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被实名举报收医药回扣,是空穴来风吗

文 | 阿丁


12月6日,一封《实名举报郑州大学第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静严重违法犯罪》的实名举报信,在网上流传。举报信中,直指医疗行业的潜规则——医生回扣:医院药品、设备等各项采购,必须经过科室主任签字,王静利用科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医师规范培训基地主任的各项职务和权利的便利机会,长期与医药代表勾结在一起。(12月13日《健康时报》)


知名三甲医院的科主任,拥有国家、省级二十多个头衔的呼吸病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王静,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这封流传甚广的实名举报信上。举报信中列举了王静“大肆受贿、非法放贷、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几大罪证,并附上银行流水、交易文书等证据,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笔者认为,不管实名举报出于何种目的,有关监管部门都有必要彻底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


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一直以来,医生收回扣现象饱受公众病诟,由于“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仅相应增加了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因为涉嫌过度治疗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医生收回扣,并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这种违背医德医风的不正之风,医生收回扣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但由于收回扣的方式具有相对隐蔽性,仍有不少医护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禁令置若罔闻,依然利用手中的职权大收回扣,中饱私囊,而且手段更加隐蔽,也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的难度。


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检举信中公布了王静银行卡在2013年到2015年的少部分交易流水。每一笔的转账金额在几百、几千、上万不等,金额不多。举报人称,王静对医药代表非常苛刻,要求“一单一清”,今天这个药我给你卖完,明天就结清。这也证实了为什么举报信中有的转账数额不大,只有几千块,但转账频次极其频繁。举报的内容可谓有凭有据,不得不令人相信其真实性。


尽管部分医生收取回扣的事例已是业界的潜规则,司法部门整治医生收受贿赂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但直接举报医生、并列出详尽账目的方式发布在网络上,却极其罕见。对如此实名举报,如果不去调查核实,或仅仅内部调查和处理,都是在“耍流氓”,难以平息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质疑,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规模持续扩张,病人络绎不绝,一年的药品采购金额更是惊人。仅2019年第二季度,郑大一附院的药品采购金额就高达12亿元,全年金额至少几十亿人民币。试想,假如医院每个科室主任都利用手中职权,想方设法暗中收回扣,累计回扣金额,可想而知是天量的。


因此,必须对收回扣、拿红包等违背医德医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压缩回扣的空间,大幅度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以此次实名举报收回扣为契机,彻底调查清楚举报的内容,并公布与众,既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医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收药品回扣,应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如果举报情况基本属实,就要严厉问责和惩处,并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才能起到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笔者认为,医生必须恪守医德医风,不做损害患者利益和伤天害理之事。这起实名举报收回扣事件,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警示广大医护人员,不要让收回扣、拿红包等不正之风,玷污了白衣天使的名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回扣   实名   药品   医院   医风   不正之风   空穴来风   医德   科室   严厉   交代   金额   科主任   患者   公众   主任   医生   采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