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近日,顶思举办了“最美幼儿园”评选,收到来自全国100余所幼儿园的热情参与。这些幼儿园各有千秋。有的幼儿园呈现冷色调的工业风,有的幼儿园坐落在市中心的“森林”,还有的幼儿园建筑呈蜂巢状……


从空间和环境设计上看,什么样的幼儿园称得上美?适合孩子的教育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文中,“最美幼儿园评选活动”的评委、力本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空间建构导师白鑫跟我们聊了聊幼儿教育空间设计的门道。


文 | Zoey

编 | Chris_guo


每当设计教育空间时,关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就会在白鑫的脑海里打转。在设计过程中,他思考更多的一个问题是:适合孩子的教育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


从2014年起,白鑫所在的力本建筑设计事务所一直专注于教育空间的研究与实践,已规划各类教育建筑200余所。同时,白鑫也担任同济规划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建筑顾问、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空间建构导师。一边做设计,一边做研究,他发现,好的教育空间不仅是一个精良的手工艺品,还应该是一个被赋予情感的空间。


近日,顶思记者专访了力本设计联合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白鑫,我们来倾听他对于教育空间设计的理解和见解。


为便于阅读,以下采访内容以第一人称叙述呈现。


01

颜值至上?幼儿教育空间到底需要什么?


现在流行很多“网红”幼儿园,它们颜值都很高,要么五色缤纷,要么轻奢冷色调风,甚至还有现在很流行的“奈尔堡风格”,它们看上去像梦幻的游乐场,像高端酒店,但不像一个教育空间。


那么,教育空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两所幼儿园。


第一所幼儿园最大的特点是对蜂巢母体进行演绎。这个在建筑学手法里很讨巧,把自然界蜂巢的逻辑形式应用到孩子的空间中去。蜂巢和孩子的学习空间有相似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单元,蜂巢有一个个的小格子,幼儿园有大班小班托班。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就能感受到蜂巢工作的逻辑,比如集体的力量。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另一所幼儿园在空间上看似并没有太多的逻辑秩序,甚至有些杂乱无章。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些规律,比如墙边的这些格子,是在培养孩子们归纳和整理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天然的木质材料,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他们与自然的联系。所以,可以看出,这个空间本身就成为孩子们最大的学习教材。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其实,一所幼儿园不需要奢华、花哨、先锋。一个好的教育空间,应该是一个能够让教育场景发生的地方。


2018年,我们做了一个“豌豆屋”的建筑项目。上海市某公办幼儿园要把一个铁皮洗衣间改造成一个舞蹈房。学校在徐汇区,占地有限。这个杂物空间有120平米,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螺狮壳内做道场”。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最终,我们设计了一个两级空间,下面是舞蹈房,上面是露台。我们特意把整座屋子设计成有趣的豆荚形状,用透明玻璃搭建出一个天窗,这样自然光就能照射进去,小朋友们也可以踏在玻璃板上。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建成以后,我们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喜欢从下面往上面看,另一个就是上下两个小朋友打招呼,多开心啊!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这个场景。整个空间设计的是一个循环动线,所有的墙面都是圆弧线,没有一条直线。孩子们就在100多平米的地方来回跑,特别兴奋。阳光洒到空间里,就像追光灯一样,小朋友喜欢站在那里表演。


这就是建筑的自鸣性,也就是建筑自己在“说话”。就像你在酒店寻找洗手间,如果这个空间设计得足够好,你根本不用问别人洗手间在哪里,自己就能跟着建筑的动线找到。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的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不是在游乐场,而是在我们家后院,下雨了就挖泥,弄一身泥,贼开心;洗澡的时候把沐浴露抹到全身都是,接着挤泡泡;有一次去杭州下雨了,穿着雨鞋在水洼里跑啊跑,跑了一天。


植物、阳光、水,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向往的大自然,能够激发他们内心的童真。


我认为,现代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人,社会性太强了,动物性被削弱了很多。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就是要慢慢找回动物性的部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好动、好玩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就教育中的建筑设计而言,我们一直坚信,空间即教材、场景即教育。孩子们到底喜不喜欢这个空间?他们有没有受到环境的帮助和激发?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02

空间设计背后的教育情感与科学


对于教育空间的设计,我们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安全、经济、美观。它们对应了设计专业领域很有名的一句话:形式追随功能。但这些年,这句话已经有了变化,叫做:形式追随情感


这是什么含义呢?就是指所有的形式来源于对情感的表达。


在未来社会,功能满足将不会是最高需求。无论是从中国整体的发展情况,还是从个体的经济情况来看,只要你需要某种功能,物品基本都能满足和实现。尤其是,我们戏称中国是“基建狂魔”,没有什么是建不成的。反而,建这个房子的意义何在?它到底能传递什么样的精神?到底能让人从其中感受到什么?这是目前建筑设计相对缺少的部分。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中国各地“标新立异”建筑集锦,皆入选“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


