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0000Note

全文1800字 阅读5分钟

最近东京奥运会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热点,我们看到的接二连三都是体育新闻,连【一堂作文课】也差点变成了“一堂体育课”,所以今天我们说点别的。

近期,有网友反映人教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教材中的人物拼音名与某涉案艺人名字同音。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这一事件源于这本教材中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两个小孩,左边的叫Mike,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右边那个小孩的名字可就“辣眼睛”了。

Wu Yifan,吴亦凡?

很快,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微博上发文澄清:

并不是网友们想象的那样!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看完声明之后我们不禁唏嘘:吴一凡小朋友在课本中整整待了20年,送走了一代又一代小学生,但无人问津;而吴亦凡就凭着这种负面新闻,就让很多不认识他的中国人都认识了!

其实,像吴一凡小朋友这样在课本中陪我们度过童年和青春的“老朋友”可不少!从过去到现在,还有哪些是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呢?

永远长不大——小明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神奇的同学,他的姓氏不详,但我们都叫他小明。

小明1971年出生,但至今依旧是一名小学生。

小明的成绩忽上忽下,不是考班级的第一就是倒数第一。

小明的朋友圈也很牛,他有几个关系贼铁的小伙伴,个个都是圈内名人,他们分别是:小红、小亮、小强、小刚、小芳......

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霸占了广大70后、80后、90后及00后小学语文、数学课本长达三四十年之久。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如今,小明同学已经被制作成卡通形象。小明的名字是一个能代表当代中国男孩的存在,而他自己则是当代文化背景的普通中国男孩儿的缩影。

小明永远长不大,他永远在用自己在课本中的经历演绎着当下的中国。

无所不能——李华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相信每一位英语考生在考试进行到最后时都会看见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

假如你是李华

不同于小明同学在语文、数学课本上的地位,李华所霸占的并不是英语课本,而是英语试卷。

李华这个人物可不得了,浑身都是拿手绝活!

李华可男可女,坐拥笔友无数,而且全是外国人。他经常和学校部门的人据理力争;他经常写各式活动的开场白;他经常代表学校甚至代表国家参加各式会议;他经常带外国友人到自己家乡来看这几十年内的变化。

李华无处不在…...李华的朋友贯穿整个世界,老交笔友,他的那些笔友有说不完的烦恼,而李华则有回不完的信,提不完的建议,投不完的稿,支不完的招……

从1995年(甚至更早)成为英语作文的高频题目主人公至今已度过26个年头,李华们的笔友们现在都怎么样了?我想只能用一张图来形容: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相比起杜甫和李白来说李华才是真正忙的,因为他们是时期性的,而李华却是时代性的!

因为李华这个名字本身就不简单,“李”是中国大姓,而且读音近似“你”,而“华”则有象征中华的意味在其中。

再结合中国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我们不禁怀疑,李华这个名字是否在暗示每一位考生:

将来即使你身在海外,

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法外狂徒——张三

2019年的“新冠”疫情爆发后,网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新形式的课程又给广大学子们增添了许多新面容。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在网课中,在B站上火起来的“厚大法考”老师——罗翔就非常有名望。这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用其幽默风趣的语言,掷地有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案例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但是相比起罗翔本人,他口中的“张三”可能更加有名。在视频中,罗翔老师经常用“张三”这个泛用的人名来举例说明:

张三实施过抢劫,也被人抢劫过;

张三杀过人,也曾被人反杀;

张三坐过牢,卖过K粉,还曾跨国犯罪;

张三和市长吵架,偷看过小姑娘洗澡;

张三高铁上霸过座,公交上打过司机;

张三扬言要炸派出所;

每一次法律条文改动,张三都正好碰上;

连张三家的狗都咬伤过人……

一个普普通通,只想过平静生活的张三,不曾想竟是一个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的法外狂徒!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张三,成为了中国《刑法》的行走“代言人”。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罗翔所举的张三的各种例子并不是让年轻人效仿,而是希望大家知法守法,同时能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必要的时候张三在罗翔的口中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张三是一个大众化的名字,现实中张三可能就在你我的身边,甚至可能就是你我。但张三的故事牵动年轻网友们的心,也潜移默化将一些法律知识植入年轻人的内心。

小明、李华、张三......这些课本、试卷或者教案里十分模糊的形象有一个共同特点——平凡(李华可能稍微高调了一点)。因为这些形象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将自己带入其中。

也许这些人物的事迹并不能代表社会中的所有人,但是他们帮助传达给我们的知识却是对每一个人都终身受用的!

吴亦凡被写进课本?人教社:其实只是你们的老朋友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课本   音名   笔友   英语   这个名字   中国   老朋友   小学生   试卷   年轻人   形象   名字   同学   代表   人物   网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