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罗家俊 整理

摄影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承认为艺术品,在19世纪,摄影在新的角度接受了新定义,这不是理论上的定义,而是实践上的新的制作过程。摄影的原则挑战了以往的绘画中的过程,因为摄影可以无限制地“制作”下去,是一个机械的生产过程。


在1810到1820年,照相机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关于摄影进行过许多实验。摄有一些尝试,怎样把图像留下来?怎样把一个东西拍下来之后拿在手里拍到,那个时候,摄影的问题不是拍什么东西,而是如何把影像留住。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影像开始被放在金属片上。达盖尔原本是一个画家,他发明了一个类似于幻灯的装置。银板摄像术。这种“照片”还不能被洗印复制,是唯一的。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艺术家工作室》——达盖尔拍摄下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那时候拍一张照片可不像今天那样容易,一张照片拍摄下来,大概要等二十分钟。曝光时间这么长,肯定是拍摄静物,想要自拍?根本不可能。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早晨8点 》达盖尔摄于1838年

到1839年,阿拉贡在一个比较重要的政治场合和一群政治家拍摄了照片,这是第一次国家出面承认摄影技术,摄影的实验也因此被官方开始承认。

从这时候开始,影像在纸上成像,冲洗照片成为了可能。但是,那个时候照片的造价还是非常昂贵的,类似我们看晚清题材的电视剧,照片只有达官显贵们才有机会拍摄。

照片的拍摄,刚开始服务比较有钱的资产阶级使用,那个时候的资产阶级,都可以有名片一样的卡,上面有自己的头像。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19世纪锡版摄影的名片


正当摄影的技术逐渐开始成熟的时候,却有人站出来针对摄影展开了批评!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话说波德莱尔不是不喜欢摄影吗?摆的pose倒是挺风骚的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波德莱尔。在他关于1859年的沙龙讨论中,议论了从绘画到摄影的诸多艺术领域,尤其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了对比。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沙龙,各种各样的艺术集会

波德莱尔不赞成摄影,他谈论摄影的口吻是批评性的,他恨不得引起争论。摄影在波德莱尔看来,摄影与绘画完全是两个极端,绘画是艺术品,而摄影不是。波德莱尔是一个精英主义者,波德莱尔反对民主,反对艺术给所有的人。

如此热爱艺术的波德莱尔,为什么要这么反对摄影?

其实,那个时候,还根本不把摄影当做一门艺术。波德莱尔也不例外,他将所有的艺术分为“真实的”“美的”,这两个东西在波德莱尔看来是要严格区分的。

大众喜欢真实的东西,这个真实的东西是和现实有关的,后来发展成艺术上的现实主义。但是艺术品不是现实的东西,而是一种美,这是个人对现实的阐释。波德莱尔比较蔑视大众,他认为大众在复制品面前,被真实感动,被真实能够被拷贝下来而感到感动,波德莱尔可不赞成“真实”,说这些时,都是持有鲜明的反对态度。

波德莱尔有两个说法,大众喜欢崇拜偶像的大众,这些人是喜欢太阳的人,photography的词根,具有“光”,他认为喜欢摄影的“时髦人士”实际上是一帮亵渎“光”的异教徒。这帮人喜欢的是异教的东西,光怎么能落到所有的人手里呢?抛弃了神圣的影像,所有的平头老百姓,居然都可以复制神圣的影像了。那TM还得了?

波德莱尔对摄影中最最看不惯的地方,其实是摄影中的自恋情节。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19世纪的欧洲名媛

那时候,整个卑劣的社会疯狂地蜂拥而上,他认为摄影家都是很差的画家,因为画不出画,不愿意练习技艺,去当了摄影家。摄影的工业是一个避难所——成不了大器的画家的避难所。

工业和艺术在波德莱尔那里是一个象征的对比,而且他认为诗和社会的进步是永远不可能相关的。社会一直是被一种工业的进步意识形态统治着,让你觉得进步是可能的。进步是完美的。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波德莱尔没有否认进步上有进展,但是波德莱尔不认为人的伦理和道德会进步,他的观点经常是发人深省。那么,摄影有什么用呢?

