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8月19日,新东方宣布成立比邻中文Blingo,主要面向海外华裔儿童、青少年提供中文、中华文化学习课程,帮助他们学习纯正中文课程,提升中文语言素养。这不只是“双减”政策下,新东方从英语培训到汉语培训的一次跨越式转型,也折射出中文学习在海外有着巨大的需求。


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中文正在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沟通桥梁。中国以外,全球平均每31人中有1人曾学习中文;全球超1/4的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美国、俄罗斯、爱尔兰等将汉语列为高考科目。全世界掀起的“中文热”到底有多火?


文 | 茱莉

编 | Chris_guo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10年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吉娜上大学选择了汉语专业,亲戚朋友表示不解。10年后,她已经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语,和中国的同事、朋友交流与对话。


吉娜说,自己上大学期间,一个汉语班上仅有寥寥几名学生,而现在每个班上有几十个人,大家对学习汉语津津乐道。


吉娜的学习经历,可谓近十年来席卷全球的“中文热”的一个现实写照。中文,这一传承了五千年、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东方古老语种,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在中国以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学习中文……


今年6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了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其中的一些数据值得关注: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


语言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中文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攀升。


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已经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未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会有更多国家开展中文教育,甚至以学习中文为荣。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01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中文教育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签署仪式在旧金山举行。按照四个发起国的英文字母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代表团专门准备了笔、墨和砚。当首席代表顾维钧在宪章上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历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中国人也把汉字赫然留在了《联合国宪章》签署区第一行。


汉语虽然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英语仍然是第一通用语言。二战结束后,美国明确将西欧语言如法、西、德等语言列为第二外语项目,而中文竟告阙如。


但是,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


2003年12月,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汉语项目”,将汉语列为可供高中生选修的大学预修课程。这是美国汉语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汉语正式进入美国的国民教育体系。


据悉,美国已经有超过2500所中小学提出开设AP中文课程


相比美国,欧洲“汉语热”主要源于政府参与其中,并成为“汉语热”的重要推手。


英国教育部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将汉语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而且英国还是欧洲国家中,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最多的国家之一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在德国,学汉语的人数也在成倍增加,中文已经是德国许多中学会考科目,曾经门可罗雀的大学汉系也已成为热门科系,大公司专门从外面聘请老师,开设“中文速成班”


德国西门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如果你还停留在‘英文走天下’的心态,那就大错特错了,要跟中国做生意,一定要聘请会中文的人才。”


非洲大陆的“汉语热”也在持续升温。2016年,南非政府正式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汉语教学试点在南非一些中小学启动。除南非外,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也纷纷将汉语纳入了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


相比欧美,亚洲国家的“汉语热”更胜一筹。


2018年11月,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了全年最大规模的YCT汉语考试,5000余名考生冒着35度高温参加。2019年3月,印尼在雅加达及其他15个城市的分考点,同时进行全国汉语考试,共有6000余名考生参加。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近些年来,日本媒体也不断报道“世界看向中国”的话题。日本NHK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节目叫《NHK华语视界》,这是一个用中文播报的节目,主要介绍时政、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日本的最新动态。


目前,日本已经有600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的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200多万。


此外,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也将中文纳入了中小学考试甚至高考。以爱尔兰为例。自2020年起,该国中学课程体系将全面开设汉语课程,高中生可以选修汉语。2022年起,汉语将成为爱尔兰高考的科目之一!


爱尔兰教育部部长理查德·布鲁顿表示,将汉语纳入高考是为了提升爱尔兰学生的外语熟练程度和多样化,使爱尔兰在外语教学方面跻身于欧洲国家前十名。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02

为什么全球掀起“中文热”?



一位美国主持人曾在一档节目中说:“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来不及学习中文了。”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技能


这一点,华尔街金融巨鳄罗杰斯早已深谙此道。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学中文,干脆全家搬到新加坡定居。他给女儿聘请的家庭教师是中国人,用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


罗杰斯说:“无论我在什么地方做演讲,特别是在西方,我会告诉人们,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应当让他们学中文。因为中文将是他们余生最重要的语言。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但是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无论我们愿意与否。”


就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英国的乔治王子,西班牙的莱昂诺尔公主,以及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在学习中文,此外,还有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让自己的4个孩子学习中文。


如前文所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展中文教育,很多国家将中文划入选课范围,其实反映了对中国实力的一种认可。当你更加强大的时候,人们会主动去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


