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批细改 | 八年级:从未走远

从未走远

远看山色,月明云淡露华浓,偶有丝缕青烟,不受微风所阻,直上云天,一切都是那么诗情画意。我心里不禁思忖:原来,真情一直潜伏在我身边,从未走远。(可以描写环境开头,也可以开门见山,但都以自然为主,不宜太过勉强,建议此段删除或者移至文末。)

“你看你这作文,又写环卫工人,(选材陈旧老套,)一点真情实感都没有,假大空……”

脑海中回荡着妈妈的批语,(这话出自老师之口,才更合理。)我拾起那张作文纸。唉,小学时,真情一直如影随形(可以详写,为下文做铺垫:记得小学写作文,妈妈有意识地带我走进生活,去体验感受,我写出来的文字,有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也有生活的麻辣鲜香,虽然稚嫩,但很真诚),为何如今却离我而去?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何处寻?静立窗前,窗外是片小树林,绿荫掩荫处是一个书画社。偶有孩童的笑声从远方传来,微微牵动着我的心。

妈妈走(来)到我身边,轻蹙眉头:“你的思路太狭窄,以至于无情可述,多去外面走走,开阔一下视野吧!”(语言描写尽可能尊重生活的真实,这里可以简化为:我们出去走走吧。)

我走出了家门。午后,世界在温暖的阳光中安然酣睡,心无城府的风夹带着周围树树草草的清香扑面而来,几片枫叶悠悠飘落,静谧而美好,但流到我手中,怕又是几分假大空(,我摇了摇略微发胀的脑袋,身边的妈妈和我一样焦灼)。

正于浮躁难耐之际,(删去)微风袭来,轻嗅,忽而愣住,竟有丝丝墨香,不知不觉已来到书画社。一位老师正临窗摹帖。只见他龙口握笔,初锋,逆入,平拖无深浅;侧锋,倾滑,聚墨则痕现。竖钩,锋利,粗圆点收;撇捺,大气,畅快淋漓。弯折处“毫端生美感”,环峰略顿,如山环小路,险而峻……他全神贯注,将那满身豪情,贯注其中,作成。(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全神贯注”,呼应前面的景物描写:风依然,他却泰然自若,我静立窗外,他竟然毫无察觉,已然与他笔下的书写物我相融,我想,他的鼻翼耳畔间,一定全是翰墨的清香吧。)

雅赏间,忽而发现,书法,不也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吗?世间万物,蕴含了多少真情,为什么我从未发现呢?我突觉有些窥探到真情实感的足迹了。(接上文,悟出真情实感的真谛:原来,所谓真情流露,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全情投入。)

一米阳光,灿若碎金。他的影子,拓印在墙上,似抽象画,仿佛也饱含了无限情感。暖风混杂着墨香袭来,好美好香。原来,美无处不在,真情从未走远,只是我太急功近利而缺少一双慧眼罢了(走得太快,走得太匆忙,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走近,走进,用心去细细品味而已)。

回到家,心中已是一片宁静,浮躁褪去。我已明白真情其实从未走远,它一直潜伏在我身边。提起笔,曾经冷冰冰的文字跃动起来,笔墨间,真情自露……(建议改为:我能感受到笔下的文字,暖暖地,慢慢地,朝那个真实的自己慢慢靠近……)

(八年级作品)

名师点评

本文等级

二类文

得分点

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景物描写融合起来,诠释“从未远离”这一主题,体验真实发生,写作切入角度巧妙,素材鲜活,描写细致,表达简洁却意味深长。

失分点

详略稍欠妥当,所悟之理还没有完全通透。

修改建议

1.经营好开头,善于设置悬念。比如开头,不做铺陈,用心理活动设置悬念,可以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

2.笔下的真情实感,不仅源自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还在于作者本人的用心感悟,以心发现心,用爱体察爱,才能让笔下的文字带着作者的体温,拥有自己的心跳,而能打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温暖别人。不仅仅是本次作文所获,以后的每一次作文,都应如此。

本文得分(满分50分)

42分

点评老师

郑宝琴

精批细改 | 八年级:从未走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假大空   书画社   真情实感   分点   全神贯注   笔下   开头   真情   用心   身边   真实   妈妈   文字   老师   建议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