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1965年,周恩来突然收到一封绝密信件,寄信人是蒋介石的秘书汪日章,他在信中向周总理提了一个急切而又难为情的要求,希望新中国可以关照一个95岁的老人,她是蒋介石的亲人蒋妙缘。

说到这里,许多人也许会纳闷:蒋妙缘是谁?竟然让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如此牵挂?而这个汪日章又怎么敢顶着身份危险向周恩来提这样一个看着就不合情理的请求?

这封信件背后的故事,牵涉着蒋妙缘和蒋介石之间的恩情,汪日章和周恩来之间的同学情,还有周恩来总理关注两岸关系的家国情。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我们先从蒋妙缘说起。

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蒋妙缘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不算近,但是从恩情的角度讲,蒋妙缘和丈夫孙琴凤对蒋介石的帮助,足以让他感恩一生。

蒋介石父亲蒋肇聪,有三任老婆,原配徐氏病故后娶了孙氏,夫妻恩爱,没想到几年后孙氏也病故了,之后蒋肇聪又娶了王采玉,也就是蒋介石的生母。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因为蒋肇聪对孙氏的念念不忘,蒋家一直和孙家关系交好,常来常往,蒋肇聪去世后,孙琴凤一直将王采玉当亲姐姐看,对蒋介石这个外甥也甚是疼爱。

当年蒋介石和毛福梅成亲,王采玉拿不出聘礼,求到做生意的孙琴凤门上,孙琴凤直接赠送一半聘礼给她,王采玉感动到几乎下跪。

蒋介石年轻时性格不羁,但是对孙家这位娘舅敬重有加,他16岁因不满就学退学,母亲和妻子拿他没办法,还是在孙琴凤的劝说下,蒋介石才继续上学,一举考上保定军校,因成绩优异获取赴日士官学校留学资格。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可惜的是,家里太穷拿不出旅费、学费,蒋介石无奈之下拿着妻子毛福梅的陪嫁首饰去城里求舅舅孙琴凤帮忙。

孙琴凤一看首饰箱就知道了蒋介石的来意,他理解并支持外甥出去求学,非但没有收下首饰,还赠送400元供蒋介石做盘缠用。

在日本学习几年后,蒋介石顺利回国投身到火热的革命中,在陈其美部下任职,钦佩孙中山先生,逐步向他靠拢。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没想到,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悬赏3000大洋通缉蒋介石,为了保住身家性命,蒋介石不敢留在上海,也不敢回老家溪口,焦急之下,想到可以去萧王庙舅舅孙琴凤家里躲一阵。

去了后发现舅舅人在宁波,舅母蒋妙缘,也是溪口人,按辈分还是蒋介石的族姑,她二话不说就把蒋介石藏到阁楼里,躲过了衙门的巡查。

之后蒋介石一路逃到宁波投奔孙琴凤,请他帮忙转去日本,舅舅和舅母即便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帮助蒋介石,他们火速变卖了十几亩良田,拿给外甥做路费。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此后多年,蒋介石的官越做越大,但是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过舅舅和舅母的恩情,不但让舅舅在他老家做蒋家的管家,还安排舅舅的养子孙经骧在银行工作。

每次回乡,蒋介石都不忘去萧王庙走一趟,和舅母说说话,吃一顿她做的可口饭菜,这种习惯也影响到儿子蒋经国。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有一次,蒋经国照例回乡探望舅婆蒋妙缘,还没到家门,蒋妙缘就站在门口眺望着这个舅孙,喜滋滋迎他进家门,祖孙情义甚好。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带走了80吨黄金、120吨白银、60万件文物国宝以及包括科教文卫专家、工、商、兵等各行业人员在内的60万人,这些在蒋纬国所著《我的父亲蒋中正》一书中有所提及。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当然也不忘带上孙琴凤夫妇,只可惜当时蒋妙月已经年逾80,行动不便,不愿意漂泊异乡,就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

只是没想到,战争年代杀伐果断的蒋介石,竟然是一个如此懂得感恩之人,他去往台湾后,多次跟身边人提及舅舅和舅母对他的帮助,尤其想念舅母做的桂圆汤。

后来,蒋介石希望和亲人相见的心愿就落到秘书汪日章身上了。

一方面,是因为汪日章和蒋妙月是同乡,同为萧王庙人,他的母亲还是孙琴凤的堂妹,他也称孙为舅舅,汪日章父辈和他自己当年同样受到过孙琴凤的关照,对舅舅和舅母感激不尽。

另一方面,汪日章的姐姐嫁给了竺芝馨,而竺芝馨恰好是蒋介石妹夫竺芝珊的胞兄,汪日章和蒋介石又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因为这两层亲戚关系,汪日章法国留学归国的第四年,就进了蒋介石的侍从室,从机要组长做到主任秘书。