波德莱尔也知道摄影会长期存在下去,这不是艺术,但可以做一些工具性的作用。他把摄影放在一个很实际的位置上,作为一个科学的工具,比如,摄影可以被运用于科学,作为一种生理结构的纪录。但是,这些都是和艺术不相关的。对波德莱尔来说,在现实的面前跪下是人类状况的一种低蔑。最好的艺术应该是幻梦,和现实不相干的东西。

正当大师波德莱尔的言论成为主流时,有一个叫克洛岱尔的人站了出来:

克洛岱尔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但是和波德莱尔对摄影的看法完全不同。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我没有找到克洛岱尔评论过的照片,但是找到了一张更为著名1947年帝国大厦的坠楼女子为例


这张照片是纽约的帝国大厦,有个人在垂直往下落。克洛岱尔说我们有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就是把这个人短暂地停留,但是这个人要继续下滑。照相机是使得永恒成为可能的机器。因为他捕捉了这一瞬间。但是绘画是无法捕捉这一瞬间的。

绘画必须要一段创作的时间,但是,摄影是一瞬间的捕捉。绘画不能在落下的同时将其捕捉,因此我们不会产生这样的对坠落瞬间的震惊。克洛岱尔对摄影的定义,来源于摄影本身的技术的认知,这是波德莱尔无法看到的特征,因为在波德莱尔生活的年代,摄影的技艺还太早,还并不成熟。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当掉下来的人成为了一种摄影的符号,人就成为了摄影照片上的一个点,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容已经去除了,类似于文本中的符号和一个“点”。克洛岱尔说的话,和后来罗兰·巴特著作中的道理一样——掉下来的人的生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的景象,“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点”。


这个“点”也是内心的眼睛和外在的光的巧合的一瞬间——Click。后来,柯达的广告就用了这个顺口溜,随着柯达慢慢倒闭,这个广告现在已经没有了。在摄影中,瞬间永恒的重合,存在于时间的两端的两个端点重合了。克洛岱尔认为这个点的时间瞬间是神圣的,这种观点和波德莱尔“偷光者”的批评大不相同。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摄影一方面是永恒,神圣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一个游戏的小盒子。摄影师是一个创造者。这个创造者教会了我们去做这件事,而他自己不会去做。谁也看不见上帝。克罗代尔是第一个把光和摄影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第一个把摄影比喻成一个内心的暗房。这是一个宗教的比喻,宗教揭示神的存在,把摄影这一技术与神圣的揭示联系起来的一个人。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本雅明


最后要说的,是那个真正将摄影提升到了诗意和哲学的结合的高度人——本雅明。他虽然是德国作家,但是很多作品是法语写的,一个柏林人,但是他写了很多关于19世纪的巴黎的内容,翻译了很多法国的作家。本雅明很早就写了关于波德莱尔的作品。

现在谈论摄影,都绕不开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个论文现在已经有很多版本,其中写道: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以重复的,人制作的东西总是可以被复制。比如说钱币这个东西,制造的同时,一定要被复制,不然就没有意义,雕塑也是这样。

在传统艺术上,复制的方法有三种:

1.画家自己再创作一遍,防止丢失。2.临摹:比如学生模仿老师的绘画。3.赝品的临摹:假货。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机械复制,首先出现了木刻复制,这比机械复制要早。后来出现了石刻技术,在石头上用墨汁进行复印。后来,才在金属片上进行刻板。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本雅明的重要性在于,对摄影之前的机械复制技术进行了讨论。之前都是用手工进行复制,在机械复制之后,眼睛成为了最重要的感官。这是波德莱尔否定的,但是本雅明没有否定。眼睛比手快很多,复制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复制图像的速度可以赶上说话的速度,这就产生了电影。电影是摄影的延续,当电影放映的时候,就是一种不间断的摄影。从这里,本雅明开始对艺术品做出定义,当艺术作品可以被无限复制的时候,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原真性(aura)。

艺术承认摄影的过程

原真性这个词,在词源上是“金光环”(头上有光环的人,是被上帝选中的,是神圣的)——机械复制的技术产生之后,艺术品的原真性消失了。所以对本雅明来说,摄影作品离开了传统,离开了神圣的东西,可以被反复复制。

其实,本雅明和波德莱尔一样,都认为在摄影中,传统文化中与我们关联的东西丧失了。可是波德莱尔和本雅明最重要的区别是,波德莱尔认为摄影没有意义,但是在本雅明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继续的,只不过本质被改变了。波德莱尔认为,机械复制会让艺术品消失,这貌似有点唬人。但是本雅明回答:艺术品不会消失,只是本质改变了。我们见证了新的技术出现并成熟,因此便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定义艺术品……


本文的素材于热拉尔·马瑟2019年上海大学的演讲,有大量删改,图片和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盖尔   艺术   真性   大众   艺术品   神圣   影像   定义   瞬间   现实   过程   东西   真实   照片   机械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