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身为一名自媒体从业者,经常会有粉丝在后台咨询我一些问题,有的稀奇古怪,有的随处可见。

比如,前两天,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碰到困难,我就想放弃?”

我答:“这是一种惯性逃避,其实,很多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放弃的理由,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对方追问:“我要是能找到理由和原因,还用眼巴巴地问你吗?”

我想说:“我的确给出了答案,你需要深挖原因,答案就在问题里。”

不过,这一行字最后还是没有打出去,因为如果对方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你,又怎么能听得去你说的话?

而关于他咨询的这个问题,我也曾经困惑过,但是,后来想通了,用到的正是我刚才跟他说的这个办法:多问几个为什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1.

令人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困惑于问题本身,看不到近在眼前的答案,而是四处询问。

殊不知,答案就在问题里。

你想放弃,说明你潜意识里倾向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做出这个选择的理由埋藏得很深,你不能轻易看到。

向内挖掘,就会发现,不过是人天性中的懒惰心理、畏难心理作祟,使得你在答案面前止步,懒于动脑动手,害怕看到那个自己不愿接受的真相。

一方面,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无能。如果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怎么办?如果向前迈一步,问题就解决了怎么办?你不愿冒被人耻笑的风险,先于问题解决之前放弃,至少可以自欺欺人,因为没做,自然没错。

另一方面,你选择求助于他人,将问题之后的不可控转嫁到他人身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事外,若得到答案就欣然向前往下一步,若得不到答案,就心安理得放弃,安慰自己:又不是就你一个人不懂,好多人都破解不了呢。

就这样陷入“被动处理问题”的死循环,直至形成自己牢不可破的思维模式,把“面对困难就放弃”变成了可怕的本能反应。

这样的后果是,你的生命将在无休止的放弃中度过,放弃就意味着失去,而一再的失去,会让人惶恐。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2.

那么,止步于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止步于困难前,你放弃的是一种成功的可能性。

遇到困难为什么不迎难而上呢?也许这困难就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破,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我们熟悉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在湍急的河流面前,小马犹豫了,他去询问了老牛和小松鼠后,越发的没主意,于是放弃、回家。

等到妈妈拉着他亲自试探,才最终趟了过去。而真正实践了一遍,小马才知道河水的深浅,既不是老牛的回答,也不是松鼠的答案,河水的深浅在自己的脚下。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止步于困难前,你放弃的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面对困难,选择放弃,不去争取和行动,相当于你还在原地踏步,自身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任何的改变、蜕变、成长都是建立在做事的基础上,你行动过,努力付出过,事情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哪怕是半途而废,哪怕是最终失败,至少这是0到1的突破,你不再是原来的你,事情也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这个行动的过程种中,你必然发现什么?意识到什么,这种行动到思维再到行动上的变化本身就是一次自我提升。

更何况,事情绝不止于此,你一旦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摸索着迈出第二步。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主观能动性,会思考,再加上结果导向的助力,我们做事成功的几率在行动的那一刻就开始上涨。

还记得最开始接触新媒体工作的时候,我是非常不情愿的,一是没兴趣,不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社交软件上。二是没底气,我之前从未接触过,也没有前辈带我。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但是,部门岗位调整,如果没有勇气离开,接受安排是我唯一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是抗拒社交软件吗?如果不做,只能被辞退回家了,还抗拒什么?赶紧下载,逐个研究吧。

不是在新领域白纸一张吗?学呗,网络搜索,购买相关书籍,报名各种免费收费课程。

一个月过去,我入门了,了解了新媒体运营的意义、活动形式,创建了单位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抖音等账号。

两个月过去了,我学会了编辑消息,推送消息,尝试了写宣传文案,心里谋划着去策划一场活动。

如今是第三个年头了,我不但成了公司资历最深的新媒体运营官,还利用下班时间做起了自媒体,深耕内容运营,一点一点打响个人品牌。

回首过往,面对不喜欢的未知领域,当初难到上天的困难,扛过去,别有洞天,是另一番风景。

我不时感慨自己的迎难而上,生生把一次当初眼中的灾难历练成一条自我提升的道路。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3.

我们平时做事,可能顺心如意,也可能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有人迎难而上,有人选择放弃。

而放弃之后的表现,要么心甘情愿,要么自怨自艾。

显然,问出开篇问题的粉丝就属于做事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但他不甘心,并为此苦恼,心生怨念,希望有人帮助他破解这个难题。

那么如何破解呢?

首先,承认困难的不可避免性。

遇到困难,不是命运的非难,也不是他人的恶意捣乱,人人都会遇到。

这种情况下,“接受现实”不丢人,甚至是一种解脱,至少可以让自己不焦虑,暂时获得心理上的平静。

更何况,人生本来就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其次,面对困难,敢于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选择放弃,哪怕是被动放弃,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而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着诸多的不确定需要面对,有时候是退回原点,失去收获成功的可能,有时候是人、财、物或精神的损失。

不管是哪一种后果,既然选择了放弃,就欣然接受。

而如果选择放弃了,依然耿耿于怀,受苦的只有自己。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最后,选择放弃,但不止于放弃,而是致力于找出放弃的理由。

这里依然在说放弃,但指的是“动态放弃”或“主动放弃”。

也就是“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开启下一个环节。

那么,如何为“放弃”寻找理由呢?

可以连续问自己一系列问题:是事情太难,自己的能力不够?是思维模式固化,习惯性退回舒适区,主动放弃?还是形势所迫,需要暂时放弃?

逐一罗列原因,然后在每一个原因中找出解决之道,卷土重来,克服困难,取得成效。

这样解读:“为什么做事时一碰到困难就想放弃?”这个问题,答案不言自明,找到放弃的理由,问题就解决了。

止步困难前,我们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4.

最后,我想说,

面对困难,我们总有种种理由和借口,甚至因为逃避,看见困难,连大脑都不过一遍,直接视而不见。

但是,这种做法百害而无一利,悄无声息地给我们的内心留下遗憾。

有一天,被“失去的苦痛”惊醒,我们想到的依然不是去攻破它,而是满怀自责和愧疚,希望向他人要一个答案。

不曾想,答案从来不在别处,答案一早就有。早到你初遇困难的下一个行动里,早到你如梦初醒的询问里。

还是那句话,“种一棵树最早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意识觉醒的这一刻就开始行动,向困难发起进攻吧。

世人皆知放弃容易,但是,放弃的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困难   迎难而上   老牛   深浅   小马   河水   社交   当初   后果   事情   理由   答案   自我   原因   媒体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