所以说,帮助蒋介石完成夙愿,汪日章是最合适的人选。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蒋介石去台湾时,原本汪日章也是必须跟着去的,但是他内心不情愿,最后因为一封“母病危,速回归”的电报,到了广州后又返回家乡奉化。

上世纪60年代,汪日章回乡探亲,专门去看望舅舅和舅母,那个时候孙琴凤已经去世多年,女儿也远嫁他乡,徒留年迈的蒋妙缘一个人艰难度日。

看着舅母凄凉的晚年,回想起蒋介石曾经的嘱托,汪日章斟酌再三,决定上书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详细介绍了蒋介石和蒋妙缘之间的关系,同时附上蒋妙缘近况以及蒋介石多年的思念,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提供帮助。

那么问题来了,汪日章凭什么敢给周总理写这样一封信?

这就得从他和周恩来的关系说起了。

1926年,汪日章去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市政学院及国立最高美术学校油画系,3年后回国,因为这段留学经历,也就和曾经留学法国的周恩来有了一层间接的同学情谊。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多次代表共产党和蒋介石谈判,每次谈判完,蒋介石出于对周恩来的尊重,特意安排和他有同学关系的汪日章送他回八路军办事处。

一路上,周恩来和汪日章有过亲切交谈,了解到他从政的意愿不是很强,反倒更喜欢自己的绘画专业,同时他积极抗日,反对内战,内心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所以,周恩来很重视这份信件,其中有他和汪日章的同学情谊,也有汪日章本人爱国的表现,当然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周恩来出于对大陆和台湾关系的考虑。

早在建国伊始,新中国对台关系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1956年,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台方针和政策,他强调:

“凡是愿意回到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到大陆参观学习的也都可以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走和平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们过去犯过多少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不咎既往。”

同时号召台湾同胞和一切从大陆上跑到台湾的人员,站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来,同祖国人民一起,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这次会议,中央明确向台湾的蒋介石释放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意愿,汪日章除了相信周恩来个人的人品,也正是看到了新中国对台政策的诚意,才敢于写信给周总理。

祈愿祖国和平统一的周总理,自然没有让汪日章失望,而且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调查情况属实后,不但专门安排人去奉化将蒋妙缘接到上海,给与生活上的多方面照顾,还安排她的女儿女婿过来陪伴。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之后周总理又通过秘密渠道与台湾取得联系,双方针对“蒋妙缘赴台事宜”协商好合适的接送时机。

最后,蒋妙缘在她女婿王仁和的陪同下先抵达香港,然后转道去往台湾。

那一天,蒋介石喜不自禁,专门派了儿子蒋经国去香港接机,自己更是走出府邸,亲自前往迎接,时隔17年,他终于盼来了这位95岁高龄的舅母,再次吃到了舅母亲手做的桂圆汤,品尝到了家乡到味道。

此后多年,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一起,用心服侍着蒋妙缘,给了她一个祥和、安乐的晚年,直到入土为安。

蒋妙缘结局如何?95岁孤苦,周恩来密送她去台湾和蒋介石团聚

关于“蒋妙缘赴台”这段历史,六十年代还属于秘密行为,对于蒋妙缘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很少有人知道。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日趋良好,关于蒋介石的相关传记也层出不穷,这一段历史才被披露出来。

在这段故事中,我们摈弃蒋介石在历史进程中的功过,单纯看待他的为人处世,在对待有恩于他的亲属这件事上,蒋介石是按照“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标准要求自己的。

通过他和孙琴凤夫妇的相处,我们看到了人间至美的温暖亲情,通过他对蒋妙缘的惦念,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曾经影响中国革命的政客背后温情的一面。

而汪日章和周恩来间接的同学情,则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和开阔胸襟,汪日章正是基于对周总理的信任,才斗胆写信,促成“蒋妙缘和蒋介石在台相聚”这件事。

同时,我们也通过这段历史,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祖国统一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功绩值得今天的我们铭记一生。

参考资料:

朱小平、吴金良著《蒋氏家族全传》

沈寂著《蒋介石家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周恩来   台湾   蒋介石   奉化   舅母   聘礼   爱国   孤苦   恩情   外甥   舅舅   新中国   结局   多年   同学   大陆   关系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