那么,教育空间的设计如何契合教育内涵?许多设计师在揣摩教育空间的精神内涵时,靠的是简单的经验积累,其实背后有非常严谨的学科在做支撑。


比如: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是“破窗效应”,是指一个受到干扰或者破坏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良的。这些概念本身就会对校园环境设计产生影响。好的环境设计甚至能够帮助解决一些校园问题。


以校园霸凌为例,它通常发生在什么地方?一般会在厕所、阴暗的角落。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地方?因为密闭的、不见光的环境为这样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氛围,使得这样的事情容易发生。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设计来规避这样的问题,比如让所有的通路都是有人经过的、都是明亮的。


所以,教育空间不在于多么柔美或者炫酷,反而应该要契合孩子的成长需求。比如:孩子在3-6岁时,身体中每块肌肉、每块骨骼的发育需要不同的动作去训练,包括跳跃、旋转、攀爬、翻滚,那么学校的空间设置或者设备设施,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让孩子在不经意间锻炼这样的动作,那就是非常好的设计,而不是一味地害怕孩子跌倒,让他走平路。


在教育上有一个词叫“感统训练”。针对的是,现在很多孩子们会患有“感统失调”症,这是一种缺少足够运动、缺少和大自然接触而引发的一种城市儿童常见的发育障碍。那么,为了解决怎样的问题,幼儿园在设计上就要辅助孩子们训练感统。但是,真正在落地时,还是有幼儿园比较担忧。


其实,“安全”一直是国内幼儿园建设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国内,幼儿建筑的规范已经非常严苛了,安全、防护规范都是在不断加码。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幼儿园的护栏越来越高。我早期在做设计的时候,栏杆的高度90公分到1.1米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已经到1.3米、1.5米了。这就像监狱了,有些矫枉过正。


此前,日本设计师日比野拓在中国做演讲,掀起了日式幼儿园设计的小高潮。其实,日本人做设计,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他们特别注重孩子的勇敢,对孩子进行挫折训练。怎么来实现呢?他们会特意做一些“疼痛设计”,比如设置水坑、爬坡、凹凸不平的地方。他们认为,就应该让孩子磕碰、绊倒、摔跤,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就是会有很多危险,孩子们要学会面对这一切。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日本鹿儿岛二葉幼儿园-保育园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这些设计的呢?


我的一位客户去日本参观幼儿园所,问了日本园长一个问题:你们这些危险的设计,让小朋友们在这里摔跤、磕碰、流血了,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问了好几遍,园长都没听明白。后来随行翻译人员翻译了多次,园长终于懂了,然后回答,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会给幼儿园的老师或园长说,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看,这就是文化差异。所以日本人的设计理念很难在中国的幼儿园大面积推广,但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安全,不等于过度保护


03

老师和家长,也是教育空间的参与者


幼儿园空间设计理所当然要为孩子考虑。但是幼儿园同时也是一个系统,除了孩子,还有其他角色,比如老师、管理者、家长,他们是不是也应该被考虑进环境的设计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有体会,即使我们再爱孩子,当我们很疲惫时,也很难有心思和他们良好互动。同样的,老师也是这样。


举个例子:老师每天来到学校,发现车子没有地方停,或者从停车的地方离幼儿园很远,又或者今天要淋着雨进校园,那么他这一天可能都会给孩子传递负能量。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尽可能地消除各方不必要的精力涣散。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中国各地校园接送拥堵场景


去年,我们为一个公办园所做了一个“安全岛”项目,用于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遇到的问题。


在中国,孩子“接送难”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没有地方停车,交通也很拥堵。尤其是这所幼儿园位于上海建国西路,路两边都有梧桐树,一到放学时间,这条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借围墙的高度,把围墙推进去一点,然后在围墙外面做一块木板,当作椅子。自此以后,大家都在那里有序排队,来得很早的家长们就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等孩子放学。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所谓“安全岛”,就是创建一个属于学校的安全区域,让家长有地方停车,有地方停歇,让孩子们安全出行。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民办幼儿园项目中,这个安全岛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将学校围墙外的空间合理组织,专门设计了一个类似于停车岛安全区的接送安全岛,校车和私家车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来短暂停留。然后将安全岛的雨棚延伸至教学楼,让孩子在下车后可以从这一通道直接走进教学楼。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就能让家长接送孩子更便捷、孩子上下学更安全、校方管理更有序。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拼颜值?那些“网红”幼儿园正在远离教育场景


在教育空间设计里,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巴掌”的研究,就是五个手指代表五个对象——学生、老师、管理者、家长、社区。建筑设计如何服务好这五个对象,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个非常重要。


总之,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校园就像画布或者画框,真正精彩的是画布上的色点。而这些色点就是孩子们,能够让他们在校园环境里大放异彩,是最令人感动的,这也是校园空间设计者们着重要考量的。


*图片来源:

顶思“最美幼儿园”评选资料、力本建筑设计事务所、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幼儿园   安全岛   蜂巢   园长   环境设计   日本   中国   建筑设计   场景   家长   老师   孩子   地方   建筑   校园   体育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