风靡全球的“汉语热”,源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也体现了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看好的内在逻辑。而汉语能够在世界上发光发热,背后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强大底蕴。不少外国人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才走上学习汉语之路。他们喜爱汉语,更爱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色。


比如前几年,“到中国过假期”成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的一个必选项。他们来到中国,学习体验诸如太极拳、剪纸、民乐、厨艺、绘画、书法等传统中华文化,乐在其中。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决定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


于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自创办以来,累计为数千万外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掌握英语是在20世纪取得进步的关键,而掌握中文将在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在韩国,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用人、升职的标准之一。韩国开设中文课程或专业的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多所,已增至如今的347所。


在马来西亚,“华人必须学华文”是多数华人的信念。他们非常乐于把子女送到华文学校读书,希望传承华人的文化传统。在一些人口密集地区,许多华文小学常常爆满。据说新学年开学前,华人家长连夜排队也要为孩子争取进入华小的名额。


为了顺应全球范围内疾速增长的汉语言学习需求,今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这是中国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学习者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这个《标准》,提出了学习者中文水平的语言量化指标: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等”,一级到九级共“九级”,不少人大呼:中文版“四六级”考试来了。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同时,《标准》适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教学、测试与评估,为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各类学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规范性参考。


未来,全世界都学习中文或许并不夸张。


细心的人发现,今年6月“神舟十二”发射成功后,曝光的“神舟十二”核心舱全是中文操作界面。不少网友表示:想来中国空间站,先学好中文。


03

到海外开办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



但是,在全球涌现“汉语热”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令我们十分清醒——汉语要想取代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而近几年,孔子学院在海外遭遇的不少波折,一些孔子学院因为一些不可抗力而被迫关停——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汉语在国际环境下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中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依然挑战重重。


一方面,挑战来自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当然全球一体化发展,中国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学习外语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想很好地输出海外,为外国人所接纳,他们不仅要学会汉字,而且还要能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例如儒家学说的重要理念——这对于老外而言无异于“天书”,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学习中文的难度。


如何让喜爱汉语的海外华人及“歪果”朋友说好中国话、写好方块字?这对于我们的国际教育工作者,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意大利米兰华侨中文学校校长陈小微是“走出去”办学的一个表率。


2001年,从事海外中文教育工作的陈小微,创办了意大利第一所周末全日制中文学校,取名为“米兰文成同乡会中文学校”。2005 年,学校更名为“米兰华侨中文学校”。2009年,还被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首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疯狂英语”退潮,“疯狂中文”登场


陈小微称,她当初做教育,是因为意大利没有全日制中文学校,很多华侨孩子无法系统学习中文。“我创建这所中文学校,是想让更多孩子学习中文,学习中华文化,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在她的努力下,米兰华侨中文学校已经开设20多个教学班,拥有600多名学生。诸如中文朗诵比赛、中文歌曲比赛、书法比赛、动漫中文课堂等教学形式,是这所海外民办学校的主要特色。


20年来,这位女校长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去传递这份基因强大的力量,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海外扎根,历久弥新。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文件,指出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这意味着新发展格局下,不仅要打破封闭的教育内卷,更要形成开放的国际教育双循环。


“双循环”发展理念,是应对当前国际大环境、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当下尤其是未来我们的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亦同样适用。


国际化教育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办学“请进来”,更要“走出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已经提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 ”


“外国人到中国来,我们中国建国际学校满足他们的学生在这里就学;那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不在海外建中国的国际学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在海外开展中国国际学校建设的建议》。


刘以勤认为, 开办中国国际学校,一方面能为走出去的国人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的教育文化和国学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然而,到海外创办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并非易事。走出去办学,让海外的中国人、外国人学习中文教育,了解中国文化,需要多方合力,以及对当地市场的全方位评估,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做好中文课程的设置等等。


教育新政之下,谁,准备迈出这重要的一步棋?


参考资料:

1.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日本NHK推出中文节目,全世界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了 东京在线

3.孔子学院十五年:全球“汉语热”带来机遇与挑战 新华社

4.对话海外中文教育工作者:让外国人学说中国话会写方块字 中国侨网

5.除了“孔子学院”“鲁班工坊”,中国特色国际学校将更多“走出去” 21世纪经济报道

6.其他公开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文   爱尔兰   孔子   汉语   教育部   中华文化   美国   中国   海外   语言   疯狂   学校   国家   学院   全球   体育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