几日可完成此车检修,出厂上线。此人一边听,一边点头。又绕到台位左侧车架部位看了一番,继而在众人簇拥下,奔厂房里的部件和车轮两车间方向去了。望着这伙人离去的背影,李姓检查员过来告诉我,刚才走的穿军大衣那人,是部工业总局的曲(副)局长,就是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1948年4月曲波在战斗中负伤后和妻子刘波合影

曲波这个名字,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熟知。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了被喻为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而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曲波五十年代创作的小说《林海雪原》

小说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描写了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在东北牡丹江一带进行剿匪斗争的场面。塑造出杨子荣、少剑波、高波、刘勋昌等英雄形象。也描写了谢文东、马希山、座山雕等土匪的残暴行径 。进而展现了东北战场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必然结局。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一套《林海雪原》的连环画

书中一系列剿匪战斗故事,也为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战斗故事片《林海雪原》,上海京剧团改编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林海雪原》海报

曲波是山东省黄县(今龙口)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的烽火迅速蔓延到胶东一带。当时年仅15岁的曲波背着家人,偷偷参加了八路军。与日寇开展武装斗争,开始了革命生涯。抗战胜利后,胶东地区的共产党部队主力奉命与国民党军队抢占东北,曲波所在的部队沿着辽东一路打到黑龙江省五常县。又奉上级命令,到牡丹江一带剿匪。沿路很多人参军,到了牡丹江已发展成为两个团。22岁的曲波担任牡丹江二团副政委。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八一厂故事片《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和少剑波

由此,他亲身经历并指挥了林海雪原剿匪战斗,惊险激烈的战斗历程。使其积累了大量素材,也为日后创作小说《林海雪原》,提供了丰厚翔实生活基础。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十场剧照

1948年冬,曲波在辽沈战役中身负重伤。1950年12月,曲波脱下军装,任沈阳机车车辆党委书记、副厂长。后来又到齐齐哈尔车辆厂当党委书记。他是二等甲级残废,当时拄着双拐奔波。1955年因反对推行“一长制”,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委屈中不由想起了枪林弹雨时生死战友,便在写检讨的稿纸上列出一串战友名字:杨子荣、高波等,成为日后小说中的剿匪英雄。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六场剧照

作品中少剑波形象,原型多取自自己参加和指挥剿匪战斗的经历。他认为自己与小分队战友身上,总有股革命的英雄主义。在小说中,可以找到他们那代军人牺牲奉献的高尚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时代内涵。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是位于海林市夹皮沟山区的剿匪纪念碑

当晚,厂“革委会”在工厂俱乐部召开一千多名职工参加的大会。晚4点,我们就早早收工洗脸,换好衣服,按车间发的票进场入座。5点刚过,曲波一行工业总局领导,在厂党委书记和厂“革委会”主任等陪同下,走上俱乐部主席台就坐 。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当时的牡丹江机车厂的职工俱乐部

细心的人发现现,穿着军大衣的曲副局长行走时。一条腿有明显的残疾症状,后来得知是在解放战争中负伤所致。大会有厂党委书记主持,其讲了几句开场白后,便请曲副局长讲话,台下立刻响起热烈鼓掌。这掌声既有对企业主管领导的欢迎,更有对昔日剿匪英雄的崇敬。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一场的剧照

戴着黑框宽边眼镜的曲波,从主席台长桌中间位置上站起。他身着中式便服,手拿长桌上的陶瓷水杯,用带有胶东方言的普通话。对在场职工的欢迎掌声表示感谢!然后放下水杯,拿起桌上的文件,宣读铁道部工业总局关于牡丹江厂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宣布牡丹江机车工厂革命委员会自1978年10月xx日,读到此处。他抬起左手腕,看着自己的手表道,17时xx分起,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解散。接着,公布了新任命的厂长及几位副厂长的名单。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当时牡丹江机车工厂的正门工人下班的情景

宣读毕,他放下文件。拿起桌上的水杯发表讲话:牡丹江厂的职工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你们在条件艰苦,生产设备陈旧。生活设施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敢打硬仗。年修机车400台以上,出色完成了部里和工业总局下达的任务,为铁路运输做出了贡献。你们能打硬仗和敢打硬仗的革命精神,不亚于当年杨子荣剿匪小分队。我代表部和工业总局向全厂职工表示感谢!同志们,我们努力修车,为国家铁路运输做贡献,就是完成最好的政治任务。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当时牡丹江机车工厂检修机车的场景

他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接着道:我们修车,发展生产,就是加快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多修车修好车,就是我们最大的的己任。自然科学领域是无阶级之分的,就如我手中拿着的这个水杯,我用它喝水,水杯是为我服务的;如“白卷英雄”也拿这个水杯喝水,那水杯就是为他服务的。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海林市政府在烈士陵园内用汉白玉为杨子荣塑全身雕像

在那政治统帅一切的年代,台下职工感到其讲得很实际。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道:我们在努力修车,发展生产的同时,更要注重职工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牡丹江厂的职工尤其青年职工,无房可居或靠高价租房还很多。相当一部分老职工还三代同居平房,职工人均居住面积不到五平米。我们对职工生活欠账太多。在这里,我代表工厂郑重承诺,加快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步伐,力争到1980年,职工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平方米。即刻,台下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牡丹江机车工厂住宅楼

曲波,以回家代向你们的父母、妻子、丈夫、子女和各位亲人问好!结束了此次讲话。曲副局长来厂做的关心职工生活,改善职工人均居住条件的讲话。在全厂引起很大反响,受到工人们的欢迎。在人们心中,他不但是位解放战争中的剿匪英雄。而且也是位人民作家,铁路工业系统的优秀领导。作为工业总局副局长,到牡丹江厂最大的闪光点。是会上讲话不照本宣科,而是如实到来,贴近人心。既有目标可寻,又非高不可攀。句句入脑入心,而不做作空喊。散会后,参会人员纷纷议论称赞。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1979年牡丹江机车工厂新建的职工医院

次日,曲波一行,在工厂党委书记等主要负责人陪同。到距牡丹江市20公里的海林县东山的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和看望在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战友杨子荣烈士。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是位于海林市烈士陵园的杨子荣烈士墓

曲副局长来厂讲话后,这年年底,工厂检修机车470台,创1938年建厂以来最高纪录。次年,在当时国家猪肉凭票供应情况下,全厂养猪443头。年底平均10名职工1头猪,极大丰富了职工餐桌。并一鼓作气,至次年年底,新建职工住宅3286平米。同时,兴建3500平米的职工医院大楼,880平米的职工浴池楼,实实在在地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条件。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是当时的牡丹江机车工厂的幼儿园

曲波上世纪八十年代离休,2002年6月27日在京辞世。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2010年10月18日,曲波同志雕像在牡丹江市海林市人民广场落成。而在他战斗过的黑土地上,曾为国家铁路运输事业做出贡献的牡丹江机车厂职工,更不会忘记,他在来厂那次会上鼓舞人心的演讲。

曲波那年来牡丹江厂

图片为在厂检修完的蒸汽机车整装待发

文章作者:王跃礼

2020年12月30日写于山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牡丹江   海林市   胶东   炉台   革委会   水杯   党委书记   副局长   蒸汽   机车   总局   职工   年来   工厂   工业   体育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